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传统武德内涵阐述,指出现代社会要以当代道德要求为高度,结合传统武德之闪亮点,重新审视传统武德的内涵和功能,在继承和弘扬过程中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与现代社会有机地结合,这才是当代社会的呼唤,也是武术运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武术在长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突出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作用,并以传统的崇德扬善的道德观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德”与“艺”(武技)的统一。文章以武德的概念,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来分析武德在武术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价值。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注重对武德思想的关注,及学习。  相似文献   

3.
传统武德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武德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受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教育。传统武德的精神内涵及其修养过程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内容和道德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武德是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和鲜明旗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浪潮正在悄然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本文阐述了武德的基本内涵及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通过剖析认为武德在健全和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中有其独特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武德的历史内涵及其现代认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武德是武术界的准则,它是中华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而形成的,它是习授武艺者的道德评判标尺。它对社会秩序起到了调整和维护正义的作用。武德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精华,如崇礼尚德,谦让克制,维护正义,都对当今的体育精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代社会,重振中华武德,契合现代体育精神的重构、人文体育的认知和回归,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探讨武德的主要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了在武术教学中对当代大学生武德的培养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其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武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武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使当代年轻人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并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武德。  相似文献   

8.
武德教育是当代武术专业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武德教育关系着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关系着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建设,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走向世界,展示民族精神,塑造民族体育形象起着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解析中国儒家圣贤思想对当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人才武德教育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圣贤思想可以强化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人文素养,可以规范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社会行为,可以成就新一代道德至上的中国武术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武术运动的快速发展,各种理论、学科体系相继形成。但是,作为约束习武者思想行为的现代武德却未形成一种与时代相呼应的气息。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着手,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武德发展的关联,以期能够重建“尚武、崇德”之风,并能推动武德发展与时代接轨。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武德内容博大精深。几千年来,武德不仅规范着习武者的行为及道德,而且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传统武德内涵的阐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的特点及异化,阐明了武德教育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培养和完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武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其价值观是创造性的、发展的。武德的当代价值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内涵是一致的:提高国民素质,培育民族精神。培育国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武德教育是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武术礼仪作为武德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承载着习武者做人、做事的行为标准,是一个习武者能否通过修身达到修己的桥梁。历代武术流派把“习武先习德”、“德为艺先”作为习武的基本准则。近年来,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武德传统”在年轻一辈中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间接阻碍了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现今武术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提出武术礼仪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期望习武者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继承武德文化,形成武德习惯,提高武德修养。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武德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仁义”精神为核心的传统武德观念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推动了武术的发展,在现今条件下,应全面、辩证地看待传统武德,吸取精华,淘汰其带有封建伦理色彩的部分,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武术运动的推广服务。  相似文献   

14.
简析儒家思想对武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儒家伦理思想对传统武术伦理道德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传统武术伦理道德在汲取儒家伦理思想及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伦理文化。加强武德教育,对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华武术中的武德进行研究。从“仁”、“义”、“勇”、“信”、“礼”等几个方面阐述儒家思想对武德的影响。目的在于弘扬中华武术传统文化,提高习武人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5.
浅议中国武德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德文化是根植于传统的“道德型”土壤之中的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道德学说是关系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学说。在封建社会里,“以德治国”是历朝的惯例。统治者推引的“敬德保民”政策,道德意识存在古代社会任何领域的意识形态中,武术自然也不例外。武德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武术的“珍贵”体现在其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一一武术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厚实的教育价值。本研究以武术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国民教育发展的视角出发,探索当代武术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认为救国强种、克己复礼、塑造完人是承载武术教育思想的三个着力点,强化尚武精神和民族血性,是国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注重武德、武礼等传统武术教育思想的培育,是构建“德治”社会的需要;增强“文化坚守”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作用,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体育文史》2000年第3期发表了程大力同志的《“武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兼论“武德”在现代武术界之不合时宜》一文,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在武术界人人讲武德、武术报刊杂志处处提武德的今天,作者石破天惊,提出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有“治学不为媚时语”之勇气与胆识。然而,细读此文,笔者心中的疑团愈来愈强烈,“到底还要不要提倡武德?”一程文认为在明代以前,武德只不过是战争伦理学;武德渊源于清代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不适用现代法制社会,现代武术界提倡“武德”是荒唐可笑的事情。然而笔者认为武德起源很早,不能简单地理解…  相似文献   

18.
浅谈建设和谐社会中的武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自它产生以来,就被纳入中国伦理之道。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哺乳与规范下,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内涵——武德。本文通过对武德教育内容的继承和发扬的研究,针对当代社会道德发展相对滞后和滑坡的现象,提出了武德教育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武术与诗歌是两枝并蒂璀璨的千古奇葩。它们“形神相依,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经久不衰的辉煌象征。文章通过探讨中华武术蕴藏的诗韵美,阐明当代社会把中华武术推向世界,打造“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东方文明的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再次复兴梦的方法和意义:继承和创新传统武术不能只讲形式华美,忽略精神内涵的发掘;发展和传承传统武术不能只注重练形,忽略武德的培养。武术是动作化的诗歌,将两者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习武者提高文化素养,亦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操。  相似文献   

20.
以武德铸人格,即通过文化的“内辑”与武化的“外悠”相互启发,来实现青少年身体与心智的强健,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全面实现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文章希望通过对武德内涵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契合性、武德精神与当代和谐社会构建指导思想的一致性、武德教育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统一性三方面进行阐释,论证武德教育在思政教育、人格完善以及强健身心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与价值,为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