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阅读学习的关键是“悟”。为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已达到的水平,并走在其发展的前面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积累-交流-整合中构建学习网络,其方法可概括为:三时段积累,五板块拓展,两结合提高。  相似文献   

2.
余勇 《地理教育》2006,(2):18-19
一、地理“超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课堂和网络结合的“超课堂”教学,立足于常规课堂教学,依靠网络优化传统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资源、异步交流、多信道交互、学生主体性发挥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网络技术全面介入备课、课堂教学实施和课后练习这三个主要教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引导学生注重表象积累表象是人脑中所保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印迹表现出来的形象(画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记忆表象储备越多,他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所以学生在平时应注重表象积累。积累表象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画面”描述法。这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感知或体验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下来。但这种“记”不是机械地说明,而是描述,是能够融会深层之意的描…  相似文献   

4.
一、交流需要“据理力争”交流拒绝过多的“平和”。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且各据其理、互不相让时,可让学生进行争辩,打破学生举手、教师点名的老方式,鼓励学生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到问题不辩不明。提倡“据理力争”,有利于求得正确的认识、深层的理解,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极易萌发灵感,发现新知,激活思维的火花,达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祁芝玉 《青海教育》2009,(11):38-3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合作交流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敢于真正地把合作交流落到实处,把课堂争论“让”给学生。为了让学生学会争论、敢于争论、善于争论,让争论成为每一节数学课的“加油站”,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学生应当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喜悦与苦恼,收获与困惑,通过各种形式与同伴、与教师进行交流。然而,我们可曾想过,在教学实践中,这种交流是否赋予了真情实感,是否以真实为基础,学生是否在用漂亮的语言“哄”着教师,他们头脑里是否有几套博得老师欢心的“  相似文献   

7.
有位老师说有笑就代表陕乐,欢声笑语的课堂固然不错,但这只能是一个表象,快乐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课前的期待:今天要学的内容将会让我明白什么道理;课堂的专注和轻松:所有参与者,包括教师本人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课后的满足感:成功感缘于一道难题的解决,缘于合作的成功,缘于自己知识的不断积累。我觉得这就是“快乐”。“高效”是指学生掌握的程度和应用能力高,学数学为的是应用,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反映的数学课堂的高效。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讲、学生答”为主线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基本销声匿迹,但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线,一问一答教学模式还占相当大的空间,尤其是在农村。这种教学模式,看似课堂活跃,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探讨、交流、实践,达到“多读书、读好书、能读书”的目的?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始终定位在“点拨”上,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要充分地给学生读书、思考、质疑、查阅、交流、评价、演练等七种机会。一、读书的机会 阅读,是对知识信息的吸收过程。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读书、读好书,以便获得最佳的阅读效  相似文献   

9.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为了凸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在课堂上一味地把教学的重心指向所谓的学习内容的知识“核心”,导致学生在观察、思考过程中形成对所学数学知识概念的“思维表象”,阻碍了学生向学习目标深处追溯,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使“高效课堂”的背后埋藏着未被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因此,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理应基于:数学教学是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从“思维表象”走向数学思考,在关注“概念表象”的基础上是否追问“核心知识”。本文以三个向度阐述课堂上从“概念表象”走向“核心知识”的目标评价,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纵深建构和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动手操作,其价值不仅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于让学生通过感知积累表象,在亲历亲为中加深认知体验,将思维从无序引向有序,提高课堂交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组织动手操作,要明确操作目的,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做好充分准备,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的数学本质,在交流中提升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一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召集人”。为体现出“自主”这一理念,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对课文达到完全解读时,就要求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方式、阅读内容以及阅读伙伴,整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哇啦哇啦”地读书、吵吵闹闹地讨论,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课堂教学缺乏目的性,实际效益太低。二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交流的“旁听者”。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听了某老师上的一节数学课——“分数意义”。课堂上学生非常投入,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当老师要求学生在直线(数轴)上表示1/2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有许多学生问:“1/2到底应该画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课堂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迫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或“少言堂”将会逐渐被淘汰。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去获取知识,就要让课堂活起来,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己去发现、探究,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为了让化学课堂活起来,在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为了凸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在课堂上一味地把教学的重心指向所谓的学习内容的知识“核心”,导致学生在观察、思考过程中形成对所学数学知识概念的“思维表象”,阻碍了学生向学习目标深处追溯,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使“高效课堂”的背后埋藏着未被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因此,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理应基于:数学教学是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从“思维表象”走向数学思考,在关注“概念表象”的基础上是否追问“核心知识”.课堂上只有如此从“概念表象”走向“核心知识”的目标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纵深建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旨在培养学生敏锐地捕捉问题,主动探索问题的结果的能力与习惯.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我们摸索出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和规律:课前主动阅读与积累--课堂质疑与提取探究主题--自主、合作读书、收集整理信息--交流、评价与感悟--拓展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基本教路 :贯穿“人本”思想 ,运用“自主———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其流程 :目标导读———自读自悟———展示学法———讨论交流———实践创新 )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搞活课堂 ,将个体自学与群体“三论”(讨论、争论、辩论 )相结合进行自主探究 ,使学生人人参与 ,个个能说会道 ,大家都有创新意识。主要教学步骤 :一、汇报预习情况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包括学生自己读懂的内容和不明白的问题。理解“能手”和“有名的射箭能手” ,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学习课文(一 )目标导读 ,自读自悟 ,自己走进文章里去。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质疑”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生物课堂讨论要告别"浮华",走向真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课标倡导“合作、交流”,课堂讨论作为“合作、交流”的主要途径,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的生物课堂讨论教学,由于一些教师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入,肓目跟风,追求时髦以及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讨论教学中有“形”无“实”、有“量”无“质”、有“行”无“序”、以“假”乱“真”等现象时有发生,使讨论教学在对传统的反叛中孳生许多“浮华”。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种服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出教学质量的优劣。课堂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当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信息技术课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众多学生都喜欢这门课,在课堂上,学生特别爱动手,爱提问,爱交流。但是,在这些表象下,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学生爱动手,但多为一些无意义的玩乐;学生爱提问,爱问的多是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学生爱交流,爱交流的多为一些如何玩电脑游戏的“经验”。课堂是很活跃,但是,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却根本没有达到。这就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一种“好看不好用”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一、要对教师的角色作科学定位。课堂中,教师的理想身份》,是“主持人”和“导游”,他们是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激发者。教师应“主持”课堂,而不应“主宰”课堂;应引导学生自己“游览”,而绝不能代替学生“游览”。二、要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活动。在教师的巧妙激发下,学生受疑、质疑、思疑、解疑,思维活动频繁主动、积极活跃。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充分实践:自主地质疑、探讨、交流、积累、延伸,自主地创造,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才能充盈整个课堂。三、要变“圈养”为“放养”。解除学生的束缚,让其自由自在地觅食、成长。因为语文学习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