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均衡发展是发展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规定了教育体系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制约着教育资源的开发、配置以及教育各项社会功能的实现。世界各国教育存在方式和发展模式上的种种不同都相对集中地反映在其教育体制上。文章从体制层面来探析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变革,力图为发展中国家教育变革的公平与均衡提供体制性保障,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亚非拉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独立后谋求经济发展的几次重大的国内和国际战略选择及其结果的考察 ,认为发展中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成员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弱势地位 ,因此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需要作长期斗争。只有参与体系之中才能利用现存机制安排所提供的参与权、主权国家一律平等的准则和正式国际组织的开放性 ,来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谋求发展 ,进而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贸易自由化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经济效益和经济安全两方面。从理论上看,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益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是弊大于利。但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在自由化过程中还受着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如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地位,国际经济环境,内部产业结构等。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融入自由化大潮时,要根据本国的特点和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对策,循序渐进地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推导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对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测度和统计分析这些国家的全球价值链长度,并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推导预测的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制度体系综合质量的优化、科学技术的明显进步对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延伸和细化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正面效应;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对全球价值链长度的延伸和细化产生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变迁的方向和幅度上并不明确和稳定,导致其制度变迁在给定时间区间内对全球价值链长度产生某种程度的制约作用,但其技术进步对全球价值链系统结构依然产生明显的正面效应。因此,发展中国家可通过制度体系的改革去优化全球价值链的系统结构;科学合理的国际协调合作机制也有利于强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优化全球治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战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以及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家如果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入到产业内贸易的大潮流中去。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是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基础。我国产业组织存在诸多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通过对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组织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减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产业组约束,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第33届国际教育评价年会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33届国际教育评价年会围绕"国家评价体系和教育标准的相互依存性"主题,对国家教育评价的经验和成就、国家(际)教育目标的评价、信息通讯技术在考试评价领域的应用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此次年会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考试评价技术和水平在不断提高,考试评价的关注点已从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转移到注重过程监测的形成性评价;范围不断扩大,信息网络技术在考试评价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纳教育:未来之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的主题,是国际社会目前已形成共识并极力倡导推动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表明,全纳教育是实现全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策略,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归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推进全纳教育将毫无疑问地促进全纳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扫盲作为全民教育的六大目标之一,对于实现全民教育至关重要。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的文盲人口大国。自独立把扫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大量的文盲人口,严重制约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总结印度的扫盲教育经验,必然对发展中国家的扫盲教育事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汪波 《华章》2007,(2):16
国际货币体系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此变化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特殊教育》2009,(3):43-43
2008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会议主题为“全纳教育:未来之路”,表示全纳教育是各国实现全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策略,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归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推进全纳教育将毫无疑问地促进全纳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彭霞光在《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12期提出了对中国实施全纳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国家快速崛起,这个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群体,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面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经济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新兴国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和经济秩序的变革,政治话语权不断提升,以更加平等的身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成为推动国际格局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is a shift away from the narrow socio-psychological focus of student flows towards an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utual educ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both sending and receiving countries and to global development through educational exchange. The, article within its limited framework goes on to outline the impetus for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flow of scholars and students in a global context. It then examines the implications and contribution this movement makes towards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a global development in knowledge. It outlines the education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at sending and host countries have derived and continue to derive from these flows. However, the benefits seem to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particularly in the light of the growing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accompanied by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economic system. In spite of this, a number of the developed host countries, mainly for paroch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asons, have introduced a series of protectionist measures to curtail the number of overseas students coming into thei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has adversely affected particularly the poor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ir students. The article also points out that this exchange of scholars and students is a useful marketing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s students returning home take back with them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knowledge of their host country and this is helpful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world market system.  相似文献   

13.
谭光涛  王莹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2):69-72,75
对于南北之间不合理的政治经济关系的源泉、发展以及如何改善南北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依附学派的学者对此做出了思考和贡献。该理论指出的南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发展缺陷和发展前景,也是我们在同发达国家合作中应当极其关注的问题。人们应积极寻求从新的视角思考和解决南北差距,改善南北关系。国际社会必须长期努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缓和矛盾,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谈起,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构成冲击与威胁,当代国家安全的内涵发生变化,不仅仅指军事安全,而是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以及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在内的综合安全,我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能只限于对外部世界的消极防范,而必须将国家安全与国内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联系起来,同时转变传统观念,建立稳健的制度体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家安全才会有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信息革命时代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国际政治秩序在“有序”和“无序”的交替中继续发展。全球化进程中因为经济因素的凸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事实上的不平等以及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效率低下而使国际政治秩序的发展步履维艰,并且前景不客乐观。但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人们全球意识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的出现及其作用的加强,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政治秩序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积极导向。  相似文献   

16.
以苏美两极对立为特点的旧的国际秩序被打破后,邓小平积极倡导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中国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无可替代,我们要发展自己、广交朋友,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际留学生教育从谋求政治影响为主导转向了以追逐经济利益为主导的时期,呈现出学生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流向地在保持集中的同时逐渐趋于多元化和留学生教育走向市场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在WTO规则下,作为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最主要的形式的境外消费,留学生教育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应把握国际留学生教育市场化趋势,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服务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以优质的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参与国际留学生教育市场竞争,从而实现来华留学生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拉美国家进行的税制改革对所在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税制改革以建立更为有效率和中性的税收体系为目标。拉美国家的税制源于国内外多方面原因,包括国内政治和经济压力,政府官员的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影响,国际组织的政策杠杠作用以及经济全球化,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拉美国家的税制改革。税制改革也为拉美国家成功应对债务危机、发展国内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有利契机。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on the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and the dynamics shaping these patterns has been dominated by studies reflecting a Western orientation, discourse, and understanding. Considering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this study argues that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is not only an issue of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politically stable, and academically advanced Western world but also one that involves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economic, political, and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Taking into account various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this study argues that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factors have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non-traditional destin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se countries are labeled as emergent regional hubs. In order to empirically test this,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a worldwide dataset representing 229 countries. The findings evidenced the strong position of traditional destin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owever,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e rise of several regional hubs, which are undergo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es in different forms and with different rationales. The mobility patterns in emerging regional hubs deviate from those in traditional destinations, which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is context.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走出安全困境的路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在经历了亚太金融危机之后更加显示出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相反,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抬头,以及美国的世界战略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国际政治和军事对立,客观上造成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面临重组的局面。构筑东北亚安全新秩序,加强各国的战略合作关系是有关各国的共同战略利益所在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