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教材更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和资源。本文以河北教育出版社的《英语》教材为例,从作者和编辑队伍建设、教材内容的编写和研磨、后期培训服务和课题研究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使用英语新教材中,教师应大胆实践新理念,学习与接受新方法,同时保留好的传统教法,解决好大班教学;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从2001年至今,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改革已进行了几年。在这场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教材及教学的评价都影响着英语课程实施的成败。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材是课程理念的载体,评价是课程目标实现的保障。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对评价的操作与使用,是影响英语课程改革成败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4.
税费改革后,很多人认为村民小组长在村庄治理当中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减少财政支出,村民小组长在很多地方都被取消了.  相似文献   
5.
任晓霞 《成才之路》2014,(20):49-49
中学政治课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深奥,学生易感觉枯燥、乏味,进而对政治课感到厌倦,而政治课教学又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那么,怎样增强政治课的趣味性,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呢?一、导入引趣 巧妙地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诱发他们的积极思维。一个好的开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一堂课的讲解定下基调,使整个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浑然一体,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令人钟情。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故事、音乐、名言警句、图片等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渴望,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二、讲解激趣 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一是语言要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要吸收四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即相声的幽默、小说的形象、戏剧的冲突、诗朗诵的激情,并适当运用一些口头语、歇后语、成语、谚语或寓言故事等。如用“物以稀为贵”说明商品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用“量体裁衣”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亩产三四百斤靠体力,七八百斤靠实力(化肥),千斤以上还得靠智力。”艺术性地表述了科教兴农的重要性。二是在讲解中巧用比喻,能寓哲理于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如讲矛盾的统一性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爱好古诗和音乐,所以吟诵一首七绝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接着问:“悦耳的琴声从何而来?”然后借助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领悟哲理:指与琴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有“指”无“琴”不会有琴声,有“琴”而不用“指”弹,同样也不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每年要读几本名著.作为教师必须积极探讨课外阅读的途径、方法和措施,认真开展课外阅读实际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让学生从狭窄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开拓视野,开发智力,认识世界,体味人生,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塑造美好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并树立"终生读书,终生学习"的观念.下面就谈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月亮的味道     
任晓霞 《阅读》2023,(73):7-11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何有效引入新授词汇,并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是值得教师探索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正计算和生活紧密相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由此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如何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呢?下面谈谈个人浅显的看法:一、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0.
任晓霞 《考试周刊》2013,(14):76-77
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至关重要。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准确把握,定位教学的起点;合理设计,聚焦学习的障碍;恰当评价,分析学生的错误;回顾反思、建构知识的体系。放下对课堂的控制欲,以学生的视角分析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步骤,真正做到"顺应有道,同化无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