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采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身体自尊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一般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锻炼量、体育锻炼史、一般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锻炼量、体育锻炼史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水平身体自尊在身体锻炼量和体育锻炼史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身体自尊水平量表》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简称PSPP)与《身体自尊量表》Body Esteem Scale(简称BES)对江苏省徐州医学院不同锻炼水平女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研究不同锻炼水平女大学生对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对其体育运动锻炼的频率、运动锻炼持续的时间、运动锻炼的负荷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加强女子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女子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体育运动锻炼频率、体育运动锻炼持续的时间、体育运动锻炼的负荷这三个因素均对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三个影响要素中体育运动锻炼的频率与女大学生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18,(2):140-144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身体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身体自尊量表(BES)和大学生心理症状量表(MSS-CS),对石家庄地区24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达到大锻炼量水平的分别仅为18.42%和7.41%;体育锻炼量和身体自尊水平与大学生心理症状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体育锻炼和身体自尊正相关显著;体育锻炼可以通过身体自尊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身体自尊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症状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身体锻炼、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等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差异不显著,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时间对"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最著;身体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武汉市洪山区初中生的身体锻炼、身体自尊等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男初中生与女初中生的身体自尊差异不显著,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时间对"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身体自尊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SEES)、自尊量表(SES)及大学生身体锻炼参与情况调查问卷,对518名女大学生进行测查分析,探讨其身体锻炼类型、时间带特点及其对锻炼心理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锻炼类型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自尊(长期心理效益),但不同锻炼类型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单次情绪体验(短期心理效益),瑜珈太极类、跑步类较之三大球类,在单次情绪体验中疲劳、心理烦恼的产生显著偏低;不同锻炼时间带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心理效益,但它通过与锻炼类型的交互效应来影响锻炼者的自尊,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或许是进行身体锻炼的最佳时间带;选择好锻炼类型后,确定合适的时间带对于最终改善长期心理效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选用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量表》PSPP(徐霞修订编制,2001)和《身体自尊量表》BES(Franzoi,S.L.,&Shields,S.A.,1984)对河南省8所高校的326名女大学生的抽象身体自尊和具体身体自尊进行测评,并对其体育锻炼的频数、持续时间、强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的频数、持续时间、强度都是影响女大学生抽象身体自尊和具体身体自尊的重要因素,而且与抽象身体自尊和具体身体自尊的相关程度均达到非常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锻炼态度与身体自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宪奇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1):78-80,83
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锻炼态度量表和身体自尊量表为测量工具。通过对1191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锻炼态度(除了行为认知和主观标准以外)及身体自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积极性高于女生;中学生锻炼态度与身体自尊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及行为控制感对身体自尊的预测作用最大,其中行为控制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郑州师范学院和中州大学的聋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聋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动量与身体自尊的现状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聋哑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存在性别差异,且锻炼组与非锻炼组之间存在差异,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存在很大的关系性。  相似文献   

10.
郭文秀 《湖北体育科技》2023,(3):205-209+255
从锻炼心理学研究视角出发,引入特质正念与身体自尊2个中介变量,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正念注意与觉知量表以及身体自尊量表对河北省65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探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体育锻炼能够直接正向影响特质正念、身体自尊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同时特质正念与身体自尊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体育锻炼能够通过特质正念与身体自尊进一步作用于大学生活满意度。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特质正念水平,促进运动者身体自尊发展,最终影响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运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等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共计7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手机依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处于中低等水平,主要表现为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短、运动频率较低、运动量较少;男生体育活动等级明显高于女生,文科生体育活动等级显著低于理科生。(2)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深;男生手机成瘾倾向显著低于女生,文科生手机成瘾倾向明显高于理科生。(3)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与手机成瘾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体育活动等级的手机成瘾倾向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从无运动量到中等运动量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中等运动量与大运动量之间无明显差异。(4)除突显行为外,人口统计学指标和体育活动等级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其中,性别指标显著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体育活动等级显著负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减轻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且中等运动量的体育活动能够显著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12.
蔡皓 《体育科研》2009,30(5):86-89
采用1985—2005年间3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相关资料,对上海市7—18岁儿童青少年(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20年来上海学生肺活量总体上出现下降。(2)20年来上海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较大。(3)20年来除女生7—10岁年龄组以外,其余年龄组男女学生的耐力素质总体上出现下降;(4)上海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不平衡,与营养过剩、肥胖学生比例增加以及学生缺少体育锻炼有关。(5)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没有很好落实、保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学校体育课和体锻课中运动量负荷不足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了课外体育锻炼对高职院校女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提出针对个体特点与职业倾向,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对增强提高个体的竞争力和提高生活品味、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东 《体育学刊》2007,14(3):92-94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TH),对河南省12所学校(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和高中)5 812名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中高焦虑水平学生检出率为3.8%,内容量表检出率最高的为自责倾向(9.02%),其次是对人焦虑倾向(8.66%)。城乡男女生比较,乡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城市学生,女生的心理焦虑程度高于男生。建议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游戏等能够减轻或消除这些因素的体育项目,同时要求体育教师要正确引导心理障碍的学生;加强农村体育师资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和学生交流,运用体育手段减轻学生的心理障碍;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女生的教育,选择合适的语言、合适的运动项目促进女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课余集体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设计了适用于大学生的“课余集体体育锻炼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结果证明,采用课余集体体育锻炼的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效果优于一般的体育锻炼形式。分析表明,课余集体体育锻炼的形式对诸多的心理健康因子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差异存在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浙江省四所高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存在着一定差异,其中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呈现出明显的功利价值倾向;三四年级的大学生则表现出对体育游戏娱乐的倾向;所有大学生高度认同体育的健身价值;男、女生的价值观特点有明显差别,女生的价值观倾向较为单一,而男生价值观倾向呈现多元化特点;大学生体育消费特点具有明显的年级特点,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越来越强,体育健身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体育锻炼量与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随机问卷调查武汉市285名在校中职生。结果表明:体育锻炼量和手机依赖存在显著负相关。适度的体育锻炼量可明显改善手机依赖现象。最后,从体育锻炼方面提出降低手机依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和体育锻炼习惯问卷,对90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和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度明显高于没有锻炼的大学生,每周2次以上和每次30分钟以上,均可明显提高其身体自我满意度;经常锻炼的大学生不仅在运动方面的自我评价比较高,对自己外貌、身材和性方面的认识也更积极;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女生的提升作用比较明显,每周1次以上可明显改善其身体自我满意度;身体自我满意度越高,其在健康生活方式及运动感受方面的认识越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