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娟 《科教文汇》2008,(32):56-57
衔接即存在于篇章内部,能够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衔接在每个语言层面上都有所体现。本文试图将英语中的修辞格置于篇章之中来探讨修辞格组句谋篇的衔接作用。文中以英语中语音、词汇、句法层的几种主要修辞格为例分析了他们在语篇中起到的衔接作用及其在英译汉中的再现。  相似文献   

2.
连贯和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衔接作为实现连贯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语篇中建立语义联系,实现语篇意义的连贯。将衔接和连贯的理论应用在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篇章结构中常用的各种衔接手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衔接与连贯是英语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内容。本文参照有关论述.对语篇分析中的连贯与衔接的手段及关系作一探讨。进而说明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及其在英语教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语篇分析是指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语篇分析教学法,引导学生越过逐词辨认和对译阶段,直接进入对篇章的理解分析,使学生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各种语篇衔接手段和连贯手段等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晓梅 《科教文汇》2012,(16):141-143
衔接手段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语言精练,形式多样,其衔接手段也非常独特。本文以《西风颂》为例,从韩礼德衔接理论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和语音衔接手段出发,探讨英语诗歌的衔接特征,试图使篇章分析的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6.
吴质洁 《科教文汇》2011,(29):116-117
本文通过英语语篇中词汇衔接关系的分析,指出词汇衔接主要是建立在语义联系基础上,并明确了词汇衔接的作用,有助于正确辨认和运用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提高语篇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篇能力,就是运用有关语篇知识,对语篇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能力,就是依靠上下文或情景理解篇章和通过衔接连贯、逻辑联系等手段组织篇章结构的能力.掌握并提高语篇能力,是提高英语阅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左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132+87-132,87
词汇衔接手段在语篇的构建中不仅赋予话语篇章性,同时还起着组织语篇结构的作用。语篇中的某些词汇成分可以通过他们之间的重述或搭配关系体现出自然的衔接。即以韩礼德的篇章衔接理论为主要依据,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及杨宪益、戴乃迭所译之英文本Adream of Red Mansions中使用的各种词汇衔接手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旨在揭示英汉语篇在衔接现象上体现出的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9.
词汇衔接是一种非结构性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之一。在多种连接方式中,它是构成衔接的最高级方式,也是创造篇章织体的主要手段。对词汇衔接的研究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语义与篇章连贯的关系,把握语篇的真正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0.
词汇衔接通过选择和运用意义上存在关联的词语,建立贯穿语篇的语义链,以实现语篇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词汇衔接是英语语篇的重要衔接手段之一。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基础,探讨词汇衔接手段在《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的运用以及其在语篇连贯建构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萍 《科教文汇》2014,(17):87-88
语篇衔接理论是进行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方面分析了衔接理论与英语语篇阅读的内在联系,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语篇的衔接手段,学会分析句子间和段落间是怎样通过衔接而达到连贯的,提高阅读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12.
李景 《科教文汇》2014,(28):126-127
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尝试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国成人学习者在汉英写作中衔接手段的使用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学习者的汉语语篇知识是否迁移到他们的英语写作中,以及有哪些衔接手段发生了迁移,是正迁移还是负迁移。  相似文献   

13.
孙琦 《科教文汇》2013,(19):112-115
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对语篇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英汉语篇的衔接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从总体上看,英语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多于汉语语篇。这一现象与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语法结构有关,同时也与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紧密。本文通过分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不同,试图找到出现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提高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运用英语衔接手段的水平,并为英汉汉英翻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Halliday和Hanson的语篇理论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语篇结构,语言结构,语篇组织,语境学,及语用学等等。本篇论文讲的是语篇衔接这一方面。语篇由情景相关的句子组成,为了使得读者与听者能把语篇与句子的任意组合相区别,这些句子与句子之间需要一种纽带,这种纽带关系就是句子的衔接,衔接的结果便是连贯。对衔接手段进行分析,能帮助我们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把握整个语篇的结构以及作者的意图。对于语篇的衔接功能,胡壮麟教授是这样定义的:"The textual functional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has mechanisms to make any stretch of spoken or written discourse into a coherent and unified text and make a living message different from a random list of sentences"(胡壮麟,1992:395)。语篇的衔接在不同层次都有反映,本文只涉及在语法层次的体现。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进语篇衔接的概念,使学生的语言行为受到理论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水平。本文要论述的是结构衔接,逻辑衔接及词汇衔接这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层的衔接。  相似文献   

15.
梁婕 《大众科技》2012,(1):246-248
语篇互动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语篇建构是语篇互动的结果。文章运用对话理论,探讨语篇互动的理据,探索语篇互动的方式,并对语篇是如何在作者和读者互动的情况下建构起来的进行探讨分析。对语篇互动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篇的性质,促进对语篇建构的研究,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陈瑶瑶 《科教文汇》2012,(5):112-114
本文将着重针对英语二语学习者在二语交际过程中的困难,从口头话语(spoken discourse)特征和对话分析理论(conversational analysis)的角度,探讨交际策略和话语策略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齐瑞敏  史向红 《科教文汇》2014,(6):50-50,52
语篇的衔接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和对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支撑,构建衔接分析模式。通过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语篇衔接理论应用于具体教学的实证研究,从实证的层面来验证语篇衔接教学是否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范杰 《科教文汇》2013,(11):98-98,103
本文通过观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录和分析教师话语,发现从控制教师话语量、提高提问的质量、注意合理的反馈和输入有效的话语等四个方面合理使用教师话语,能够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杨宜平  熊健 《科教文汇》2011,(14):33-34
教学目的的实现源自教学中教学目标操作性定义的界定。培养学习者的英文思维是双语课程教学中实现汉英思维转换的操作性目标。学习者英文思维的培养可以从区分语言句子结构、区分语篇结构、逻辑结构阅读和区分语音发音规则等角度找到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