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舟记》有「舟尾横卧一楫。揖左右舟子各一人。」翻阅各种资料,翻译大同小异,均为: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夫。教学中,我要求画出船尾人物,于是,出现了以下四种楫与舟子的位置关系。第一种「·一·」「点线」型。楫与舟垂直,舟子与船头坐三人左右相同。  相似文献   

2.
北魏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重要阶段,形成了颇具时代特点的书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积极推扬、倡"尊魏卑唐"之论.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对康氏所概括的"魏碑十美"给予阐释,二是对其所分的"十六宗"予以辨析,三是对方圆笔法进行论述,旨在推进北魏书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的专章"卑唐第十二"的偏颇之处;从唐楷丰富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创新、正大气象、宝贵遗产和尊唐的实践支持说明尊唐有理,从而论述了"卑唐"无理,尊唐有据.  相似文献   

4.
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历史上著名的文学故事。舟上五人,须眉毕见,其他如箬篷、窗、楫、壶、炉等,无不应有尽有。勾画了了,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大赞"奇巧"、"灵怪"。明末著名散文家魏学洢写的《核舟记》,让人读来拍案称奇。针对此文,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容易纠缠在文言字词的翻译理解上。从课堂教学来看,基本上还是以灌输为中心,忽视探究;以知识为中心,忽视文化。教师逐字逐句讲析,把知识点嚼烂了"喂"给学生。下为一典型案例:《核舟记》(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生字,扫除阅读障碍;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3.诠释词句,理解课文内容;4.课堂练习,巩固词句翻译。  相似文献   

5.
《核舟记》“船背稍夷”,课本注为“船的顶面稍平”。我们认为,似应释为“船底稍平”。首先,整个一只核舟,“船头坐三人”,“船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中轩敞者为舱,箬竹覆之”。如果将“船背”释为“船的顶面”,那么,这稍平的“顶面”应安置在何处呢?是在船头,还是在船尾?是在船舱,还是在船舷?我们总觉得不好给船头、  相似文献   

6.
清代包世臣著《艺舟双楫》建立了碑派理论体系,其中提出的"笔笔断而后起"书写方法,被学书者理解为碑派书法最典型的笔法。"笔笔断而后起"是书法用笔的一般规律,是包氏推崇的古法。以古代书法历史演进为基础,辨析篆、隶、真三体文字中楷书与草书何以有、如何有"笔笔断而后起"的用笔方法,以此证实这一逐渐丧失的古法的普适性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枚小小的果核,常人看来平常,但到了苏州雕刻艺术家的手里,却能变成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这在古文的《核舟记》中有过精彩描绘,而这并非夸张。《核舟记》记载的是苏州明代常熟核雕艺术家王叔远,揣摩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赤壁赋》、《后赤壁赋》,构思的一幅苏东坡泛舟赤壁的场景,在一枚窄长的桃核上,雕刻了一件绝世珍品——核舟。舟长约8分,高约3分,橹、舵、桅、篙、篷、楫、栏都清晰可见。船篷  相似文献   

8.
明清之际,书坛出现了一种引人注意的现象——“碑学热”。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的《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为确立碑学的地位而“伐木开道,作之先声”。沈鹏先生在《刘海粟书法》序中说:“清代阮元启端开辟了碑学道路,经过包世臣发扬光大,直到康有为集大成,形成了完整的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墨韵与线条的质感包世臣《艺舟双楫》说: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俱备。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  相似文献   

10.
明朝“奇巧人”王叔远,在一枚小小的桃核之上竟雕刻了一艘“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巧夺天工的小舟。核舟上有轩敞精致的篛篷船舱,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还有“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的题名款识。正如《核舟记》中所云:“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这些纷繁众多的项目,集于一只“曾不盈寸”的核舟之上,乃共同表现了一个主题——“盖大苏泛赤壁云”。  相似文献   

11.
“留白”是中国书法绘画里的一种艺术手段。清人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论曰:“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由此可见,“留白”在艺术表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思想渊源,学界在是否剽窃了廖平问题上有截然对立的两种看法.此中的不足之处在于,多只局限于从言论的争吵中取得证据以证明此案,少有综观康有为全部著作以求勾勒其思想之流变,如忽略康有为的书学论著<广艺舟双辑>中的今文经学思想就是明证.其实,在著<广艺舟双楫>时期,康有为已经具有今文经学思想,并应用于书学理论研究,且形成完整的书学理论体系,康有为的今文经学思想的形成似与廖平无关.  相似文献   

