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世界男子自由体操的发展及中外运动员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涛 《体育学刊》2003,10(2):121-124
以参加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九运会体操决赛男子自由体操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新规则实施后世界男子自由体操的发展和中外运动员的水平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动作难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的难度提高;空翻连续的方向正向以前空翻及其转体为主的趋势发展,中外运动员的动作起评分,完成动作的质量和整体水平等均无显差异,提高整套动作成绩的关键是提高连接动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与比较法,系统分析了第29届奥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动作结构的编排特征。结果发现:采用E组以上的单空翻或具有02加分的技巧串为出场动作,运用一个高难度单空翻结合一个或两个有加分因素的空翻二连接或使用两个空翻二连接或两个高难度单空翻(或再结合一个无连接价值的技巧串),并在成套动作的第3种或“第3和第4种”技巧动作完成之前、后(或仅第3种之前)分别插入舞蹈动作及连接为中间动作,进而再以D组以上的单空翻或连接为结束动作。是本次大赛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普遍注重用音乐强化舞蹈动作的完成细节和增强成套动作的完成节奏、韵律及凸显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和特色,还是本届大赛女子自由体操背景音乐配置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第28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28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自由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空翻动作的使用上,主要以D组的单空翻动作和E D3个空翻动作连接来获得加分;成套动作的类型编排呈现出多样化,中间串主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单串多个空翻动作连接;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完成质量趋于提高。  相似文献   

4.
李柳  唐画琴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49-451,453
以第35届世锦赛和九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决赛的16名运动员为对象,对其成套动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外优秀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和最后成绩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动作类型的选用与组合方式以及完成动作的质量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国外运动员以后空翻转体连接前空翻的组合为主,显示出多样化特征,且完成质量较高,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5.
当今男子自由体操发展的新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12名优秀选手完成的自由体操成套动作难度、编排、连接方式及动作完成等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使用超E组的单空翻动作,及采用超过三个空翻 动作的直接连接,来加大一个或多个空翻串的动作难度,并运用全旋类动作调整成套动作的完成节奏和韵律,是自由体操动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2001—2004年奥运周期3届世界锦标赛和1届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男子自由体操的竞争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专项性特征;成套动作的开场部分主要采用SE组空翻和一串不同类型的E+D 3个空翻连接,中间部分采用不同类型的一串E+D 3个空翻动作连接、D组单个空翻和全旋动作及其连接构成成套动作的主干,结束动作则主要由D组以上难度的单个空翻动作构成;动作难度的发展和动作完成质量的提高趋于同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第39届和40届世锦赛女子自由体操决赛比赛动作进行统计分析,阐述了新规则下世界女子自由体操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女子自由体操空翻类动作的使用将集中于E组难度动作,以后空翻两周为主,后空翻转体540°或900°接向前的空翻串成为成套动作加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空翻串动作使用数量将会继续增加,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动作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39届世锦赛8名自由体操优秀选手完成的成套A分动作难度、编排连接方式及完成等情况的统计、对比,发现:使用"E组以上"更高难度的空翻,及发展和运用具有0.2分连接价值的"技巧空翻串",并采用稳定性较高的"D组以上"难度的空翻及连接为结束,是当今世界女子自由体操动作技术发展的新趋向。而在满足规则对舞蹈类动作要求的前提下,以相对较多的高难度技巧空翻,结合C组难度的舞蹈类跳步或加转体等动作,来配置10个最高难度的动作获取更高的A分价值,将是女子自由体操成套A分动作类型选择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9.
李春光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5):54-55,60
对北京奥运会女子平衡木决赛成套动作进行统计分析,阐述了新规则下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多变流畅的连接技术上;单个空翻类动作的使用将集中于D组难度动作;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动作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周期女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和两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当代女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做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D组以上技巧动作的难度变化不大,动作类型仍以后空翻为主,但难度价值更高的前空翻2周迅速增加;动作连接仍以直体后空翻转体900°为主,而团身前空翻2周也明显增多,两者的连接将会进一步加难;完成动作质量有显著提高,只有把技巧和体操动作完美结合的运动员才有希望获得奖牌。  相似文献   

11.
从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吊环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观察法 ,全面系统地考察分析了参加第 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吊环决赛运动员的整套动作。结果显示 :吊环整套动作的结构已进入静力性动作与动力性动作并重、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难度的提高主要是选用难度价值更高的动作 ,并改进连接的方法 ;组织编排的改进则是高难动作的成串连接 ;动作质量的发展是高规格完成 C组以上动作 ,并提高下法的落地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对参加十运会女子体操决赛的运动员成绩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我国女子体操的发展态势较好,涌现出一批全能兼单项型选手;平衡木和高低杠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传统弱项跳马和自由体操取得一定进步;今后应加强动作的稳定性和心理调控方面的训练,以期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3.
采用调研访问、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世界男子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特征及发展趋向。结果表明,采用纵向移位动作为主体,以多个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构成加分为主干,并结合D组难度的下法,是鞍马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使用“D E”难度以上的多个动作“直接”和发展新“F lops规则”内容的单环高难度动作,将是未来比赛中鞍马成套加分动作竞争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观察比赛录像和统计等方法,对37、38和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及28届奥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决赛前八名的技巧翻腾动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前的三届比赛,D组及以上难度单个翻腾动作总数没变,SE组数量有所增加,39届世锦赛D组及以上难度增加了近三分之一,E组及以上难度占了72.4%;空翻类型仍以向后为主,但比例趋向减少,向前类型比例的增加是前空翻二周数量增多所致;具有连接加分的技巧串类型不断增多,0.2加分技巧串比例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十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决赛8位选手完成的成套动作难度、编排及连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难度、高质量、多变化、重优美”是世界女子自由体操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外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动作类型的选用与组合方式上有显著性差异;提高整套动作成绩的关键是提高连接动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自由体操技术特征的分析规则分析与健身比赛评分规则分析,发现健身运动特长比赛在自由体操难度技术动作具有借鉴意义,合理运用自由体操支撑、跳跃、旋转、翻腾等难度技术,在运动特长比赛中能提高运动员在健身比赛中运动特长的运动成绩。成套动作创编必须考虑时间、空间、动作、音乐等要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第42届体操世锦赛女子团体、全能和各单项的决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女子竞技体操的格局有了新的变化,即团体和全能奖牌的竞争形成中、美、俄"三足鼎立"之势,其他各单项的争夺将变得更加激烈;中国队的高低杠和平衡木项目在难度上具有明显优势,但跳马和自由体操相对于美国和俄罗斯队来说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8.
伦敦奥运周期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发展趋势研究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最近4次世界大赛决赛选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代世界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成套内容价值(D分)逐步提高,最高分为6.9分,且继续提高难度的可能性较小.成套内容价值10个动作的结构一般是:除一个非技巧动作外,主要由2(3)个单个技巧动作和4(3)串空翻动作组成;其中空翻串联则以2个空翻串联动作为主,且串联难度还会略有提高,而单个技巧动作难度基本持平;动作难度编排分布特征主要有两种模式.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比赛是在既定动作难度基础上,主要以完成动作的质量决定胜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