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对竞技体育技术化产生的风险危机特征与当代竞技体育运动伦理诉求的论证,分析基于竞技体育技术化所形成的人文困惑,并提出如何消解人文困惑的基本构想.认为竞技体育技术化的伦理困惑可通过道德观与功利观的协调机制,功利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的协调机制,理性功利观价值需求培养机制及技术的伦理化价值标准界定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之伦理精神——善的导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伦理学价值分析法,对竞技体育伦理精神进行多视角探寻。竞技体育伦理精神———善,实质表征了竞技体育的道德性和价值性;主体和追求具有多个层次;内涵了理想、目的、规范、主体精神、品质和行为等方面;包含两个维度,即竞赛伦理和社会性伦理。发展竞技体育善应继续宏扬奥林匹克精神,并可引入中国伦理文化的合理成分;竞技体育历史和现阶段发展中,善与真还一定程度地处于分裂状态;发展竞技体育要防止真理与价值、科学与道德的分裂。  相似文献   

3.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理性多维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认为,与30年前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建立初期没有一个先验的模式可参鉴、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与魄力不同,今天的体育体制改革似乎正陷入某种停滞,当初的实验精神正让位于一种新型的僵化.对直接物质性成就的过分关注致使我们沉醉于以技术性的局部胜利等同于整个模式的全面成功;对直接物质成就的崇拜与陶醉,掩盖了成果获取机制上的不足与价值属性上的背离.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缺乏明确的变革方向和清晰的变革路径.支配整个竞技体育发展的公共哲学表现为强烈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生物进化"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泛化为竞技体育"胜优败汰"的基本社会准则.针对此种现象,我们需要对当代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做一个理性、全面和多维度的反思与审视,以指导我们的体育改革与发展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真正实现体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4.
韩磊磊  王艳艳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229-230,232
以生态世界观指导竞技体育发展是大势所趋,对于挖掘竞技体育内在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械世界观是当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现代性危机的主要原因。协同发挥竞技体育的工具性价值因子和人文性价值因子;实现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平衡;以人为本可以实现生态世界观下的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价值归位。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领域内的科技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而是有相应的限度.科技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促使高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研发和应用,也造成体育科技主体的价值断裂,威胁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哲学的视角审视竞技体育中高科技运用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主张在充分倡导科技自由的同时,应赋予积极价值导向,对策为:倡导以人为本的体育科技观;明确体育科技主体的道德责任;建立体育道德评价、监督和奖惩机制;加强体育科技立法和执法.  相似文献   

6.
周宝辉  芦忠文  牟春蕾 《体育与科学》2012,33(2):106-108,8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步入发展的转型期,作为现代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竞技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困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现象进行细致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再对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解读和反思,以期对引导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正确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定的价值体系是竞技体育发展及其行为活动的核心性存在。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赋予和确立的方法有对竞技体育运行的适应——内引法、赋予竞技体育超越的伦理精神——外灌法。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赋予和确立的依据包括普遍性依据和现实性依据。其中现实性依据主要有社会伦理、政治利益和价值和“夺标”的功利价值。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赋予和确立中还存在矛盾和冲突,其间应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平衡。  相似文献   

8.
西方体育教育一直处于理性精神的指导之下.从文艺复兴开始,人类的理性战胜了神学宗教体系,于是体育教育体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自由发展空间.从自然主义旗帜引导下的体育教育开始,到国民主义和民族主义制度下的以训练为主要指导思想的体育教育,再到竞技主义影响下的体育教育,理性精神无处不在,但这个过程主要是理性精神与感性体验的一场对抗.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理性精神与商业文明一同将人类赶入世界大工厂,人类开始变成一群人,个性消失,自由突显,体育教育再次受到理性与自由的双重挑战.无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体育教育体系必将有一个全新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分析竞技体育中竞技主体--运动员过度依赖高科技装备的深层根源.指出:竞技体育的功利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和西方主导化是造成公平危机的主要原因.提出依据"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探究竞技体育应用科技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价值分析及经济学等有关分析理论,通过探讨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与道德的关系,旨在为伦理“为什么”应介入竞技体育寻求和提供一个理论支点和视角。分析认为,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与道德的统一和兼容是伦理介入竞技体育的前提和可能,竞技体育运行机制的局限、缺陷以及道德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调节的特点则提示伦理介入竞技体育的必要。在评价方式上,伦理对竞技体育运行机制发挥着“以义制利”的作用;调节方式上,伦理的自律精神对竞技体育运行机制的外在他律方式具有超越和弥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后人类主义的思想内涵,认为:后人类主义主张应用科技手段克服身体的有限性,强化并完善人类身体的整体功能;通过对身体观的考察,思考不同身体观对待科技改造身体的态度。由于竞技体育追求卓越、追求极限的特征,后人类主义所倡导的科技观在竞技体育领域有所实践,并使得竞技体育领域出现科技崇拜的现象。通过对竞技观的深入思考,认为现代竞技体育为消解技术理性的霸权,保持竞技体育的文化特性和价值底蕴,应加强“自律”,加强“自觉”,增强“反思”能力,确定并设置严格的技术界限。  相似文献   

