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朱俊銮 《小学生》2012,(9):30-30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概念的深刻内涵,用学习、生活经验来解读展现概念内涵,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学目标】1.把数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平行线,知道平行关系。2.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创造出一组平行线,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让学生去找一找图中和身边的互相平行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重新理解0的意义,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建构相反意义的量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级下册第88页"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通过找一找、认一认、做一做、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并感受角的大小的关系。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教具学具】CAI课件、三角板、角(2个)、圆形纸、连接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体会生活中处处充满规律。2.运用规律的特性,进行正确、合理的推理,体会运用规律的价值。3.初步渗透"符号化"意识,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规律图"感悟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1~32页。【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观察、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用乘除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案例(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铺垫引入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带你们到儿童商店去逛一逛,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课堂离不开情境创设,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引导。如何进行情境创设呢?下面从两个课堂情境谈起。【镜头1】师:(课件出示情境图)3月12日是什么节日?生:植树节。师:你知道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在植树。师:看情境图,说出自己发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三册数学活动课《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选择数据提出问题,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学生能提出数学问题,并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购物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选择购物方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自制课件和游戏所需的各种实物(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  相似文献   

8.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最佳方案;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和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师:大家都打过电话吧?会打吗?在"打电话"中隐藏着怎样的数学问题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课堂。(板书课题:"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2.提出问题。师:在"打电话"中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预设一:如学生提不到点子上,师:老师想到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有没有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第7576页。【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合作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一个师傅三个徒弟》:今天听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浙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2页。【教学目标】1.理解"乘减"运算的意义,掌握"乘减"计算的方法。2.沟通"乘减"与"乘加"的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抽象性、概括性。3.让学生在经历用"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乘减"的意义;运用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3~8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2.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3.在测量周长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5.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孩子们,我们今天来学习周长。二、认识周长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足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可见,小学数学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出发,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背景】现行数学教材全方位改革,几乎每个例题都创设了一定的生活情境,数学教师具备创设情境的能力迫在眉睫。【案例一】开门见山,流畅导入"最佳方法"一课是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渗透的是数学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62~63页。【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等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并自主发现、总结求圆周长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圆周率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课前思考】"圆的周长"是一节经典老课。但以"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为背景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赵小明 《成才之路》2013,(16):50-5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教学目标】①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②通过迁移类比、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交流。③通过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能正确地读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思考】"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一节的内容,通过"烙饼"这个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基于此,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师范大学涂荣豹教授在《数学教学认识论》中提出:"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其中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数学概念的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的最重要基本功之一."显然,在概念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问题串的设置环节又是最能体现一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重要环节.文【1】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0耀61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能力目标:培养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解释估算过程,并能对估算结果做出合理性的判断。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12-114页例1。【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