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目的:研究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前后身体机能和体成分变化的特征,为柔术项目亚高原训练数据化监控和精准化实施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14名柔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亚高原训练前后对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进行监控。结果:亚高原训练后男子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女子运动员网织红细胞数量显著升高;男子和女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肌酸激酶均显著下降,男子运动员血尿素显著下降,睾酮值显著升高;男子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体脂肪含量均有下降,去脂体重略有上升,女子运动员的体重、体脂肪含量、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率显著下降,去脂体重无变化。运动员左右肢肌肉量均衡性均无显著性差异,亚高原训练后男子运动员各部位肌肉量百分比均有所增加,女子运动员节段脂肪均显著下降。结论:亚高原训练可促进柔术运动员携氧能力和骨髓造血功能的提高;柔术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中机能状态良好,男子运动员合成代谢能力优于女子运动员;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后体重均出现了下降,女子运动员下降更明显,且更多的是体脂肪的减少;柔术运动员亚高原训练监控中需注意身体机能和体成分的变化,关注营养状况及水分的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优秀举重运动员大幅度降低体重导致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后的能力恢复训练的个案进行研究,探索大幅度降低体重对运动员机体的影响和能力恢复期运动员机体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长期跟踪测试优秀举重运动员降体重后的体重控制与运动能力恢复期间的身体成分、血象(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等)、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睾酮、皮质醇等指标的变化及营养情况调查.结果:运动员体重在降体重后控制良好,运动能力逐步恢复,血清睾酮持续低下.结论:大幅度持续降体重将导致运动能力和血清睾酮大幅度下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随着能力恢复训练的进程,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逐渐上升,但并未完全恢复;降体重造成的HB等氧运系统指标下降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营养和训练手段的调节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3.
8运会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身体成分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 FUTREX—5000A 近红外体脂分析仪对参加第8届全运会举重比赛决赛的运动员的身体成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同一级别的男运动员中,比赛成绩较好者,全身体脂百分含量较低,瘦体重较重,体液含量较高;女运动员的这种现象不明显。随男、女运动员体重级别增大,总成绩/体重、挺举成绩/体重、抓举成绩/体重这3个比值呈逐步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刘勇  周正宏 《体育科学》2006,26(7):40-46
以参加十运会摔跤预赛的北京市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采用慢速减重结合快速减重的方式下,对运动员赛前减体重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指标进行跟踪监测,探求这种减体重方式下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采用慢速减重结合快速减重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运动员增加脂肪的消耗,减少去脂体重的丢失;不会明显削弱运动员心血管功能;对运动员磷酸原供能能力无明显影响,但无氧代谢供能能力有一定的下降;对运动员免疫机能无明显不良影响;运动员血清睾酮的下降主要发生在快速减重期;能够有效地降低运动员赛前减体重训练期间蛋白质的消耗;不会对运动员心理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分析女子跳台跳水运动员体重控制相关文献,认为其焦点问题包括体重与竞技能力、脱水、甜食与补糖、有氧运动等.发现:女子跳台跳水运动员体重控制的关键是控制体重的增速,使之与竞技能力的增长相适应;脱水会使运动员体能下降,并不适用于女子跳台运动员控制体重;只要掌握饮食与训练量之间的平衡,不需要通过额外的有氧运动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6.
