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作为军队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军队技术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军民融合式发展对军队技术院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是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军队技术院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还是军队技术院校提高成果向现实战斗力转化率转化的必然要求。各军队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融入体系、发挥优势,积极稳妥地按照军地双赢的目标大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国防工业集团、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走出了富有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建议军队技术院校从三方面着手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三是深化协同创新,攻克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全民健身和军民融合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点上,同根同源而生的体育与军事理应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费、专家访谈法和实践调查法,梳理在体育管理获得、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和体育教育培训等体育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情况,梳理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和军队社会化保障等军民融合重点领域的体育产业发展情况,梳理国外体育产业与军民融合发展情况,总结提出我国当前体育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但是存在很大上升空间,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国体育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急需顶层设计、中层协调、基层落实。  相似文献   

3.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是人民健康需求的集中反映,是体育事业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更好地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从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在厘清二者深度融合的内涵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研究认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要以理念融合和功能互补为核心,通过利益主体的互动协作、2大系统的要素整合和体医融合的技术创新等3个操作点,为运动能力的发展条件、健康的发展过程和全民健康的系统性三大系统要素提供条件,着力解决深度融合理念尚未建立、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资源与服务配置不均衡、科技与人才保障尚不完善等现实发展问题,以提升二者深度融合的整体质量,强化深度融合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航空模型》2018,(12):74-74
2018年11月8日,由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组织部、润杨集团、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主办,锦绣科学园党委、深圳市龙华区产业园区促进会、龙华区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陕西省航空学会联合承办的军民融合科技交流暨人才产业发展对接会在深圳龙华举办。学会联合体各成员单位以及部分高校、研究所及军工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龙华的企业在军民融合领域的发展交流座谈。在圆桌沙龙环节,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深度剖析目前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状况,协助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人才对接,发掘并把握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繁荣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时代要求。以武当文旅融合发展为个案,阐述地域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实践创新与推进路径。地域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逻辑机理遵循“融合起点-融合过程-融合形式-融合效应”的脉络。其实践创新呈现为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融合主体逐渐多元、融合基础不断夯实、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线下线上营销同频共振、文旅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推进路径:理念融合,强化深度融合的内在动力;职能融合,建立深度融合的合作机制;资源融合,提升深度融合的文化内涵;产业融合,丰富深度融合的业态品种;推动市场融合,放大深度融合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以军民融合为分析视角,分析军事与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因与目标。国防思想不稳固、军事训练不科学、社会就业形式严峻是军体融合发展的动因。研究认为:现阶段,军事与体育在历史溯源上同根共祖,在国家精神、科学训练方面互为共享又各有所长,存有技术基础与政策支持,能够产生融合发展的条件。应强化国防教育的幅度与深度,提升国防教育的渗透力,达到提高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的目的;完善科学化训练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军事体育训练人才质量,达到强化国防建设的目的;构建起军体融合发展的框架,在法律保障、政策支持、资金补贴、信息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齐头并进,为军事与体育的双向发展谋出路,达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22,(1):104-112
文体旅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产业融合背景下基于高质量发展需求出现的新型业态。本文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契机,对黄河口地区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概念内涵、动力来源、现实困境以及优化路径进行研究。认为:文体旅深度融合是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标,以文化资源和体育赛事为核心,以旅游服务为营利方式的混合交融的产业模式;政策机遇、产业需求、文化逻辑、资源禀赋是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来源;专业人才匮乏、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同质化竞争、跨区域联动能力较差是黄河口地区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最后,文章指出应充分整合政治、社会、文化、技术资源,通过加强文创产品设计、精准宣传推介、人才培养与引进、开发体育研学产品、建设体育旅游小镇等方式来塑造旅游品牌标识,最终促进黄河口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的价值、困境及路径进行研究。价值:改善乡村现代生活条件,助力宜居乡村建设;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增收,助力宜业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困境:发展的资源要素支撑乏力;融合程度亟待深化;运行机制不够健全。路径:以强化资源要素支撑为重点,夯实乡村体育赛事发展基础;以实现深度融合发展为主题,激发乡村体育赛事发展活力;以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为关键,增强乡村体育赛事发展效能。  相似文献   

9.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活力,“传统体育+旅游”融合创新是探索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的新发展路径。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传统体育特色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形成优势效应,实现价值转化和提升为理论基础,按照基础、主体、动力和产出四个层次建立逻辑框架,形成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实践测评。结果表明:一级指标权重排序分别是融合创新主体、融合创新动力、融合创新产出和融合创新基础,二级指标全局权重中融合创新平台、资金投入和社会效益排在前三位,通过综合评价指数确定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状况和差异分析,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是可借鉴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0.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本质是探索一条体育运动与健康深度融合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之路,最终目标是解决我国面临的健康问题,加快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向纵深发展,对其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不言而喻。