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渐变与突变的整合:突变论的体育教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渐变与突变共生于体育教学之中,渐变导致突变的发生,而突变则更有利于创造性的实现。以突变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体育教学中渐变与突变、内因与外因、创新与接受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渐变与突变的整合将导致体育教学系统的不断跳跃式前进,而充盈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将是充满活力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体育专业研究生应以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创新素质是一个由基础性素质、发展性素质和创造性素质组成的动态层次结构.研究生的创新主体性是促使这一结构螺旋式发展的主要动力,渐变与突变的交织是这一结构演化过程的主要特点,而"一个中心、三个层次、螺旋发展"则是培养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重复是传统体育教学所信赖的主要理念,从教学目的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莫不如此。重复不能带来体育教学中的创造性,它将体育教学引入到死气沉沉的境地。而超循环则意味着开放式、发展性的相互联结机制,在体育教学各个层面上建立起超循环,充分利用多重性的拟种与突变,将是突破重复理念,产生体育教学创造性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立足复杂性科学的思想,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从"阳光体育"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的角度,研究认为:耗散结构形成需要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涨落和非线性作用是"阳光体育"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协同和竞争是"阳光体育"系统演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突变和渐变是"阳光体育"系统演化发展的途径;超循环是"阳光体育"系统雏持和演化的形式;非平衡混沌是"阳光体育"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旨在研究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创造性活动的现状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结构不适应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需要及体育教师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主导意识不明确、课外体育活动中场地、器材不足,缺乏科学指导等原因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创造力培养途径,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建议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使之掌握在大学体育中营造促进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情境,改善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创造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充满活力的自组织将取代僵化呆板的"被组织"成为教学演进的主导性力量,而自组织体育教学系统能否顺利实现演化,将取决于其内部各要素关联起来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有方式。基于超循环理论,分析了体育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学生原有认知图式和外在传授、超循环与创造性以及拟种进化与教学突变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指出超循环的组织形式能够将体育教学系统中的要素更为紧密的耦合在一起,互利合作、协同进化,带给体育教学系统以突变性为特点的创造性,从而引导体育教学系统不断实现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演化。  相似文献   

7.
赖丽新 《精武》2011,(5):35-35,37
本文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理念及办学特点,通过分析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对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评价方面进行了创新,采用"引导语"式的体育教学方法来对高职体育课程进行创新性教学,结合职业院校工种不同选取相应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促进学生发展,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本文创造性将素质拓展项目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体育课的创新教学,贯彻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精神,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论学校体育教育的特点辽宁省服务学校陈东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体育教育,把体育教育做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已经成为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学校体育教育有自身的规律,这就是它的复杂性,长期性、科学性、示范性、创造性等。1学校体育教...  相似文献   

9.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根据体育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改进措施,结合本校特点对体育课程结构的合理优化进行实验性研究.从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程结构、增加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和课程、增设体育裁判员团队、变换体育授课形式增加学生创造性体育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突变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尖顶突变模型为工具,研究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特点、形成的模式和连续突跳行为。研究表明,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具有多模态、不可达性、突跳、滞后性和发散性特点,其形成模式是一个试悟式学习模式与顿悟式学习模式相融合的过程。学生运动技能在不同层次上的渐变是导致高原点不断被突破,从而表现出连续突跳学习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传统运动员选材评价方法过分依赖专家意志和权重体系,因而主观色彩浓厚,评价结果有失公允。基于突变级数的运动员选材评价模型,以突变理论为基础,深入挖掘指标体系本身的突变类型属性,利用原始测量数据和归一化公式进行综合评价,减少了评价的主观性,更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型体育师资的现状及特征,提出创新型体育师资培养的对策:优化创新型体育教师培养的物质、文化、制度环境;转变体育教师主体意识,全面提升个人能力素质;激发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强化人才评价的激励作用,将创新作为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略论终身体育与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改革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孟刚 《体育科学》1993,13(5):21-23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终身体育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尽快建立顺应现代教育思潮和体育思想、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经济建设发展的体育教育新体系,以及寻求建立新体系所依据的原则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认为,突破口在于必须大胆实现观念上的彻底转变,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拓宽体育教育目标,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着眼未来,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和其他教育学科一样,目的在于育人,人的身体、心灵和行为都得益于体育教育的影响,而人们却往往只看到了体育对身体素质的作用,忽视了它对人的综合能力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理念不断变化,学校体育需发挥的功能也在改变。理念指导行动,只有对于学校体育的理念不断更新,才能使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更加有效的实施教学,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孙杰  杨建英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4):87-89,103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体育教育职能的回顾可知,不同的教育职能孕育不同的教育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当代高校体育教育肩负着"人文教育"使命。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学生主体性,并积极进行相应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体育课程评价模式,积极构筑人文体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分析了新世纪体育课程体系的时数分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组织与方法、体育考核5个方面,对己被普遍认可的现象提出质疑,旨在为真正建立“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能力,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新的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析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主体性教育入手,通过对体育教学理念、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的探讨。提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对策,以促进体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改革的原因及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宁  李忠梅 《体育科学》2005,25(4):25-27
美国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从创建至今已有1 4 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特色。进入2 0世纪70年代后,在高等教育改革、人口结构变化、健康及体育产业兴起和竞技体育发展的背景下,美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通过更改体育院系及其专业名称,进行学科重组,加强自然学科教育等改革措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要。这些改革对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