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前言现代女子竞技体操要求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有“惊险性、独特性、熟练性”,对运动员掌握十分复杂的动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已经跻身于国际大型比赛前几名的行列,但要保持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后备力量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因此,高水平女少年体操运动员的培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当前竞技体操运动技术发展很快,其特点是动作难度大,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提前。各级体校和专业队伍在体操训练中,创伤在逐渐增多,应引起重视。创伤发生后容易给人产生不良影响和恐惧心理,特别在当前独生子女多的情况下,将会带来业余体校招生的困难,影响后备力量的培养。而加速后备力量的培养问题,又是当前我国体操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创伤是运动员系统训练、大运动量训练和运动成绩提高的绊脚石。不少好的体操  相似文献   

3.
体操早期专项化训练对于体操后备力量的培养、体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一些学者认为“过早进行专项化训练是运动寿命缩短、伤病增多的主要原因,同时还会影响少儿身体发育,且会造成体操运动员文化水平过低。因此,本文就男子体操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年龄、手段等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广大教练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青少年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特点 1.1早期选材是体操运动的重要特征 现代竞技体操项目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渐呈现出运动员低龄化的特点,特别是女子运动员在13、14岁登上世界大赛领奖台的不胜枚举。由于比赛年龄小,则开始训练的年龄必然更小,目前各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开始训练年龄已经提前到6、7岁,甚是更早。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1987年我们对参加全区业余体校体操比赛的全体运动员进行了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测试。目的在于了解我区少儿体操运动员上述各项指标的现状,探索适合我区使用的选材模式,以便加速培养高水平的体操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1-17岁女子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肘关节损伤的规律及预防措施,为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1.创伤原因与机理1.1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原因体操运动员开始专项训练的年龄越来越小,她们本身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运动支撑器官还很软弱,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比成年运动员差,与高难度,大强度的现代体操训练要求不相适应。随着年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参加1988年全国城市运动会体操决赛的男运动员共有61名,他们是预赛中团体前6名、全能前36名、单项前8名;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龄最小的为9周岁,最大的为15周岁。这支队伍是我国男子体操后备力量的精英所在,也是1992年奥运  相似文献   

8.
1、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特点与要求 1.1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特点体操运动员的选材伴随着竞技体操的开始而出现科学选材,就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将应选者的天才因素测定出来,并根据测定结构分析预期其未来的竞技能力,它是培养优秀运动员、降低淘汰率的重要保证。随着世界的进 步,科学选材得到发展,且发展速度很快,世界体操强国对运动员选材工作的研究都十分重视。我国也是如此,教练员们在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选材,已取得了好的效果。但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尚需继续努力,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全面技术加高度是现代排球运动的重要标志,随着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及早地发现人才、选拔有培养条件的儿童、少年进行系统训练、是发展我国排球事业,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课题。为了全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运动员是体操运动的后备力量,是体操发展的未来,这支队伍的训练水平如何,将直接决定我国以后的体操水平。我们对2007年全国体操青年锦标赛跳马项目进行了调研,为此项目的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早期专门化训练是当今体操运动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要求运动员始训年龄较小。由于目前少儿普遍存在依赖性,缺乏自主性,他们的各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调节和支配,这就意味着少儿能否参加体操训练,家长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否持有利于少儿从事体操运动的动机,直接影响着后备力量的开发。为此,本文试图从动机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分析家长支持子女参加体操训练的原因,即家长出什么样的动机,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有助于我  相似文献   

12.
浅谈女子体操运动员的精选选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女子体操运动员的精选选材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王宏,李艳随着体操运动的迅速发展和体操运动员训练周期长、启蒙训练年龄小、要求高的特点,选材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选好材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因而女子体操运动员的选材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日臻完善,现代体操已经跨入了编排新、难度大、动作美、高潮多、质量优的技术发展新阶段,这对体操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技术训练水平、特别是对心理意志品质都提出较之以往更高的要求。本文目的就在于对体操运动员赛前心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排球运动正向着“全面、高度、快速、多变”的方向发展,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比赛的胜负还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应变能力等多种因素,这就给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当然也对少年排球运动的基础训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要加强对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的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训练水平,适应培养优秀排球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女子体操训练习练启蒙年龄,在不同的年代,有过不同的看法。本文立足于九十年代体操发展的水平、从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的要求、运动员初出成绩的年龄出发,分析探讨女子体操启蒙训练的最佳年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竞技体操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断要求加大训练负荷。近10年来,为晋升等级而提高要求和降低年龄层次曾不止一次地更改了现行的等级分类。女体操运动员深化专业的阶段已从8~10岁开始。由于有关少年儿童运动问题的科研报导跟不上运动实践的发展,旨在探索从事竞技体操对少年女体操运动员机体产生影响的具体研究也为数不多,这就使得教练员要么把成年人的负荷量随意加给少年儿童,要么就把所谓少年儿童身体脆弱和容易受伤的过时概念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当代体操项目的技术发展日趋高难,日趋年青化、日趋儿童化。体操运动员起步年龄也日趋渐小,学龄前4至5岁就已开始练习体操,女子12至15岁,男子16至18岁就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于体操训练周期长、成材率不高,过早的职业化,不利于体操事业的发展和人材的培养,体操项目的这一特点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8.
以1985─1989年出生的我国现役青少年竞技体操运动员(即2002年底运动员处于13~17岁的年龄范围)为研究对象,对竞技体操后备力量的年龄结构、人数分布、训练状况和技术水平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现阶段13~17岁男子体操能够坚持长时间系统训练,每周训练平均课次是10.5次,每次训练时间平均为3~4h,每周平均训练37.43h。这大大超过了我国有关训练资料所要求的课次和时间安排。但是现阶段训练量的安排,存在着大部分运动员“吃的不消化”,而小部分运动员“吃不饱”的现象。(2)通过对教练员问卷的统计,现阶段身体素质训练的安排,主…  相似文献   

19.
王丽 《体育世界》2008,(7):47-4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对少儿体操运动员所面临的基础,选材做进一步分析。提出了适合少儿体操力量素质选材的项目。飞速发展的现代竞技体操对运动员自身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力量素质放在首位,由于体操规则的不断修改,对体操动作的难度要求越来越高,体操运动员的训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比赛中没有高难、创新动作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而发展难度动作,除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外,关键在于运动员本身要具备发展难度动作的运动能力,由此,力量素质将成为少儿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前言体操在我国历来是作为基础项目来开展的,很多邻近项目如技巧、艺体、跳水、花样游泳等都是以体操作为基础训练而发展的,其招生来源绝大部分也是来自体操,说明体操和田径一样,是各项基础。近几年来,由于体操越来越向复杂、难尖方向发展,许多省市体操运动员纷纷向邻近项目靠扰,事实也证实了转项后的体操运动员短期内就出了成绩,无疑对继续从事体操训练的省市队(包括业余体操队)运动员,教练员是有吸引力的。这就直接影响了体操队伍的士气。更重要的是给一向被认为是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