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研究表明偏好于互联网社交(Preference for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简称POSI)是影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简称PIU)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与多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免疫POSI对PIU的影响效果,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免疫效应会有一个弱化趋势。为了进一步研究子女状况(独生子女和多子女)对POSI和PIU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不同年龄群组(青少年和准成年人)对这种效应的二次调节关系,我们采集了12051名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国学生的数据信息,通过标准差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测试并分析了他们的POSI和PIU值、家庭成员状况、年龄以及其他的人口统计数据,得出的结果表明:a. POSI对PIU数值有正向作用; b.独生子女的PIU值比多子女的PIU值明显偏低; c.子女状况对POSI和PIU之间的关联性具有调节效应以及不同年龄群组对其关联性具有二次调节效应; d.年龄可弱化POSI和PIU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必须开发利用互联网带给他们的有益作用,改善或矫正负面影响.本研究针对北京城区高年级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特点以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城区小学生普遍都有上网行为,使用者向低龄化发展趋势明显,每周上网时间较长、极少数有网吧上网经历、上网目的主要是娱乐.其中PIU学生的检出率为1.25%.小学生安全健康上网,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3.
探讨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科素养与教育发展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四省市参加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了样本选择性偏误,考察了互联网使用时间对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动机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学生心理及行为特征、学校网络环境和家庭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周一至周五上网6小时以上的学生沉迷网络,会导致其数学、阅读及科学素养显著更低。互联网使用时间通过上网娱乐动机和学习动机这两种机制作用于青少年学业发展,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边际效应随着上网娱乐频率的提高而不断增强;相反,其边际效应随着上网学习频率的提高而渐趋减弱。网络沉迷的青少年群体分布出现明显的异质性,长时间沉迷网络而导致低学科素养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较低的弱势亚群体,从而导致既有的教育不平等进一步扩大,由此网络沉迷对青少年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应引起教育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通过互联网播出,有观点认为,用户最终会因此转为使用互联网而放弃电视。为了回应这种观点,此项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框架,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深圳地区的受众进行了调查,以期了解他们的电视和互联网使用行为,试图分析互联网取代电视的可能性。研究发现:一是受众使用互联网的时长大于看电视的时长,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直接竞争关系;二是受众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来获取资讯和娱乐消遣;三是与上网相比,受众更倾向于通过一起看电视来与家人沟通。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以高中生为样本调查了青少年受益于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是影响青少年受益于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因素,教师对青少年受益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尚需加强,个体的某些网络信息素养能力(如寻找信息能力)需要加强。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网络使用支持与网络信息素养和知觉互联网使用积极影响存在正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受益于互联网使用的条件是增加多方支持,加强离线交往、抵制负面影响,强化有效监管以及提高信息素养,防止信息迷路等。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利害关系一直备受研究和实践关注。现有研究对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控制不彰,使其容易高估互联网的干预效应。本研究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短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与双重差分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估计了互联网使用对初中生认知发展的因果效应。结果发现:第一,在控制了可观测和不可观测变量的影响后,学生因使用互联网至少提升了4.6%的认知测试表现,但使用无互联网接入的计算机则对学生认知无明显促进作用;第二,条件概率模型表明,较好的经济条件、较多的藏书量、父母从事精英职业、家长在工作日经常使用互联网、就读学校联网程度较高等变量会显著提升初中生使用互联网的概率;第三,对使用方式的检验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的学习偏好和社交偏好均能促进初中生认知发展,互联网使用的娱乐偏好与认知发展呈反向作用关系。上述发现为理性看待互联网的工具价值并合理制定干预手段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孤独感都被认为与过度使用互联网有关联,对此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大量研究.文章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互联网使用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首先介绍了孤独感的定义,其次梳理了该领域研究中提出的两种相反假设即互联网使用引起孤独感、孤独者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以及双向关系的可能性;然后探讨了影响二者之间关系的因素:人格及网络服务;最后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研究应重视羞怯、依恋、自尊等人格变量及家庭功能、人际信任等因素对互联网与孤独感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校网络使用偏好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网络使用状况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及UCLA孤独量表调查了172名学生,并进行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①在网络四类功能的偏好上男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三个学历层次的高校学生在信息、交易、社交服务三类偏好上得分有显著差异。②不同性别、学历的高校学生在孤独得分差异上无显著性。③在女生中,娱乐服务偏好和孤独感量表的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网络不是孤独感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于女生来说,网络是解决孤独感程度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和《中小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对广东省深圳市城区的6所普通中小学的29个班级,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12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使用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调查问卷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随机抽取的3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度低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倾向;社会支持各因子及总分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总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并且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网吧使用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吧作为伴随互联网迅速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为大众提供一个查询与浏览信息,参与网络游戏、在线聊天或在线娱乐,收发电子邮件等网络活动的综合性信息服务与休闲娱乐场域。基于对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对青少年的网吧使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网吧是他们接触网络世界、感受信息时代的重要途径之一;获得情感满足、成就满足和人际交往满足,是网吧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所在;而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及在线看电影或听音乐,则是青少年到网吧上网的主要行为动机。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具有传统多媒体的特性,又具有强大的交互性,而这种交互性因它的匿名性、隐形性等特点又不同于现实中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正是这种不同,使具有不同人格倾向的使用者在选择自己需要的互联网服务的同时,其人格也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文章介绍了“人格与互联网”研究中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一,人格倾向对选择互联网服务的作用;其二,互联网对个体人格倾向的影响。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使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手机使用动机量表,调查职教师资本科生手机成瘾和使用动机的关系,结果显示职教师资本科生手机成瘾人数所占百分比略高于普通师范本科生;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更容易出现手机成瘾现象;女生比男生更易出现手机成瘾的戒断症状和心境改变;文科生比理科生和艺术生更易手机成瘾。结果还显示信息获取是职教师资本科生使用手机的首要动机,后面依次是人际沟通、休闲娱乐和自我表达。人际沟通和休闲娱乐可以显著预测戒断症状和心境改变,休闲娱乐对突显行为和手机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信息获取和休闲娱乐可以显著预测社交抚慰。针对手机成瘾的干预,学校、家长和个人三方应共同协作,形成合力,预防和抵制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14.
