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少山 《健与美》2024,(3):36-37
<正>在健身世界里,引体向上一直被视为最能展示上半身力量的标志性动作。它不仅能让你的背部肌肉线条更加明显,还能增强上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现在,让我们一起解锁上半身的“超能力”,迎接这个力量与技巧的挑战吧!人们通常把增强肌肉力量与负重量联系在一起,通过测量添加了多少个杠铃片,举起了什么型号的哑铃,完成了多少次、多少组的锻炼来衡量进展。虽然这是一种方法,但并不是惟一的途径,引体向上在增强肌肉力量方面也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15,(5):65-66
近年来男生引体向上的平均水平有所提升,但仍有很多学生的引体向上个数为零。在政策指向与学生现状的双重背景下,教师除了要重视引体向上一般方法手段的运用,还需在教学策略上进行针对性调整,以提高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的有效性。通过"减负引体"让肥胖学生练起来,通过"反屈引体"让正常学生的引体个数多起来,通过"蹦挺引体"让体弱学生摆起来,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引体向上成绩。  相似文献   

3.
一、仪器设计目的实行学生体制测试、调研、是有针对性地做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衡量学生体质健康和生长发育的指标很多,男生引体向上是其中的一项指标,但是,迄今为止,从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大学、中学对男生引体向上的这一指标的测试来看,成绩很差,普遍反映此项指标难以达到。更有甚者,引体向上成绩为“零”的不乏其人。 1、安徽农学院80级106名受测男生中,“零分”达十人之多。  相似文献   

4.
引体向上是中学各年级每学年“锻炼标准”男生测试的项目,有些地方还将引体向上作为中考男生考试内容之一。由于引体向上涉及到人数多,练习器材相应较少的问题,发展和提高引体向上的成绩存在一定难度,为此,笔者以参加高考测试的亲身经历及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何提高引体向上的训练方法,供参考。 一、用力方法 引体向上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中告诉我们:“双手正握杠呈悬垂后,用力屈臂上拉,引体至下颏过杠。引体时,不可借助蹬腿和摆动的力量。”如果单从这一小段文字来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特别是刚入学的初中低年级…  相似文献   

5.
程勇志 《新体育》2023,(4):27-29
对青少年上肢力量进行考核是我国高等教育体育测试的重点内容之一,采用的主要考核方式就是“引体向上”动作。本文以F大学随机抽选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照2021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的相关标准作为对照,对目标对象可能与引体向上相关的身体素质和技能素质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青少年引体向上成绩与上肢力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针对青少年引体向上的技术动作特点,提出锻炼上肢力量的训练要点和强化策略,旨在为提升青少年引体向上成绩,强化训练效果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引体向上练习是利用练习者自身体重来发展上肢肌肉力量的方法之一。这一练习,在体育教学、训练,以及自我锻炼中都被经常运用,也是“达标”项目之一。引体向上可适应不同对象的需要,具有一定健身性,实用性和群众性。因此,我将多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和运用的几种练习形式和方法介绍如下: 一、练习形式 (一)从身体姿势的形式来看,可分为:直臂悬垂、斜体直臂悬垂。  相似文献   

7.
任波 《中华武术》2023,(3):19-21
引体向上是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中男生必测的一项内容,在不少地区的体育中考中也有一席之地。在做引体向上时,学生要同时具备较好的上肢力量与肌肉耐力。本文从影响初中生引体向上成绩的因素入手,就引体向上的动作技术分析,总结出了几点提升引体向上成绩的措施,希望能给初中生引体向上的训练提供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张恒辉 《中华武术》2023,(12):14-15
在体育中考项目中,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的必考的项目,它同时也是部分初中男生不敢面对的薄弱项目。目前,部分初中学生的引体向上成绩不太理想,因此如何采用正确的教学和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帮助他们在中考引体向上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每一位初中体育教师都需要思考的事情。将同伴互助模式融入引体向上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引体向上的技能,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互助模式下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引体向上教学的现状以及传统教学与同伴互助教学的之间的差异,并提出了运用同伴互助模式开展引体向上教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一、"实"教学目标的达成贵在"实",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教材实际和学生个体差异实际;是否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否符合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和分层次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七年级男生引体向上教学,教学目标的达成不仅要结合教材实际让学生掌握引体向上动作技能,还要要求都能达标。教学中笔者把能做引体向上的组内同质分为3组,不能做的分为1组,分层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引体向上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初中阶段必测项目,同时也是北京市体育中考的考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是发展上肢力量的身体练习,这一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它是属于协调性较强的身体练习,一方面要求较强的上肢力量,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更好的协调性。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提高初中学生引体向上能力难以一蹴而就,重在课堂和平时点滴的积累——"滴水穿石"。引体向上的练习可分为三个阶段:(1)从学会发力到能拉一个;(2)从一个到  相似文献   

