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尝试运用文艺民俗学的理论,从民俗视角对乡土文学作品中的特殊婚姻习俗进行文学批评,从而可以透视文艺的某些现象及其本质规律,发现并探讨特殊婚俗与当今文化形态的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选取了三篇文艺论文,这个单元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文艺论文,建构阅读此类文章的阅读策略。文艺论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一种,其阅读策略与一般议论文有相同之处,但文艺论文作为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有较强的学科属性、独特的价值定位以及特殊的写作方式,因而使用的阅读策略也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文艺思想史上,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的文艺价值观是很特殊的,他们否定文艺价值。但却对后世的文艺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这种特殊的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4.
文艺审美价值的产生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影响和制约文艺审美价值的产生和实现的诸因素入手 ,探讨文艺审美价值实现的特殊过程  相似文献   

5.
陈涌紧密结合新时期的文艺实际,从唯物原则、辩证关系、特殊规律三个方面等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反映论作了认真研究,使之得到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给文艺的生产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面前,文艺生产必须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殊规律,才能使高雅文艺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艺大众化的实践是文学发挥其审美性与社会性的内在诉求。抗战特殊语境催生了文艺鼓舞大众的显效性目标,然而也加深了作家与读者的隔膜,使文艺大众化实践面临困境。抗战时期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厘清了诸多理论性问题,为文艺大众化的实践提供了知识背景和理论借鉴。解放区作家自觉践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指导思想,建构了属于人民的文艺美学典范,文艺大众化被纳入革命化体系之中并将其推向深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审美本质有较系统的认识,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生产形态这一特殊角度出发对文艺审美本质、及美的规律的再现和表现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驳斥了马、恩无暇窥探文艺审美本质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在解放区文艺政策的建构过程中,社论承担着引导和规范解放区文艺发展方向的独特功能。社论既是一种特殊的文艺政策,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文艺运动的独特方式。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分界线,解放区文艺政策建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前期主要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建构中心,后期则转换为以“工农兵方向”为建构路径,显示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解放区文艺发展的“大众化”追求。解放区文艺政策建构中的社论,其实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文艺实践活动中探寻文化领导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艺消费与文化消费、文艺欣赏、文艺收藏等既有着共同点,又有着区别于它们的特殊之处,文艺消费和文化消费都与文化转型以及由此促成的人们的观念的转变密切相关。文艺欣赏和文艺收藏是文艺消费的两种常见类型。但四者的内涵、外延不尽相同,各自的侧重点、发展变化规律、所体现的艺术、文化观念、文化形态和研究视角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