1.女子摔跤运动员降体重的特点摔跤运动员的降体重与举重运动员的急降不一样,她们通常会选择缓降,减少身体机能的下降,一般在赛前一个多月开始减重。摔跤运动员身上多是肌肉,很少脂肪,减重主要是减少水分。降体重期间也是临赛之时,运动员不但要承受身体成分改变的压力,还要承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男子柔道运动员6周减体重实验中与能量平衡有关的食欲素A、瘦素和神经肽Y水平变化。方法:限制饮食进行训练,并以血乳酸作为监控标准。结果:运动员平均体重下降4.14±1.54 kg或下降5.8%;血清食欲素水平从第2周开始持续高于实验前,并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从第2周开始持续低于实验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未见变化,但有上升趋势;运动员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水平和睾酮/皮质醇比值未见明显改变。结论:6周的减体重过程中机体机能能力未受影响,运动员体重的下降可能是通过食欲素A和瘦素等诸多神经肽对能量平衡的作用而实现的,这对探索优秀运动员减体重工作中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备战2009年第11届全运会期间,监测5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进入控降体重期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进行监控。结果表明:在训练前期,体重和去脂体重缓慢下降,体脂下降明显,且与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训练后期,体重下降明显(P〈0.05);第8周与第1周比较,Hb、RBC、HCT、T逐步下降,BU、C逐渐增加,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优秀拳击运动员大赛前减控体重及身体成分的变化情况,连续监测7名拳击运动员赛前4周安静空腹状态下的身体成分,结果显示:运动员体重呈平稳逐渐下降的态势,但身体成分中以减掉身体细胞内液为主,以降低脂肪为辅,体脂率在赛前依然偏高。提示运动员在赛前基本达到或接近参赛体重,但体脂率依然处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举重竞赛是按体重的大小来分级别进行比赛,因此降体重是比赛中的关键环节,不合理的降体重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伤害,使运动能力下降,对比赛成绩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赛前快速减体重和比赛期间营养补充的方法,为运动员的成绩能更稳定地发挥,教练员在赛前及时了解、掌握运动员降体重后对体能的影响和比赛期间的营养补充,提出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4周有氧运动对肥胖儿童少年运动减肥后体脂率、胰岛素、血脂、血管慢性炎症因子等动脉粥样硬化致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11年上海巅峰运动减肥夏令营的30名肥胖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4周中小强度有氧运动为主结合适当饮食控制的减肥运动训练。分别于运动减肥的前一天和最后一天测试受试对象身高、体重、体脂率等身体形态指标及血液指标。结果:运动后肥胖儿童少年体脂率显著下降,空腹血清胰岛素、血脂水平与运动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血清脂蛋白酯酶水平明显升高,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结论:4周有氧运动可以明显降低肥胖儿童少年的肥胖程度、胰岛素水平,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脂代谢,一定程度上抑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炎性病变,对预防肥胖青少年成年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运动对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一次性运动后会导致血压在一定时间下降(可持续22小时),有时甚至低于对照水平(运动后低血压),长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血压正常者或高血压患者24小时的动态血压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遗传、神经体液因素的改变、血管结构及血管反应性的改变、体重降低以及胰岛素抵抗的降低等都可部分解释运动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对1997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各级别前4名运动员(共30名)的身体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运动员体脂%为10.23%,去脂体重、去脂体重/体重、去脂体重/身高等值均随比赛名次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去脂体重与比赛名次高度相关(r=0.951,P<0.05);运动员的体脂%和去脂体重均随级别的增加而升高,尤其是大级别运动员的体脂%较高,与小级别运动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国内同项群如拳击、柔道、摔跤等项目优秀运动员相比,其体脂%最低(10.23%),去脂体重/体重比值最高(89.63)。  相似文献   

14.
丙酮酸钙对摔跤运动员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丙酮酸钙对摔跤运动员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的影响。选取摔跤男运动员22人,随机分成2组即丙酮酸钙组和安慰荆组,分别给予6g/d的丙酮酸钙和安慰荆,共服用8周。观察摔跤运动员体重、体脂肪含量、体重指数、身体脂肪比率以夏腹部脂肪比率、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骼肌含量、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含量以及静息代谢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束丙酮酸钙纽体重、体脂肪含量、体重指数、身体脂肪比率以厦腹部脂肪比率5项指标均较实验前呈显著下降(P〈0.05);安慰剂组体重、去脂体重、肌肉量、体脂肪、体重指数、身体脂肪比率、腹部脂肪比率、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含量以及静息代谢率各项指标与实验前比较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意义;组间进行比较,丙酮酸钙组实验前后体重差值、体脂肪含量差值、身体脂肪比率差值以及腹部脂肪比率差值4项指标与安慰刺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P〈0.05);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骼肌含量、水分、蛋白质、无机盐含量以及静息代谢率在实验前后和两组间均无明显变化。可见,丙酮酸钙能有效降低摔跤运动员体重和体脂含量而不影响去脂体重,迭到减重而不减瘦体重的目的;丙酮酸钙对于静息代谢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建明 《冰雪运动》2011,(6):49-51,56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体重对比赛成绩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科学、合理控制运动员体重对训练和竞赛具有重大意义。