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5,(5):69-73
基于我国体育体制"管办分离"的改革背景,探讨体育治理走出"一元"困境的模式,从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现实社会环境和发展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目前体育体制改革的现实社会环境主要体现为:改革的动力是外力作用下的倒逼改革,体育系统主体动力不足,体育管理模式从"一元"到"多元"的传统消解与现代建构之间断裂,体育社会组织的自组织能力提升与参与治理空间狭窄。基于以上的改革环境,提出了发展策略:即政府体育部门需定位好自身"元治理"角色,推进多中心治理的组织建构,培育多中心治理文化,规范体育事务多中心治理行为、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关于治理的研究文献层出不穷,国际体育组织积极引入善治理论与实践.国际体育组织自治权与善治改革存在天然的价值冲突,自治权让国际体育组织免受外界的不当干预,也让组织内部处于封闭、保守和腐败的状况,善治改革成为国际体育组织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而造成了自治权与善治改革之间的价值选择冲突.研究结论认为,国际体育组织善治改革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在与自治权产生价值冲突的情况下,应该坚持善治改革的基本方向,这是国际体育组织改革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审视体育善治何以可能、何以实现等问题。体育善治是社会治理的形式之一,它存在于现实治理模式之中,是理想化的体育治理理念。探讨体育善治的显现空间,积极言说认识体育善治之名,主动行动通往体育善治之实,言行合一觅求体育善治之真,从而体育善治显现空间得以生成,体育公共治理得以实现。同时,在理性选择的圈划中,寻找体育善治的现实意义。体育善治是理性的综合体,工具理性引导体育善治的实施,价值理性彰显体育善治的正义,经验理性完善体育善治的方案,公共理性凸显体育善治的根本。体育善治是协商、协作的治理,是公共价值的集中体现,显现出体育治理的最佳状态,是对社会多元主体至善共善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新常态的出现与逐步落实,本质上讲是政府与社会关系的一场革命。作为社会治理大系统的子系统,体育社团与政府的关系也必然会出现新的变革。研究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视角,探讨了社会治理新常态的推进对体育社团与政府平等关系建立、治理目标协同、治理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出多元共治、协商合作的体育社团与政府关系新常态。这种体育社团与政府关系的新常态要求在当前必须不断推进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和权力清单建设,引导体育社团健康发展、进行社会治理结构和框架的制度设计,不断推进各自转型的过程中双方沟通平台的建设以及不断锻炼双方运用新常态思维和方法进行治理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加强党组织建设是新时代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发展和参与治理的根本所在,发挥党组织在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将有助于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注入体育社会治理全过程。在体育社会组织中,将党的领导这一显著优势和党的建设这一关键环节融入体育社会组织的革新、组织、运行、发展,可切实解决当前体育社会组织面临的发展自主性不足、服务硬实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等瓶颈问题。在党建引领下,凸显党组织的政治逻辑、组织逻辑、民本逻辑,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思想作风优化、提升社会动员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注入人民性、规范性、协同性,推进群众化、制度化、多元化发展,将有力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效能的进一步提升,为全民健身和体育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核心,也是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现阶段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受制于依法行政的发展,存在体育社会组织立法不健全、体育社会组织去行政化的现实困境、行政过多干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传统文化对体育依法行政的束缚以及体育体制改革与依法行政现实冲突等诸多问题。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形成国家与体育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不仅有利于法治国家的构建,还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个案分析、实地调查、口述史记录等研究方法,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安徽省G镇民间体育组织演变的历史脉络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乡镇体育组织变迁进行了理论探索。研究认为改革开放40年G镇民间体育组织经历了恢复初建期(1978-1991年)、快速成长期(1992-2001年)和蓬勃发展期(2002-2018年)三个阶段的流变过程。G镇民间体育组织变迁对我国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启示是:传统与现代融合是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文化诉求;国家与社会互构是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主体关系;走向"善治"是未来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8.