文章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和实现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以基于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研究现状及趋势作为研究对象,从国内研究的现状分析入手,在分析全民健身和健康深度融合的发展理论、保障机制、路径和法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全民健身和健康深度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的基本态势进行梳理,剖析深度融合的薄弱环节及解决路径。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进行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及态势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以及全民健康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国家政策支撑、发展成果、成果转化与应用四个方面。深度融合存在协同体制机制障碍、法律法规缺失或不完善、供需矛盾协调障碍、交叉领域专业人才不足等薄弱环节。研究建议:需从部门融合和联合设置工作小组、部门和地方政策法规融合及保持延续性、资源融合与供需两端改革、专业融合和人才融合等四条路径进行改革,全方位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数字技术驱动乡村“体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推动力。立足于产业融合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数字技术驱动乡村“体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视角,重塑现有乡村“体文旅”融合模式的发展机制,并审视当前数字技术驱动乡村“体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困境阻滞,发现顶层政策指导性不突出、基层信息推行力度不到位,乡村数字设施建设薄弱、财政经费衔接利用不明晰,乡村融合特色不显著、游客“体文旅”消费需求薄弱,数字技术复合人才匮乏、融合场景满意度受局限等问题。提出打造政策制定施行双向大数据通道、利用数字技术精准调控,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体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合作与创新、打造数字化“体文旅”深度融合产业链,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乡村“体文旅”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以期为乡村“体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民健康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体育锻炼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论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内涵,深度剖析阻碍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业态模式开发度不够、供给与需求矛盾、产业政策执行阻力、政府资金引导未健全等现实困境,最后提出以下4个方面的发展路径:(1)科技驱动创新,优化业态模式;(2)整合资源,确保有效供给;(3)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4)围绕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体育产业政府引导资金方式。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背景、环境、涵义以及人们的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产业的需求入手,分析两者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并从理念、体制、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促进两者深度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深度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当前,由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以及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还很松散,学校和社区各自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没有达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高度共享.要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融合理念,研究和探索其融合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组织形式、经费保障和具体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不仅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还是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引擎。本文在探究数字经济赋能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内在机理基础上,审视其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路径。研究认为:数字经济赋能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面临政策供给主体“条块分割”,深度融合标准化建设滞后;数字基建规模不足,传统基建数字化转型受阻;数字平台应用场景缺失,深度融合尚存监管风险;产业链间数据传输不畅,信息不对称阻碍供需精准对接等现实困境。基于此,从政策保障、基建支撑、平台赋能、数据联结等层面,提出数字经济赋能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为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动力、困境和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研究。对体育与教育的渊源、体教融合发展的制度与理论基础、体教融合新内涵等问题进行梳理发现,1987—2020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体教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根柢,新时代为体教融合在价值、功能及目的等方面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发展、需求三个方面分析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体教融合面临以下困境:1)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尚未建立,融合理念认识模糊,发展领域有限;2)教育功利化,恶化了体教融合改革与发展的社会环境;3)体教融合部门思维尚未破除,缺乏统筹部署,融合活力有待激发。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体教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部门或产业互融互通、边界模糊的特点,提出构建以自生为基础、以共生为常态、以再生为愿景的体教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依循自生—共生—再生的进阶逻辑,提出打造体教融合共享平台和再生体系,拓展体教融合发展领域;变革评价体系,通过加强宣传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营造体教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破除部门思维,强化统筹部署,激发体教融合活力,释放体教融合乘积效应等实施路径。在这一过程中,需给予...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经济形态,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可以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阐释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以vSport体育价值链和中国移动咪咕公司直播CBA赛事为例,分析区块链、5G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针对我国存在数字政策供给体系薄弱、数字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受限、体育科技创新人才紧缺等现实困境,提出实施体育产业创新驱动战略、以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培养体育领域的数字经济人才,加快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举措。以生态位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作为基础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体旅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现状: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导向明显;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增效,潜力凸显;休闲与旅游关联性日益加强,优势彰显。举措:优化政策体系,加强部门联动协同;增强特色吸引,深挖体旅文化内涵;加大人才培养,规范融合市场环境;提高多元供给,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产业融合理论下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进行探讨。文章首先从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动力、实现条件三个方面,对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三种模式:体育赛事与旅游融合;节庆活动中的体育因素与旅游融合;休闲体育与旅游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