13.
王叔远曾刻核舟,魏学伊受赠核舟遂作《核舟记》。核舟,构思奇特,巧夺天工;《核舟记》,谋篇绝妙,脍炙人口。真可谓“舟奇文妙,珠联璧合”。核舟的奇特构思,体现了雕刻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凝聚着雕刻家滴滴心血。小小核舟,有何奇特之处呢?第一,体积小,容量大。“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就在这“曾不盈寸”的小舟上竟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共三十四字,仅此足见雕刻家技艺超群。第二,物有趣,人有神。篷,用箬竹叶做成;小窗,灵活自如,能启能闭。开启小窗,“雕栏相望焉”,说明船舱是中空的,增强了小舟的立…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文艺理论家包世臣在其所著<艺舟双楫·复石赣州书>中谈到:对<报少卿书>的理解,"二千年无能通者".这说明理解这篇文章难度很大.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六册选用的<报任安书>注释比较详细,但错误较多,现提出来,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习字格始于我国古代的盛唐时期。唐代是楷书的鼎盛时期,当时为迎合追求法度、讲究笔法、强调结构的时风,人们研制了九宫格。其构思的原理主要依据"字分八面,中心攒聚"理论,也被称作拱心原理。古人认为,字分八面,而八面的点画都拱向中心。所谓中心,即是字的中宫,是字的"精神挽结之处"。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写  相似文献   

16.
舟,甲骨文写作■,好像一只小船。金文写作■,把其放平,似“一叶轻舟行于水”的形象。小篆写作■,把其竖了起来,上端的曲线很像船上的舵或橹。甲骨文是殷商的文字,这说明“舟”,在商朝以前就已经出现,至于具体年代,则难以考定了。《周易·系辞》讲到黄帝、尧舜之事时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刳,是剖开并挖空的意思。舟,并不是现代所说的船,而是船的祖先独木舟。它的制作方法是:先选取一根粗大而直的树干,测量好尺寸部位,在准备保留的地方涂粘上一层厚厚的  相似文献   

17.
艺术的天赋,执著的追求,奉献的精神,使一名求学无门的少女成长为地方艺术教育骨干,一名临时工成长为高级讲师,一名普通教员成长为学校的优秀领导干部。她就是扎根于盐城、献身于教育的江苏省盐城市鲁迅艺术学校高级讲师、副校长蒋婉求。学海无舟苦作楫蒋婉求1955...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审查通过的初中语文第四册课本及教参在《核舟记》一文中,有几个词语是这样解释的:“船背”,课本中注释成“船顶”,教参178页又解作“上面”,并引用“动物的背向上”来证明。“稍夷”的“稍”字,课本中解作“很”。“舟尾横卧一楫”的“楫”,课本中注释成“船桨”,而教参174页中却将它翻译成了“橹”。对以上三个词语的解释,笔者持有疑义:其一,将“船背”解释成“船顶”,所谓“顶”,应该是船的最高处。核舟的最高处是覆盖在中间船舱上面的“箬篷”,而此篷是用箬竹做成的,能“题名其上”吗?况且还是近二十字的“题名”。教参上又将它解…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一个喜欢读书学、金石学书籍而又喜欢临碑的人,在旧社会里是常常借此来抵抗一些悲愤的。拙著《愚盒书话·小引》里有这样的几句话:"余性嗜六朝碑刻,上至秦分汉分三代文字。端居之暇,展玩临摹,每忘漏尽。盛暑祁寒,不复措意。倦则手披金石诸书,以分其勤。"那时是在南京,有二三年(1934-1937),确是这样过日子的。那时虽然读了不少书学书,但所爱的则是包世臣《艺舟双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所信服的是汉末蔡邕  相似文献   

20.
正第五讲拙朴《曹子让往贷富民麦与贫子》残纸(图1、2),行书,正面11行,背面4行。为一人手笔,两次书写,分记两事。书写者功力深厚,笔力遒劲,纵横使转,举重若轻。拙朴而不失生动,鲜活而线质沉厚,是颇可借鉴的一件精品。包世臣《艺舟双楫》:"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