利用文献资料、训练实践等方法,探索运动员体重的合理控制。认为运动员不合理降体重易产生的负面效应有: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易出现感冒等疾病,降低运动能力,影响肾脏与肾脏的代谢等;提出合理控制体重应遵循以缓慢的能量负平衡为主、建立日常体重控制目标等原则;把握降脂的安全界限和脱水的安全界限等注意事项;采取限制膳食热能摄取、运动员的体重与体脂形成合理配比、控制不同阶段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等方法、手段,使运动员身体机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合理控制运动员体重不仅是重竞技运动项目急需解决的课题,对速度滑冰等体能类项目和花样滑冰等技巧类项目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女子拳击运动员赛前控、降体重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2003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的114名运动员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进行了赛前控、降体重的调查。赛前两周控、降体重的运动员占全部调查对象的43.86%,平均降体重5.57%。结果显示:运动员赛前两周降体重对运动成绩是有直接影响的,降体重多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远远低于降体重少的及没降体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长期运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长期运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影响,采用美国产身体成分分析仪310e对吉林省8名男子速滑运动员的瘦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率、身体水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等几项生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长期速滑训练能有效减少体脂,瘦体重相对增大;BMI指数接近于正常人的标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偏低,有轻微的脱水现象。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测量、数理统计、比较等方法,探讨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重心高度、身高、下肢长A等指标在不同生物年龄段的变化特征及各指标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重心相对高度与下肢长A/身高×100%指数基本上是随着生物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身体重心绝对高度、身高、下肢长A年增长值总体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少年男、女田径运动员身体重心绝对高度与身高、下肢长A之间为高度相关,身体重心相对高度与下肢长A之间为不相关。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Sixty-two elite adolescent (age: 16.39 ± 1.62 yrs) female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volunteered to be measured isokinetically for peak torque of the leg flexors and extensors. The sample included 16 throwers, 11 jumpers, 12 middle-distance runners (> 400 m), and 23 sprinters. A Cybex II isokinetic dynamometer was used to measure dominant leg strength at 180°/sec. One-way ANOVA revealed significant between group differences for absolute flexion and extension (Nm), extension/body weight (Nm/Kg), and extension/lean body weight (Nm/Kg). Scheffe post-hoc comparisons showed that, for absolute leg extension strength, throwers were stronger than middle-distance runners (by 54.4%), sprinters (35.6%), and jumpers (23.6%). For absolute leg flexion movements, throwers were stronger than middle distance runners (37.4%) and sprinters (32.1%). Jumpers had greater extension peak torque values than middle-distance runners relative to body weight (14.0%), and throwers were stronger than middle-distance runners for extension/lean body weight (14.9%)). No other comparisons were significant. However, when strength was expressed relative to body weight or lean body weight, there were few differences between events for flexion or extension. Given that absolute strength scores were correlated with body weight and lean body weight, peak torque/body weight or peak torque/lean body weight may be more sensitive than absolute values as indicators of underlying factors (such as training status or fiber type composition)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ces in muscular strength between groups.  相似文献   

20.
孙会  徐小慧 《体育学刊》2012,(3):130-134
以6名上海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赛前体重控制、运动能力和体液离子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每周3次体脂率测试;每2周测试1次无氧运动能力和体液离子情况。结果显示,第3周体重和体脂率显著下降(P<0.05),第5周体重发生高度显著变化(P<0.01),体脂率和瘦体重显著下降(P<0.05);无氧运动能力在整个控重过程无显著变化(P>0.05);第3周Na+升高非常显著(P<0.01),Ca2+显著升高(P<0.05),CO2CP下降(P<0.05),第5周Na+浓度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控重前(P<0.05),Ca2+显著升高(P<0.05),CO2CP明显下降(P<0.01)。研究表明通过延长整理活动和增加有氧训练课可以实现运动员控重以消耗脂肪为主的目标,能够保证运动员无氧能力不损失,通过电解质饮料补充能够维持队员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