采用个案分析、实地调查、口述史记录等研究方法,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安徽省G镇民间体育组织演变的历史脉络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乡镇体育组织变迁进行了理论探索。研究认为改革开放40年G镇民间体育组织经历了恢复初建期(1978-1991年)、快速成长期(1992-2001年)和蓬勃发展期(2002-2018年)三个阶段的流变过程。G镇民间体育组织变迁对我国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启示是:传统与现代融合是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文化诉求;国家与社会互构是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主体关系;走向"善治"是未来乡镇体育组织发展的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9.
对欧盟体育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欧盟委员会体育善治专家组研制并公布的《体育善治的基本原则》,对于各国际性和全国性体育组织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作用,对我国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提高体育治理能力和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协同治理理论的出现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是推进体育治理精细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代发展趋势。采取文献资料等方法,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视角,分析现阶段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优势功能及现实不足,发现当下存在承接能力有限、管办工作行政化严重、第三方评估不健全等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深化体育领域制度改革,优化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培育协同治理主体,完善协同治理机制;深化政社分开工作,加强制度规范建设;丰富第三方评估体系,完善绩效考评机制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的改革目标,这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现代的社会治理转变,政府管理机构由于职能转变会让渡出部分管理权限,而社会团体组织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空间机制肩负着承接这部分让渡出的权力的使命,从而实现社会各方对公共事务“共治共管”的社会治理愿景。文章分析阐述中国体育社团的社会治理使命,并基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范畴,在中国社会独特的制度与文化环境下,论述中国体育社团践行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内涵,阐述体育社团“实然”的公共性实践情况与哈氏阐释的“应然”公共性理念有着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为未来建设与完善中国体育社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是我国深化改革必然要求。通过对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独立性、自主性、公益性、实体化、合法化及规范化是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趋势。我国现阶段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主要面临:去行政化挑战,公益性和非营利性难题,以及合法性的问题。由此提出,法治是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保障,自治是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根本,多元化收入来源是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冰雪运动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育强国建设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统摄作用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新时代背景及存在短板。提出:以体制改革和科技助力的方式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以科学规划和丰富类型的方式拓展冰雪运动场地供给;以业态均衡和服务大众的方式打造冰雪运动产业链条;以主体建设和注重青少年普及的方式夯实冰雪运动大众基础。应彰显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大事件的引领作用,全面发挥冰雪运动的辐射作用。厘清政府、社会和市场在发展冰雪运动中的作用:在“放、管、服”改革趋势下,政府应扶持全国性冰雪运动协会发挥其在标准和政策制定、赛事推广、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层次化、社会化、市场化融合发展模式,通过购买服务、委托代理、合作治理等方式与社会组织共同创办多元化的冰雪活动;在社会方面,应通过网络化、层级化、基层化的冰雪运动社会组织强化社会治理能力,使有组织的冰雪运动深入基层;在产业方面,应以产业融合方式重点构建冰雪运动服务型产业业态,塑造创新型产业品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强大的法治保障、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需要法治规范引导、全面依法治国应补齐体育法治短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构成了中国体育法治建设的战略背景。体育法治要服务于体育发展战略大局、体育法治要为体育深化改革保驾护航、体育法治要与体育政策良性互动、体育法治要融入体育治理过程指引了中国体育法治建设的战略走向。在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产业等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对法治的需求日益强烈,亟待补齐当前体育法治发展的短板。