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分析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建设目标、建设基本工作流程、课程设置等情况;探讨体育精品课程内容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体育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及环境建设、教学评价机制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课程建设的实践,提出建设《大学体育》精品课程要结合实际突出课程特色、体现大学体育的育人功能、建立切实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来加强。将《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成目标明确、框架清晰、课程内容特色鲜明、教学方法与手段新颖且切合实际的示范性课程。  相似文献   

3.
冰雪运动课程在普通高校的开设,不但可以增加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冬季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而且在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及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黑龙江普通高校开展冰雪运动课程的价值分析入手,提出制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场地设施建设;转变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元化的冰雪运动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和社会的合作等对策,旨为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冰雪运动课程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例,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着手,并结合电子类专业和行业企业特点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探索了该课程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更多的是需要基本功扎实、素质全面、专业技能过硬和教师业务水平专业化特征鲜明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跆拳道体育人才.因此,为了能使体育院校的跆拳道专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文章在进一步明确跆拳道课程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应该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以解决体育院校跆拳道课程目标与跆拳道课程内容设置契合度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缘优势,黑龙江省高校的冰雪体育课程在体育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首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进行解析,然后从四个方面对黑龙江省高校冰雪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现状给予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对黑龙江省高校冰雪体育课程内容资源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包括加大教育投资,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大冰雪类体育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课程内容设置多样化,丰富学习方式,大力推广冰雪运动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价值,结合学校实际从加强宣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合理设置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考评办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结合的具体方案,并指出建设师资队伍、挖掘与整理合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编写较高质量的校本教材是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赵郭侠 《体育世界》2009,(10):62-63
在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训、考核及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创建健美操精品课程的重点培育方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推进健美操课程建设朝更高层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精品课程《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的建设,从“双证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精品课程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体育场馆、教学效果、特色与创新等7个方面,对全国高职院校体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设置均是从掌握运动技能和培养职业素质相结合,充分体现体育课程为学生职业素质服务的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等方面在高职院校均处于领先地位,且具有自己的职业教育特色;师资队伍配置相对比较合理,在高职院校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兼课教师人员较多;体育场馆明显不足,大多学校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校内外专家、学生、社会认可等方面均获得较高的评价,在高职院校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推广度,能够起到示范和领引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于向 《精武》2012,(24):3-5
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对高校体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创新,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为拓展和延伸"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淡化竞技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注重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终身体育健身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育质量之目的,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落实与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体育类高校理论课开发"健商"课程进行了研究。认为将"健商"作为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视角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动理论课课程改革;有利于体育类高校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理念;可以使体育类高校学生将"健商"理论推广传播,使更多的人受益。在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中引入"健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更新观念,提高对"健商"的认识;提高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开发"健商"课程要具有灵活性,根据具体情况将"健商"开发成独立的课程或将"健商"内容融入其它相关课程中。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红军长征战争史事资料的红色体育诠释,旨在挖掘红色文化“重走长征路”特色课程资源,构建“重走长征路”红色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红色体育户外活动的体验与拓展,打造区域性红色体育“重走长征路”运动会品牌.利用红色体育“重走长征路”教育体验活动,使长征革命精神在学生中不断传承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红色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原有的"三自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并通过教学实验对优化后的"三自主"教学模式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三自主"教学模式对学生选课更加公平合理,更能选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更适合自己,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更具有合理性,教师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都得到显著提高。这些优化都对推进大学体育精品课的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与逻辑推理法,以课程代价理论为指导,分析体育课程改革的患得患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重人文、教育,轻竞技,重娱乐、游戏,轻技能”之嫌实乃是一种必要的合理付出。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螺旋上升发展过程是体育课程价值遗失的理性补偿;体育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课程设置中课程代价与课程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是课程改革实践“创美”过程。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中淡化对技能掌握、竞技性,转向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和谐共生”为原则,增强对体育活动过程的体验和发现,创新娱乐课堂内容,彰显人文关怀,是体育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人本主义为课程理念,结合创新教育,着重对原有篮球课程结构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调整与修正.实验证明,新的课程结构符合大学生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翠兰 《体育学刊》2005,12(6):89-90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素质要求,通过整合与重组,建构以人格素养课程、基础知识技能课程、专业定向课程为核心,以自我完善课程为调控的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使之建设成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新世纪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和能动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视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是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实施等方面融合为一体,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进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与武术课程的整合必将深化武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武术的普及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许磊  邹吉玲 《冰雪运动》2010,32(1):53-56
让大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流,如何开发出更多的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已经成为制约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瓶颈性问题。以“三自主”教学模式为要素,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开设平地花式轮滑课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设平地花式轮滑课程符合《纲要》规定的基本要求,能较高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及愿望;高校的师资水平、场地与器材条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目前已经能够满足开设此门课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黑龙江省模特、舞蹈形体等职业实用体育课的课程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五点评分法”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实践得出:该课程评价体系提高了考核评分的准确程度,保障了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完善了职业实用课程评价体系.对评价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