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高技术企业并购浪潮下,为有效提升并购效率,提高企业并购收益,引入进化博弈理论,对高技术企业的并购定价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技术企业的并购中,主并企业的吸收能力将有效提升其平均期望收益;并购双方向接受策略进化受并购双方谈判破裂发生概率、报价以及目标公司对自身的估值影响;通过进化博弈推导出主并企业报价策略,当主并企业不断学习了解目标公司信息并根据报价策略进行报价时,并购效率和收益将能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技术并购对高技术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现存知识并获取、吸收外部知识是公司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技术并购作为公司获取外部知识源的有效手段,日益受到公司青睐。通过对2001-2008年我国高技术上市公司为主并方的96起技术并购的实证研究,文章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并购对并购公司的创新绩效影响为正,非技术并购对并购公司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目标公司技术知识基础规模对并购后并购公司的创新绩效影响为负;目标公司与并购公司技术知识基础的相对规模对并购后并购公司的创新绩效影响为负。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技术并购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晏国菀  谢光华 《科研管理》2017,38(9):106-115
并购是推动创新经济,国企混改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BHAR模型与非参数检验方法,从董事会职能的视角研究了联结董事社会声誉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声誉机制主要通过提升联结董事的咨询服务,降低并购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来改善并购绩效;目标公司信息越不透明或异地并购时,高声誉联结董事促进作用增强;而在委托代理问题严重的公司,监督职能受到限制,甚至低声誉联结董事可能在掏空严重的公司与管理层合谋,损害了并购绩效。本文的结果表明,应从加强声誉机制、改善公司治理入手,促进董事联结对并购绩效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宛秋  马红君 《科学学研究》2016,33(8):1203-1210
本研究基于2007-2012年上市公司发生的技术并购事件,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并购成熟度、财务资源和公司治理质量三个刻画主并企业并购特征的变量,接着运用回归分析法,检验了并购主体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研发行为在并购主体特征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主并企业并购成熟度和财务资源对并购后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公司治理质量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并购后增加研发投入会弱化并购成熟度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对于财务资源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却起到积极强化作用。从而为企业技术并购决策以及并购后的研发投资决策制定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控制机制理论和整合阶段模型分析了跨国并购后整合的不同阶段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机制的选择,进而通过对北京四维—约翰逊公司的案例研究提出三个命题。第一,在并购后动荡阶段,以稳定员工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更倾向于文化控制;第二,在运营变革阶段,以整合资源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更倾向于行为控制;第三,在稳定发展阶段,以提高盈利水平为主要阶段目标的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倾向于结果控制。  相似文献   

6.
对A股上市公司2011~2013年间517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技术并购在发生当年对公司产出绩效有负向影响,通过与后续研发投入的协同效应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而非国有企业却未从并购中取得显著收益,但其国外技术引进的效率较高;并购公司的成立年限和股权集中度对最终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与技术基础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7.
章琳  汤湘希  许诺 《科研管理》2022,43(5):172-18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力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自主创新往往风险较高,且周期较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以实现快速创新。并购促使企业创新实现的方式主要包括选择高创新能力标的企业和与标的企业实现协同创新两种模式,亦即选择渠道与协同渠道。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予以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并购前主并企业的创新能力而言,并购溢价越高,并购后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地提升越强,选择渠道成立;而相较于并购前并购双方的创新能力而言,并购溢价与并购后通过协同产生的增量创新之间未能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协同渠道不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当被并购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时,并购溢价更高;过高的并购溢价可能会降低主并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再次证实和证伪了选择渠道和协同渠道。本文揭示了上市公司在并购创新渠道选择上的倾向性,建议企业在并购时及并购后应更多的考虑企业间的协同效应,而非仅关注标的企业的创新能力,监管机构则需加强对高溢价并购的监管,以防范其对上市公司自身运营可能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采用2003—2014年中国31个省(市)海外投资和国内并购的面板数据,利用贝叶斯随机前沿方法,分析了两种投资方式对地区创新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海外投资和国内并购均对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海外投资的作用更大;海外投资和国内并购都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两者对数门槛值分别在7.61和5.76附近;OFDI和国内并购在促进创新效率方面不存在明显的替代或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大刚  席酉民 《预测》2007,26(2):52-57
资源基础意义上的战略性并购是为了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收购公司进行的差异化资源的平衡。目标公司拥有的某种核心资源或专属资源(firm-specific resource)可以对收购公司的资源产生强化和弥补作用。本文的研究检验了1999至2004年近6年中国上市公司之间发生的并购事件,通过对比分析并购之前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三年的财务特征发现,在并购目标的事前选择中,业务增长能力强的收购公司偏爱盈利性和财务流动性好的公司,财务流动性强的收购公司追逐高业务增长的目标公司。实证结果部分支持了战略性并购的观点,同时也指出战略性并购应是公司未来并购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并购变得日趋频繁。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高溢价并购。结合华谊兄弟收购东阳美拉实例,对高溢价并购动因及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土品牌吉利并购国际名车沃尔沃,引发了一场是"攀龙附凤"还是"惹火烧身"的争议;不同身份地位品牌之间的并购行为究竞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传统研究主要从企业绩效角度衡量企业在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关于并购对公司品牌影响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本研究从消费者视角探讨了品牌并购对原品牌公司综合形象和公司能力联想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并购信息能够提升消费者对原品牌的公司能力联想但不一定能提高其公司综合形象;并购高形象(身份)的品牌比并购低形象(身份)的品牌更有利于提升原品牌的公司综合形象;多元化并购战略对母品牌公司能力联想的影响要小于强化并购.  相似文献   

