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最大改革的"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从理论到实践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的个性、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有教学体制和教学环境中,"三自主"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大学园区运行还存在各种具体问题。对珠海大学园区9所大学的调查显示,"三自主"模式能充分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性,"三自主"体育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体育场地设施是影响"三自主"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太原科技大学自2011年9月份开始实施"三自主"教学模式,现虽已实施一年有余,但其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现以健美操选项课为例对我校自实施"三自主"选项课模式后的专项深入调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自2011年"三自主"教学模式实施后太原科技大学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现状,进一步明确"三自主"实施后对健美操选项课的影响、学生满意度、态度等问题,并找出"三自主"教学模式实施后影响健美操的发展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太原科技大学"三自主"教学模式实施中的健美操选项课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立足于实际教学实践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提出"三结合"、"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和"三开放"个性和共性杂糅的"五三"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五三"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推进"五三"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的建议,旨在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总结与思考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教改体制上实行"三个自主"--自主招生、自主聘用教师、自主改革实验.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三个机制--实施俱乐部主任负责下的全员聘任制、教改工作目标的岗位责任制、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制.优化教育供需关系,提出"学生参与与教改"的特色研究.注重教学过程的研究,发展俱乐部的教改特色.  相似文献   

5.
"三自主"教学是学生在上课时间、教师、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自主选择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精神。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和教育实验总结等方法,对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的理论背景、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校体育开展"三自主"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学生们的身体需求,因此,在体育教学模式上,应不断探索,找到一种更有效、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以学校体育课堂学习为主的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和空间,从而达到"自主锻炼"的目的。本文围绕着体育课堂中怎样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做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普通高校网球课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有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2)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社会性的提高,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3)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的享受了运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通常的释义是向学生提供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制作的短视频,让学生在家或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讲解与师生、生生间的协作方法进行答疑、解惑,满足学生的需要,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从而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实践获得更贴近自身实际需求的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不同形式,以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开放型"的准备活动,就是在体育课中,根据课的任务和教学内容,把准备活动阶段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引导学生设计活动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师的任务是给予影响和指导,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过程更优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长远目标,通过对多元化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整合的切入点:将"体育习惯的养成"的理念融入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从"常态模式"到"动态模式";课堂内外,精炼教法,突出学法,培养学生自主锻炼;"三层一体"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自主锻炼.这些都是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整合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自主""三拓展""四互动"的"三三四"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体机能及素质的影响。方法:以湖南理工学院本部2010级331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10级中全面实行"三三四"体育教学改革。经一学年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不同幅度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三三四"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体机能及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是体育教学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翟欢 《湖北体育科技》2014,(11):1031-1034
"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说,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积极性、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心理测量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大学生比对照组在学习技术成绩、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学生主动性等方面效果更为明显;并针对"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三自主"课程模式在引导体育教学效能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三自主"体育课程模式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自主"教学方式将传统的教师讲解授课方式转变为潜在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作为传授者、组织者转变为参与者、引导者;"三自主"课程模式在教学所中取得的较好的教学效果,具有潜在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黑龙江省模特、舞蹈形体等职业实用体育课的课程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五点评分法”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实践得出:该课程评价体系提高了考核评分的准确程度,保障了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完善了职业实用课程评价体系.对评价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北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基础课开展现状,对湖北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基础课的教学形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新的教学形式:"素质-兴趣"课,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新的教学形式有效结合了传统教学形式的优点,在增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合理选项中均具有积极作用,有效提高了体育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阵地.如何增强"两课"的教学有效性,是高校"两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可以从:灵活对待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几方面入手,增强"两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闫升 《湖北体育科技》2014,(10):909-911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发现湖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建设性的对策,为湖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几年来新课程标准在厦门实施的具体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上学生的认知及情感目标、课的结构、运动技术与运动成绩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应从学生的需要考虑教学内容;从教学的内容来体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科学设计课的结构;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  相似文献   

19.
此文讨论了《太极拳》网络课件研制的思想与方法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在增强了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期为今后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北省高校的《大学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师资队伍素质整体水平偏低,以单学科为主要组成;课程设置学时不达标,课程内容有所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所改善,但呈现同质化发展的趋势;课程管理规范严谨,但在课程宣传上方法与手段缺乏;人力、智力资源整合能力差。提出结合地方体育学院多途径培养多学科体育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教研水平;加大校本、特色项目在课程内容设置的比例;在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加强课程建设中的人力、资源整合,拓展宣传途径和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