由此,应充分利用当前《体育法》修改契机,在外部充分接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内部充分完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完善中国体育法治建设,为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体育全球化程度逐步加深,国家做出对竞技体育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引入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审视中国职业体育组织高质量发展形成机制,发现其运行与演化内化于中央政府治国理念导向与战略选择顶层设计的政府逻辑、政策目标传导中风险规避与利益集团共谋的科层逻辑、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与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逻辑、投资收益效率考量与契约精神追逐的市场逻辑等多重制度逻辑互动过程中。这些主体秉持各自的制度逻辑,在职业体育组织发展中进行决策与采取行动,多重行为选择的博弈与冲突造成中国职业体育组织高质量发展面临价值取向冲突、行为策略选择偏差以及主导逻辑历史权变冲突等困境。鉴于此,提出建议:深化政府主体对高质量发展战略与理念引领,形成各方利益平衡格局;纾困科层部门政策执行危机,合力制定上下对接的配套政策;再平衡职业体育组织发展的政社关系,形成嵌入与自治的良性互动格局;建立健全现代化职业体育组织市场体系建设,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力量,旨在构建中国职业体育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多重制度协同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袁培育和发展各级各类非营利性质的青少年体育组织是政府转变职能尧强化社会服务尧激发市场活力的改革要求遥以政府尧社会和市场治理体系为分析框架袁对青少年体育组织治理进行研究袁提出应构建由政府或体育行政机构与社会尧家庭或青少年组成的治理网络体系遥青少年体育组织以其属性多元尧形式多样尧层级跨域等特点袁承载着通过为青少年提供体育服务促进其健康和培育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责任遥为有效实现青少年体育组织服务职能且满足当前青少年体育需求袁应推动其建设成为拓展课外锻炼的重要组织袁从培养兴趣尧养成习惯袁增强体质尧磨练心智袁校外拓展尧场所开放袁传授技术尧提高技能袁倡导公益尧服务社会 5 个方面承担社会责任遥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理统计、文献研究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培养理念、管理体系和竞赛体系3个维度,分析了美国篮球后备人才高中阶段的培养模式;在协调治理理论的视域下,探寻了家庭、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政府、企业等主体的关系和协作机制。得出:美国高水平篮球后备人才的持续涌现得益于社会体育意识所提供的内驱动力、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的有效承载、政府合理的政策供给以及企业的积极参与。美国篮球后备人才高中阶段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1)夯实校园篮球基础,推进体教融合的深化发展;(2)激发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力,释放其功能,寻求组织间功能的弥合;(3)增强青少年体育协会法制供给和内部制度建设,规范组织运行机制;(4)注重家庭体育文化的培育,提高全社会对体育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治理具有鲜明的中国性,这种中国性难以简单地以域外理论进行解释。改革前全能主义体制的政治传统、改革开放所引发的社会转型以及国家与社会共同参与的第三领域的文化土壤,共同造就了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中国性。通过对中国性的阐述,可以更好地分析与解释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模式转型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梳理了建国以来的重大体育事件和体育政策文件,厘清了我国体育治理的发展脉络,总结出我国体育治理演进的特征,旨在提出未来我国体育治理运行机制需关注的4个要素。我国体育治理演进大体分为5个阶段,2条脉络贯穿始终:一是以奥运会为代表的竞技体育,二是以全民健身为代表的群众体育,在"体育为国"与"体育为人"中寻找社会认可、国家认同的均衡结果;3个主体复杂博弈: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市场主体、体育社会组织依次登台且反复切割边界,寻求内部结构均衡与外部协调发展。在这种"2脉络3维度"的分析框架下,我国体育治理演进呈现出4个特征:渐进性、反复性、导向性、收敛性。体育体现着强烈的国家意志,正因如此,调整体育治理结构、优化体育治理主体才会出现渐进性与反复性,最终政府、社会、市场在不同的体育子结构中收敛于最优匹配,进而建立体育全面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我国体育治理演进的未来路向:构建多中心体育治理结构的制度形态,凝练互构共生的多元化体育治理主体,完善多样化体育治理手段的策略集合,制定社会化体育治理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且,将多中心结构、多元化主体、多样化手段、社会化评价4个要素通融于体育治理运行机制中。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我国全面深化体育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历史发展进程,结合新时代全面深化体育改革的综合分析,对新时代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中政府与市场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定位是互补与共进。要逐步、分阶段地实现市场在体育领域资源配置中处于决定性地位;政府要谨慎制定产业政策;体育行政部门要避免体育领域的市场失灵,且在市场失灵后予以纠正;政府要退出微观领域特别是体育产业领域,要放松体育领域的管制、开放体育市场、打破垄断、倡导竞争;警惕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协会)的力量干扰市场资源配置;政府要与市场协同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和产品,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推进依法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