12.
张芝兰 《内江科技》2008,29(3):66-67
文章对并购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从承担债务式并购、股权收购、杠杆并购以及股权收购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并购时在选择现金支付方式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债券支付方式或杠杆收购方式,并在适当情况下关注股票支付或交换方式,机动灵活地选择多元化的适宜的并购方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提高和扩大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3.
并购战略是现代公司实现快速扩张和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公司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并购战略来实现公司成长。并购可以创造不同现金流,从而分散了收入波动的风险,股东财富就可能增加。但并购也给公司带来许多问题,如管理模式冲突、文化差异或高额债务,这些问题增加了公司风险。本文从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和总风险的角度探讨了并购战略对主并公司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在并购前后的风险差异显著,并购后公司非系统风险和总风险都显著下降,但系统风险有小幅上升。本研究发现,公司的风险变动绝大部分来自非系统风险变化,这对我国公司内部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1-2014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并购数据,利用PSM方法研究了跨国并购对母公司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其研发水平;相比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对资本要素和研发创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跨国并购对其研发创新的影响更明显;相比较于东部地区,由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能力较低且多以要素密集型为主,跨国并购对中西部地区跨国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较弱。此外,在考虑目标企业所在国家(地区)的地理分布和创新能力因素时发现,跨国并购对母公司研发创新的提升效用随着目标企业所在国家创新能力的减弱而下降。最后,本文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梳理国内外文献,对技术并购与自主创新是互补还是替代关系从理论、衡量方法和实证证据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表明:目前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技术并购和自主创新之间是互补或是替代关系;技术并购和自主创新间的关系会受到并购公司自身吸收能力和目标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并购战略是现代公司实现快速扩张和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公司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并购战略来实现公司成长.并购可以创造不同现金流,从而分散了收入波动的风险,股东财富就可能增加.但并购也给公司带来许多问题,如管理模式冲突、文化差异或高额债务,这些问题增加了公司风险.本文从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和总风险的角度探讨了并购战略对主并公司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在并购前后的风险差异显著,并购后公司非系统风险和总风险都显著下降,但系统风险有小幅上升.本研究发现,公司的风险变动绝大部分来自非系统风险变化,这对我国公司内部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反并购决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企业在受到要约收购的威胁时,如何应对来自并购公司的并购,是目标企业战略选择和策略创新的一个重大问题。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从应否反收购、如何反收购、反收购有何影响、反收购如何规制等四个方面全面地展示了如何进行反收购决策,希望能为我国的反收购理论研究、实务操作以及政策立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并购不仅为股东带来财富效应,还使企业产品市场获得延伸,并为新产品开发获取创新技术与资源,最终导致产品差异化,而差异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本文以2010—2015年信息技术企业的并购事件为实验样本组,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与实验组特征相同的控制组,基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双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创新驱动下信息技术企业的并购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并购提升了产品差异化水平;对于软件信息服务行业,并购降低了产品差异化水平;行业竞争和内部研发强度能够增强信息技术企业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投资者对信息技术企业并购决策的短期市场反应为负,主并公司的投资机会正向调节并购的股市绩效;不同特征的收购目标会带来不同的并购效应,并购双方技术互补性正向调节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和股市绩效,而目标公司成熟度负向调节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正向调节并购的股市绩效。  相似文献   

19.
《软科学》2019,(8)
基于投资者视角,以2013~2016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交易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调研与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提高了并购公告市场反应且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非重大资产重组、非国有企业和现金支付交易中,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更显著;此外,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检验发现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的调研对并购公告市场反应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黄苹  蔡火娣 《科研管理》2020,41(6):80-89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跨国并购是否提升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拓展现有计量模型,使用多指标构建创新质量指数,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跨国并购对并购企业的创新质量促进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积极促进了技术创新产出规模提升,但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即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存在创新产出的量变,没有发生创新“质变”。并购双方技术互补性,通过丰富并购企业的技术知识多样化和提升技术创新效率,进而提升了并购企业的创新质量,对跨国并购的创新质量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为中国企业有效实施跨国并购,匹配合适并购对象,实现增长性协同效应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