11.
<正>引体向上是评价学生上肢肌力和耐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在教学中,多数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尤其"小胖墩"更是望而生畏。因此,笔者认为应掌握引体向上的动作原理,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助训练,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引体向上成绩。一、认知引体向上动作原理,重点增强薄弱环节从运动解剖角度来看,引体向上分为屈臂引体和下落阶段,而屈臂引体是核心阶  相似文献   

12.
引体向上的教法手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发展力量素质练习的有效手段之一的引体向上,却很难在课本、教参等方面找到具体的教法。而教学中常用的由“帮助下完成动作”过渡到“独立完成动作”的教法手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的教学需要。如何改进教法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探讨研究。下面我就谈谈自己进行引体向上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3.
运用聚类方法指导体育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R型聚类方法从与体育教学研究相关的常用人体形态指标中筛选典型指标,用以指导体育教学。通过“物以类聚”运用微机进行统计运算,其归类结果如下:第1类:身高、坐高、肩宽、骨盆宽;第2类:体重、胸围;第3类:50m跑、立定跳远、1000m跑;第4类:引体向上,本例以相关系数R=0.714为界,从各类中筛选的典型指标为:身高、体重、立定跳远、引体向上。  相似文献   

14.
潘君 《体育师友》2015,(1):67-69
引体向上是以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量的悬垂力量练习。文章从六所初中随机抽取600名初一男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初一男生对于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认识、态度以及现阶段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从体育教师自身方面、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几方面提出建议,帮助学生进行上肢力量的练习,能更好地完成引体向上的练习。  相似文献   

15.
以四省18 464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初中5 640份,高中6 032份,大学6 792份)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审视引体向上的评分标准。研究认为引体向上评分标准不能体现不同学生的上肢能力,抑制着学生参与测试的积极性。在反思引体向上评分标准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依据期望理论研究范式与要求,对引体向上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按新修订的标准评分对部分学校学生进行测试,学生引体向上测试得分呈正态分布,测试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未来对于引体向上评分标准的修订应朝着细化得分的方向发展;同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将体操,攀爬,俯卧撑等需要上肢参与的项目引进校园,为学生的课余锻炼提供条件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自从我国《体育锻炼标准》(以卜简称《标准》)重新修改施行以来,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有的学校在通过《标准》时,私自降低《标准》的要求。如单杠引体向上一项,《标准》要求是“正握”,可是却被改为反握。问为什么不按《标准》的要求做呢?一般回答是正握费劲,许多学生力量小,通不过《标准》,会影响评比。与反握单杠引体向上比较,正握单杠引体向上是费劲的,而且原因复杂。笔者用肌电图观察到,正握单杠引体向上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屈,并向前臂靠近的协同肌中,肱二头肌的电位活动较弱,肱桡肌的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将引体向上作为初中男生必须测试项目之一。课堂实践表明,"阶梯式练习"能快速有效地增强引体向上的核心力量,帮助学生实现"零"的突破直至能连续完成多个标准的引体向上。"阶梯式练习"方法是分阶段设置不同的练习方法,通过反复练习从而达到这一阶段的目标,一级一级的阶梯目标由易至难,循序渐进,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充分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18.
在乒乓球运动专项身体训练中,常把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直角坐作为主要素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安排,但是否适合于乒乓球运动专项身体训练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运动解剖学角度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一、引体向上引体向上是发展肩关节内收肌和肘关节屈肌的收缩力。肩关节内收肌和肘关节屈肌是正手攻球,拉孤圈动作的主要肌肉工作成份。但仔细分析一下引体向上所发展肌肉工  相似文献   

19.
<正> 要完成中学生增强体质,改变“绿豆芽”体形的任务,应加强力量素质和体操的教学,使学生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同时发展,提高全身各部分肌肉力量的协调性。我作了4个学期的实践,内容是单杠的引体向上,双杠的  相似文献   

20.
张春晖 《新体育》2013,(5):31-31
面对5月初即将进行的体育中考,北京市的初中生掀起了一股运动热潮。然而,“热潮”包含的运动项目却只有跑步、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等体育中考项目。石景山实验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称:“从初三开始,每周的体育课就只剩下这些了。”当体育开始用分数衡量时,围绕应试教育出现的一些猫腻儿也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