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是“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上海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夏普里值分解法实证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偏好对学生学业成就与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控制选择性偏误和家庭背景后,互联网学习偏好对学生数学、阅读和科学素养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互联网娱乐偏好的影响则显著为负,而互联网使用时间控制在每日30分钟及以下的学生获得的学业成就显著更高;(2)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对互联网使用偏好与学生学业成就都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是扩大教育结果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3)如果家庭处境不利的学生养成互联网学习偏好,则互联网可以缩小家庭背景导致的成绩差距,起到缩小教育结果不平等的作用.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上,为保障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政府和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审视和运用网络资源,确保信息技术真正用于学习者汲取新知识和技能,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探索建立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45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动机、网络应用偏好、上网时长等网络使用现状。结果发现该校学生初次上网年龄为11.86岁(SD=2.834),平均每天上网时长为5.52小时(SD=2.93),女生上网时间比男生多。在网络应用的选择偏好和使用时间上呈现性别差异,女生在社交网络平台和其他应用中所花费的时间显著多于男生;而男生在大型多人在线游戏中所花费的时间显著多于女生。在四种网络使用动机中,信息获取和娱乐/逃避的得分较高,均高于中位数,女生在关系维护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诊断与测量、理论模型的扩展和实证研究的最新发展等几个方面的系统回顾,认为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在对相关术语进行严格定义的基础上编制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测验量表,采用整合研究的思路,应用先进的统计技术建构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模式与其相关社会一心理效应的整合性模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使用形态,媒介多任务使用受到研究者关注。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以上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学生的媒介多任务使用,从媒介功能视角,整合已有研究中需求动机的类型,探究需求动机和使用情境对媒介多任务使用的影响及其差异,丰富了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的媒介多任务使用研究。研究发现:(1)大学生最主要的媒介多任务使用都与手机有关,并呈现普遍性、碎片化使用的趋势;(2)学习、信息、娱乐、社交和习惯需求会带来不同类型的媒介多任务使用;(3)学习与工作、休闲与日常、碎片化情境会带来不同类型的媒介多任务使用;(4)相比于情境,需求能够带来更多的媒介多任务使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在线认知量表”(OCS),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行为模式,编制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PIUS-CS)。结果发现:(1)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由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三个因素构成。量表具有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2)男大学生的上网冲动性、网上优越感较女大学生更强;文科类学生的上网冲动性较理科类学生更强。(3)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模式只有较弱的正相关,不宜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特质焦虑、使用动机的关系,为应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合理使用手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手机成瘾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和手机使用动机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湖北省三所高校的800名被试进行测试。结果:8.4%的大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手机成瘾与特质焦虑显著正相关(r=0.46,P<0.01),并且特质焦虑对手机成瘾有正向预测功能(F=63.13,P<0.001)。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三者的关系成立(RMSEA<0.08,IFI,CFI,GFI,NNFI均高于0.9),路径图显示,手机使用的娱乐动机在特质焦虑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手机成瘾,特质焦虑是诱发手机成瘾的重要原因,手机使用的娱乐动机在二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鸿 《茂名学院学报》2006,16(2):51-53,63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对294名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信息查询、电子邮箱、多媒体娱乐等,主要的上网动机是获取信息、娱乐和学习;有2%的大学生有严重的网络成瘾症状,31.3%的大学生有轻微成瘾症状;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有显著相关,上网时间过长及较多使用网上聊天I、CQ、网络游戏和多媒体娱乐的人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