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武术流失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方面原因,传统武术保护与发展呈现出严峻局面,流失已成为传统武术当代发展最大的弊病,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文章在梳理传统武术流失现状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社会学等角度思考了传统武术流失的原因。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流失主要有文化内涵的流失、武术习练者的流失、传承人的流失、武术拳械和门派流派的流失、传统武术史料、书籍的流失。  相似文献   

2.
对当代武术文化空间所处的境遇进行研究能使中国传统武术更好的融入世界。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当代传统武术所处的文化空间正受到传播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中国武术现代化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采取措施对传统武术保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盲区。我们当前还面临着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流失,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出现的断层等诸多问题。因此学者有必要对当前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以重视,通过恢复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和重新建造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强调对传统武术经济开发和文化空间进行传承和发展,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当前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把中国传统武术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武术日渐流失的今天,本文从武术文化整体传承的角度出发,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由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继承武术的新思路。继承和传播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当前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王勇  夏青 《武当》2023,(10):82-84
借助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河北省传统武术拳种的传承发展体系,分析当前武术拳种在继承中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河北省传统武术拳种的传承存在路径不畅、内容缩减、扭曲传播的现象。探索河北传统武术拳种传承路径应加大武术教育改革,推进传统武术进校园;加强武术拳种保护,拓宽传统武术传承路径;借助互联网技术,树立传统武术拳种正确形象。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文化学的相关理论,考察侨乡武术在东南亚会馆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了东南亚会馆化传播武术的作用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结果表明:会馆化传播是侨乡武术在东南亚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会馆化传播,发挥了武术家的传承力量;会馆化传播,使武术的传播焕发出勃勃生机;使武术的交流和竞赛国际化。完善习武观念,提高理论技术水平;发挥名人作用,规范传统武术传承;规划武术品牌,弘扬传统武术精华,使传统武术在东南亚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6.
从武术传承方式看传统武术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代代武术人对技艺的传承过程,传承是武术持续发展的根本。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传承方式对武术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武术的传承以宗法制度、血缘关系为纲,师徒传承为名,促成了武术的繁荣。传统的传承方式促使了武术在纵向的深入发展,但却限制了武术的横向传播。只有积极开拓思路,以体制管理的社团化发展为契机,转变观念,积极引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增强传统武术发展的可持续力,促进传统武术在横向和纵向的更深入发展,来进一步加快传统武术在新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刘建  任婷婷  王文钊 《精武》2011,(A1):79-80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地反映着传统体育的文化底蕴与内涵;但生存环境正日益受到威胁,传统武术的传承也出现危机。因此,传统武术的传承要寻求新的传承机制,本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全息影像,其传承方式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异化,主要表现为血缘传承、师徒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等.血缘传承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根基,其他方式均是传统武术传承的因势异化.宗族、宗法制度下的人伦道德贯穿了传统武术传承的整个过程,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面临传统武术日益消亡的今天,加大武术师徒传承,才有可能使这种身体化的技艺精髓成为中华民族活的记忆和赖以追寻的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体育、全球化、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开始出现"本土化"缺失的现象。南充市松溪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在本土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武术拳种之一。作为地方拳种,在西方体育和竞技武术的影响下,其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本土化"视角下研究南充松溪内家拳有助于地域拳种的传承与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从传入到本土化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总结。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是武术传承和发展的生命力;中国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能凸显地域和民族特色,培养地域民族认同感;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符合传统武术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19,(5):69-75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分析了传统武术传承的传统与现代谱系,认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人的文化担当是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得以延续的力量;自然传承与自觉传承的传统生态谱系致使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具有相对封闭性的特征,武术文化的"神秘性"与"经验性"指向,致使武术文化传承具有封闭性特征;武术流派中的门户之见导致信息交流的闭塞性两个方面。由"生活、职业伦理与制度"三个层构成的现代传承谱系与传统生态谱系交织构成了武术文化传承的困境,表现为:传承人生活的消极境遇影响了武术文化谱系传承走向与价值认同;制度的顶层设计影响着武术文化传承场域空间的构建,为武术文化传承提供了"模板";武术传承人的职业伦理为武术文化传承谱系延续提供保障。传统武术传承人文化传承谱系困境的消解之道在于:建立协同治理体系,引导传承人从传统武术文化实践产品中表达生活理想和文化认同;通过制度保障观念的逻辑认知,促进传统与现代传承谱系的有机融合;突出武术文化传承人的"代言人"与"解释者"身份,构建富有创新力量的传承结构谱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在公共行政管理学中预警机制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预警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认为传统武术传承的预警机制的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武术传承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监测,运用数据处理和专家分析,在得出传统武术传承的危机警情后,及时干预控制的过程,目的是当传统武术的传承出现危机时,更够及时的采取措施,以期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念.介绍传统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缺少总体性、前瞻性、长远定位与规划;传统武术的传承主体缺位;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遴选不够严谨;传统武术动态传承方式不足;传统武术保护传承效果缺少评估、反馈机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传统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原生态”传承之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武术期许"原生态"传承,这与传统武术的传承现实形成了如下悖论:传统武术的"传统"界定与原生态相违背、以击技为原点的传统武术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文化生态的变迁导致传统武术的原生态传承缺乏土壤、传统武术自身的不断变迁拒绝"原生态".造成这一悖论的根源是对于"原生态"内涵的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传统武术传承需要的是变迁后的"原生态"文化,即原真的"次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武医在现代高等教育领域中传承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盲目学西下武医的现代传承模式、传承内容、传承途径与武医真正的学科教育规律不符。传统文化教育空间在萎缩,民族传统文化缺乏自信和现代社会人心的浮躁等因素是影响传统武医现代传承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师之规范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内容,虽然古已有之,但在今天的武术文化传承中并未给予高度的关注与深入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师之规范及其传承价值进行研究与审视,旨在补充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师之规范的研究内容,从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内容。研究认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的师之规范包括:择徒之规范--慎,具体表现为:慎之又慎;待徒之规范--亲,具体表现为:见面、亲近、亲爱;授徒之规范--严,具体表现为:严格、严谨、严厉以及威严。在今天传统武术文化师之规范的传承中我们应选择性地扬弃和创新性地转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统武术的传承特征与文化安全,传统武术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尊,传统武术的现代化,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的关系,商业武术影视对传统武术的影响,传统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保护、传统与发展等方面,总结传统武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武术新概念的引入,极大地拓宽武术的研究视域,提升对武术的认识高度;保护传人成为保护传统武术文化的当务之急;传统武术的发展应有别于西方体育的特色,走"文化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朵艳丽奇葩,它不仅象征着华夏民族,同时也象征着饱育儒、道、释思想的东方文化。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探讨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问题,分析了当前传统武术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续师徒传承、鼓励民间组织传承、规范学校教育传承、推动产业发展传承等传统武术传承模式,并提出应重视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开发,为中华武术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将中国传统武术的网络传播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概括不同时期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特点,总结出互联网给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带来的影响。整体而言,互联网扩大了传统武术的传播范围,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多地依靠全民参与实现;"互联网+传统武术"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使得传统武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互联网应用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保护与创造,促进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比较分析法探讨竞技武术对传统武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竞技武术固然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却积极地促进着传统武术的进一步转变,尤其是传统武术价值的转变。竞技武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武术价值的转变,适时改变实现传统武术价值的表现形式,能使传统武术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