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比赛训练法"与"以赛代练"的训练学阐释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赛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发展成为运动训练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但是,简单的"以练代赛"或"以赛代练",都是违反训练学规律的.因此,在我国部分竞技体育项目取得一定突破的情况下,需要从运动训练学科的角度认真总结训练方法的科学性问题,正确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科学理论问题,更是竞技体育技术实践与管理的指导性问题."以赛代练",不是不练,提法的科学理解必须明确.  相似文献   

2.
比赛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发展成为运动训练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但是,简单的“以练代赛”或“以赛代练”,都是违反训练学规律的。因此,在我国部分竞技体育项目取得一定突破的情况下,需要从运动训练学科的角度认真总结训练方法的科学性问题,正确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科学理论问题,更是竞技体育技术实践与管理的指导性问题。“以赛代练”,不是不练,提法的科学理解必须明确。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动训练与参赛次数关系的分析,提出了科学的训练是提高体能水平,获得优异成绩的保障,而根据比赛的重要程度及比赛目标,在合理安排好比赛次数的同时,使速滑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时及时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是我们正确理解"以赛代练"和处理好比赛次数与体能训练的辩证关系之所在,进而为同仁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赛带练"的理论基础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200-202
科学释义"以赛带练"的含义,对"以赛带练"存在的生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进行阐述.提出:在有或无重大比赛年"以赛带练"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安排要求;比赛间隔训练运动负荷、训练内容的安排要求;"以赛带练"在青少年运动员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1996年全国足球工作会议上,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足协主席袁伟民在书面讲话中指出:赛时看平时,比赛是训练的镜子.中国足球水平上不去的根本原因是,训练上不去,量小,时少,质低.……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足球各职业队,每周只有9小时32分钟(平均数)的训练,以赛代练,养着练,平时训练强度就达不到比赛强度,缺少相应的对抗与刺激,难怪与国外强队比赛时大部分运动员不具备90分钟激烈的奔跑和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实践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运动过程,深入研究动态的技术细节,已经成为准确把握项目运动特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对运动能力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静态的距离或时间上,而应该深入到运动的过程中,捕捉并把握关键指标的动态变化,了解运动的全过程.运动训练应转变训练理念,从传统的大运动量低强度训练转变到大运动量高强度的高负荷训练模式上来,这个训练模式称为"高负荷训练法".无论是以体能为主导的项群,还是以技能为主导的项群,都需要"以赛代练",但不能"重赛轻练".运动员在获得"最高运动成绩"时,并不处于"最佳准备状态".  相似文献   

7.
时下,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朋友活跃在门球场上,并富有成效地进行技、战术演练活动。然而,也有一些球友在门球运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误区。如不早日自拔,势必制约技、战术的快速提高。误区之一:以赛代练。有些球友进入球场热衷比赛,无意自练。有的甚至东边“下场”,西边“上场”,成了“不倒翁”。通过比赛途径提高技、战术水平,本无可厚非,但不能以赛  相似文献   

8.
"以赛代练、赛练结合"对我国田径竞技运动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 ,世界许多优秀运动员通过采用“以赛代练、赛练结合”的训练体制 ,在各种大赛上取得好成绩 ,这为我国田径运动训练体制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通过说明“以赛代练、赛练结合”体制对运动员的胆识、经验及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作用 ,阐述在我国田径运动中实施这种体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比赛,而比赛就是创造优异成绩,并通过比赛检验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赛促练、以赛带练、赛练结合,已成为辩证统一的关系。尤其是以欧洲为代表的高频率、多赛次的竞赛特征,充分体现了当今田径训练与比赛的有机结合。中国田径协会也及时地根据这一发展趋势,在竞赛制度上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10.
从刘翔的成功看以赛促练的大强度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刘翔训练与参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以赛促练的大强度训练适合在高水平运动员中采用,是未来我国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必然趋势,并对以赛促练的大强度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从而为我国教练员的训练安排、技术训练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业余体校艺术体操后备力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业余体校艺术体操的训练、选材、竞赛、保障等几个方面的现状、成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训练人数与质量不能满足需求;缺乏统一的训练大纲:竞赛内容不够合理,参赛队数、人数太少,竞争性不强;经费、场地落实不理想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平时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和准备比赛的心理训练两个方面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重点讨论平时心理训练方法和比赛中运动员常见的不良心理特征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决定比赛成绩因素的竞技能力的认识,进一步梳理并提出了其在选材、训练和参赛中的“择优”思想与方法,并从竞技能力开发的“择优”思想与方法的认识基础、指导方针和实施内容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择优”思想与方法的基本原则与实现途径,就是在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参赛中,突出不间断的“择优”思想,达到“优中选优、优中强优、优中展优”。竞技能力开发的“择优”思想与方法,可简称为“不断择优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与国外学校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及竞赛现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等,对上海市与国外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及竞赛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外学校参加业余训练的规模庞大,竞技体育普及,大、中、小学的运动训练衔接顺畅;上海市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相对匮乏,参加业余训练的规模小,竞技体育的普及率低,中学与高校的训练严重脱节.国外竞赛组织协会化,注重训练与竞赛的衔接,以竞赛带动训练;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依附于体育与教育行政部门,各个协会未能充分发挥功效,高校竞赛少,中学与高校的竞赛脱节.  相似文献   

15.
篮球意识的锻炼和提高,只有在有攻守对抗的情况下,在比赛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小型比赛训练模式是简化的5人制比赛,是一种渐进过程,是逐步走向真正比赛的最好训练手段。小型比赛训练模式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大量接触篮球的机会,同时可以产生许多比赛局面供运动员识别,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篮球比赛场景,所以它是青少年运动员提高篮球意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周期训练理论的基本原理及研究中的若干新问题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通过对周期训练理论基本原理的剖析,以及对其在现代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所作的审视,发现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提出为适应现代比赛赛制的变化,广大教练员在安排运动训练结构时,仍要以周期训练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认为加强训练负荷刺激及其效应的基础理论研究,是未来专项周期训练理论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基础、训练周期观、早期专项化训练观、"元因素"主导地位观对"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进行了辩证分析。结果表明:(1)两者注重的训练内容不相同;(2)"一元论"训练理论是对"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延续和补充;(3)两者研究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视角不相同;(4)两者"元因素"主导地位的共同点是运动成绩。通过对两种训练理论内核的辩证分析,导出"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是协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参加2018年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的中国国家竞走队作为研究对象,以赛前训练情况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以及数理统计法来对中国国家竞走队赛前训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竞走队在备战2018年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期间(5周),以中等强度和中等运动量为主,平均运动量保持在80%,最大运动量为95%,并无超负荷运动训练的安排,每周总训练量在前4周呈现出逐渐递增的情况,在第5周,即赛前1周,教练组适当调整训练量,训练量减少为80%的平均水平,有利于选手储备体能,积极备赛。(2)在训练内容安排方面,本次赛前训练在高原地区进行,训练内容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其次是专项能力训练,速度耐力训练较少。本次备战2018年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的运动员,其赛前训练计划制定较为合理,训练内容以及训练方法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和调研的方法 ,结合训练理论的发展和我国训练的实践 ,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建立、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竞技体育比赛量大幅度增加的发展趋势 ,不利于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目前体能类项目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 ,不仅在于具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落后 ,更在于缺乏对一些占主导地位的训练理念和思路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