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近年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投入、规模、项目布局及“体教结合”的动态变化进行探讨,旨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结论:1)湖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总体投入呈缓慢上升的周期性变化态势,业余训练资源短缺,投入渠道单一,政府负担日趋加重;2)在线规模的反向变动导致“金字塔”人才流动体系结构失衡,运动员与教练员的比例关系欠合理;3)重点项目在训规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扩张,但优势项目规模增长过缓,奥运会非优势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在训规模萎缩;4)“体教结合”工作对运动员文化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通过对“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的理解和二者存在根本分歧的认识,在思考原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及从“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得到的启示,提出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必将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的全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3.
陈道裕  周奕君  陈显健 《体育科学》2006,26(1):82-85,95
通过对浙江省“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学校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教体结合”的特点,认为当前“教体结合”存在着输送人才渠道比较单一、读与训的矛盾中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评估工作不够系统、教练员队伍亟待改善、场地器材和经费不尽人意等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覆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现阶段我国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对我国花样滑冰的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改变观念;建立完善的业余训练体制;进一步发展“北冰南展”策略;建立有偿输送体制;体教结合,建立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完善的选拔、培养、考核机制;大力实施“送出去、引进来”等相关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体教结合”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中学课余训练有别于专业队训练,在“体教结合”的政策指引下如何发挥中学教练员的创造性,科学有效地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是全体教练员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了让基层教练员能更有效地发掘、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青少年田径苗子,笔者根据近些年的训练和比赛的体会,现将400米跑项目上达到准健将水平(电计48秒04)的廖根彪同学的个案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经验和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内涵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看似相同,其实内涵截然不同,它们决定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两种机制。当前推行的“教体结合”是在“体教结合”未能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情形下提出来的,“教体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引导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传统的“教体分离”模式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培养的全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7.
"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总被引:80,自引:1,他引:79  
运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来重新审视,“体教结合”应是文化教育与运动员训练和成长全过程的结合。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应该是“体教结合”的一种最佳模式。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有其内在动力,体育部门提出的“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两个部门存在的分歧与困惑,提出建议,认为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体教结合”的基本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着重阐述了:步入法制轨道,是“体教结合”的必然之路;建立共管制度,是“体教结合”的组织保证;抓好学校体育,是“体教结合”的基本任务;选材一体化机制,是“体教结合”的可持续措施;实行双轨并一,是“体教结合”的训练良策;全面协调合作,是“体教结合”的发展方向。并指出:“体教结合”将最后发展到“体教合一”。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典型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原有的三级训练网模式已经影响后备人才的培养,人才流失严重。建议:在外部环境上,通过“有偿训练”、合作制等形式,打破国家独办体育的局面,吸引社会资金;实施“体教结合”;在内部环境上,利用三种杠杆促进业余游泳训练的发展,树立大人才观,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创新基层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基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列举了我国现行的五种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即:体育运动学校模式,试点学校自办模式,单项俱乐部模式,教体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制度创新;走“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之路;建立适合运动员学习训练特点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的新机制:建立和完善体育人才的交流市场的对策和建议,以创新基层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可能性、必然性以及现实条件三个方面分析论证了体育产业成为陕西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并针对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发展体育产业促进陕西省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当今高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新的尝试,它的发展将有利于我国大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和身体的发展。陕西省是西部教育大省,高校较多,在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方面现状如何?本文对陕西省普通高等院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主要采用了多间端等距指标入户抽样调查法,对陕西省11个地市的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及制约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城市居民体育健康投资意识初步形成;重亲情的体育消费形式受到青睐;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逐渐由生物性向社会性转变;体育消费项目的选择对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向导性,大众体育休闲娱乐健身仍是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主体;陕西省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但是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体育参与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总量分别是13.90亿元和4.86亿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陕西省重点竞技体育项目现状与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重点竞技项目开设单位过少,且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呈现“关中强、南北弱”的态势,地区分布极不平衡;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基层训练体系受到冲击和削弱、急功近利、输送渠道不畅、学训脱节、求大求全等是制约陕西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游泳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走访和座谈的方法对陕西省游泳运动的发展进行调查,确立陕西游泳项目在全运会争夺金银为目标,并制定陕西省游泳发展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基本情况和培训、兼职等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分布较为科学合理;学校师生比例基本合理,但兼职和聘请的教师占一定的比例,显得教师的人员相对短缺;教师对工作的满意感较低,工作主动性不高,教师业务培训情况不容乐观.通过研究为陕西省体育管理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对策,以加强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陕西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对策以促进陕西省体育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竞技体育教练员、运动员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专家调查、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体育局系统内竞技体育教练员和运动员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陕西省竞技体育教练员和运动员队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对策建议,促进陕西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陕西特色体育文化为切入点,对陕西省体育文化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弘扬传统体育,为陕西文化资料的整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影响我省体育运动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宏观因素有政治体制、经济环境、社会需求等方面。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走社会化道路,提高竞技水平,与高校联合办学,是体育运动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