12.
回归身体——竞技体育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对竞技体育文化形态的建构起着积极作用。伴随工具理性的高扬、价值理性的失落,科技日益成为一种体育异化的本质力量。科技的僭越给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众多困境。回归身体,是当代竞技体育的呼唤,同时也是消解当前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过去学术界对近代体育研究主要有整体性和专题性研究,整体性研究是以时间为线索,突出了体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专题性研究则主题明确具体,但整体性欠缺。文章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以“体育革命”为主旨,兼及整体性和专题性的特点,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体育从竞技体育到大众体育的嬗变及其对当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启示,凸显了近代体育发展内在关联性和逻辑因素以及近代体育研究的历史价值。认为近代中国体育兴起后,体育比赛和体育运动会改变了近代体育发展的方向,引发了体育“锦标主义”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从而偏离体育发展的真正目的——保障个人健康。“九·一八”事变前,有人提出要改变体育的“竞技主义”和“锦标主义”倾向,但几乎没有什么成效。日本入侵所造成的民族危机刺激了中国人的麻木神经,体育界再次批判了体育“竞技主义”和锦标主义,提倡“体育革命”和体育大众化,引起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体育大众化的重视。然而,竞技体育的根深蒂固和中国人追求的形式主义,使中国体育大众化的效果大打折扣,近代体育大众化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通过对近代中国体育发展转变的梳理,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近代体育发展的整体趋向,也可以为当代中国体育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竞技体育是在构筑宽大的竞技体育塔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十年的竞技体育实践,始终坚持的是“只有基础宽厚方能塔尖高耸”的思想,并在该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了层级分明、目标朝向明确同时也是规模庞大的三级训练网体系。然而,这一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着质的不可逆转的深刻变化。对这种“基础大则塔尖高”理论进行剖析则不难发现,无论从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规律、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抑或植根于谊理论深处的逻辑推理、我国各地竞技体育发展实践看,均对该理论立论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提出质疑,代之以的则是“小塔基、高塔尖”的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的所谓“精兵之路”理论.  相似文献   

15.
体育运动的全球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主要从现代体育的起源、传播和发展的角度,对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全球化进行探讨,并分析了现代体育全球化的原因。结论是:体育运动全球化的初期,体育运动主要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国际体育合作新格局是现代竞技体育全球化的体现;现代奥运会是现代竞技体育全球化的缩影;受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大众体育全球化趋势正在加速进行:体育运动全球化与体育产业全球化相互促进;体育运动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发展、政治对立、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和调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价值异化,现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导向和价值选择存在着明显的价值冲突。竞技体育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将价值的重心从经济、政治和民族的附加价值向公平、“绿色”和协调的次级价值转移,直至回归竞技体育的基础价值———人的全面发展。依据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和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应作相应的价值调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了宏观、定量、动态的研究和分析,认为:高水平竞技运动的发展主要受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制约,而与人均经济水平关系不大。并结合对比研究中国的情况,提出中国高水平竞技运动的发展必须坚持“依靠科技、改善管理、发挥优势、提高效益”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8.
借鉴和运用"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依据我国冬季运动项目资源的区域特点和发展战略,构建符合国情、适应现代冬奥会格局的冬季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模式。从切入我国冬季竞技体育面临的问题入手并进行归因分析,指出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在完成局部突破后应尽快实现整体水平的提升。提出加强冬季项目资源与协调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引导,加速完善冰雪竞技体育市场体系和职业化体系,科学把握冬季竞技体育的本质、规律合理配置冬季项目资源,创新和完善高新体育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平台,"北冰南展"战略与冬奥"金牌"工程有机融合等改革措施,促进我国冬季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身体为逻辑主线,对近现代以来西方残疾人体育思想的嬗变进行系统梳理,不仅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残疾人体育事业,而且更为未来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此,以残疾人体育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研究方法,对西方近现代残疾人体育思想进行身体哲学考察,指出在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哲学中的身体经历从遮蔽到彰显、从关注到理解和从包容到尊重等阶段,同时残疾人体育思想也经历从生发、反思到自觉的发展历程。在身体逐步冲破理性束缚的过程中,残疾人体育思想的嬗变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成为步入近现代以来西方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维度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