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2022年《孤勇者》火遍小学校园现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小学生对《孤勇者》的追捧有其复杂的原因:从符号文本来看,《孤勇者》创造出的“孤勇”这一概念契合了当今小学生的生存境遇——受社会普遍关注但又不被理解的“孤”与高度内卷下激烈竞争中的“勇”相互交织;从环境角度来看,《孤勇者》的流行既是互联网流量逻辑和用户至上理念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校园流行文化的朋辈追逐模仿的产物。《孤勇者》火热流行固然有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但其折射的儿童生存状态值得关注。“《孤勇者》十小学生”给教育者带来的启示是,成人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儿童视角理解儿童,以儿童为本位促进儿童发展,要结合儿童的真实生活通过价值引领让儿童走出“孤”成为“勇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材对儿童生活的关注,儿童主体的重视,我国现行实验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很重视儿童视角在教科书中的呈现。与过去以成人的叙事语言为叙事主体的形式相比较,儿童成为教科书中重要的叙事主体,具体表现为小主人公和其相对应的叙事语言。同时,小主人公的言语行为,也不仅仅是文本内容的简单呈现,它被负载了多种具有教育指向性的功能。这是我国小学社会科教科书的一个新的重要变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教育现象,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教材的新要求。下面,本文就以人教社的《品德与生活》和《品  相似文献   

3.
《枯河》是莫言1985年进入创作转型期后反思儿童生存困境的又一力作,小说塑造了一个孤独的儿童形象——小虎。“孤独”的内在特征体现在小虎身体与话语的悖反关系上,并外显于“痴”的属性上,“痴”在本质上预示了一种对社会的反抗。“孤独”的性格特征是由于与成人认知世界的标准不同造成的。从叙事伦理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正是这一“孤独”的性格特征使小虎在变异的家庭伦理、人际伦理和政治伦理之下陷入个人生存的困境,从而揭示了激烈变革的社会中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隔阂。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格林童话》在当代具有一种内在矛盾性:少年儿童是其主要的读者,但是这些故事中充斥着各种与暴力、残酷、恐惧相关的细节。文章研究《格林童话》的暴力叙事,分析其暴力伦理的特点。论文指出:这些故事中暴力的正义性是当时社会伦理的表达,也与社会等级、性别身份密切相关。要有效地利用这些童话故事教育儿童,我们既要回到《格林童话》产生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其中暴力情节的合理性,又要在当代权力和正义伦理框架下反思这些暴力叙事可能对少年儿童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儿童视角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呈现出独特的叙事语调。在小说《英格力士》的叙事视角中儿童视角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有成人视角或隐含作者渗透叙事系统对儿童视角形成干预补充。同时,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拉进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读者与叙述者平等对话,使文本颇具亲切感和感染力。文本中多处采用反讽叙事,不仅实现了从儿童视角、心理出发对成人世界中丑陋现象的批判,还使文本的意义阐释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伦理价值优先的稳定反应倾向与教师对教学活动中潜在伦理问题的觉察能力,是德性教学行为发生的逻辑起点.通过访谈发现,教师移情、角色卷入、伦理图式、教师人格、教师性别以及学校伦理氛围对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的生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借助激活教师道德叙事、丰富教学样例示范、体验道德角色情感、创设优良的学校伦理氛围等,维持教师较高水平的教学伦理敏感性,促进教学合伦理性要求与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师德,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诗里反复吟诵,提倡教师要“发现小孩”,“了解小孩”,“信仰小孩”,“解放小孩”,“变成小孩”,表达了他对儿童炽热的爱。我们尊敬的斯霞老师,用70多年的教育实践揭示的教育真谛,也是一个“爱”字!  相似文献   

8.
成人叙事中的儿童视角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它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形成包含了人类文化心理中人类儿童情结、儿童的重新发现等因素.在儿童视角的关照下,不仅能反映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侵入,还能质疑以成人中心的理性和规范,还原历史本相.在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复合下,揭示出人类生存本相.  相似文献   

9.
专业伦理困境是影响幼儿园教师专业实践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教师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及行为选择。制度被认为是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困境的重要成因,但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正式制度,忽视了价值观、规范、习俗和惯例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采用参与式观察、叙事访谈和实物收集法对2所幼儿园和26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在制度情境中遭遇了儿童优先与集体利益优先的忠诚冲突,工作时间在保教儿童与行政事务之间拉扯的责任冲突,尊重儿童自主与遵守安全规范和时间秩序、坚守保教公正与服从人情面子的立场冲突。制度情境中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性要素欠缺,导致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偏离初衷,成为引发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困境的根源。为摆脱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困境,建议增强规范性制度供给,规范行动者的实践选择;培育管理者和幼儿园教师的伦理意识,以文化—认知观念发展倒逼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叙事研究是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所得到的启发、感悟或所作的思考与评价等的记录、积累、归纳、总结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在这一研究活动中,包含着事件过程的呈现与滞后于事件过程的反思和研究。其特点是以实践性为前提,兼有理论性探讨。实践--反思--记叙--提炼归纳要再实践,循环往复,是其基本的操作程序。反思性教学原理是其理论支撑。卢梭的《爱弥儿》、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等名著可以看作是教育叙事的标本性著作。当代许多知名教师之所以能从普通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一步步走上名师之路,也大都得益于教育叙事式的研究。魏书生、李镇西等老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1.
《昭通唱书》是一项广泛流传于昭通民间的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说唱曲艺艺术。运用相关民间叙事研究的理论方法,在具体的唱书语境中结合唱书文本,对《昭通唱书》的叙事方式及叙事特色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祝刚在《外国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通过梳理西方教师伦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发现,西方教师伦理研究呈现三个特点。第一,在理论研究方面,呈现出传承性与递进性的特点。研究的源头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伦理思想为基础,后来逐步吸收了康德、赫尔巴特和杜威等哲学家的教育伦理思想,同时又根据所处时代的教育特点,不断丰富教师伦理的概念基础和理论体系。第二,在实证研究方  相似文献   

13.
冯积岐创作的《村子》与贾平凹创作的《秦腔》都是陕西乡土文学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叙事主题和叙事立场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发现,他们都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变化给予了集中关注,但由于叙事立场、叙述技巧等方面的主体性选择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叙事伦理.在此结论的基础上,进而对中国乡土文学的叙事伦理的新突破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14.
所谓儿童戏剧,应用儿童的思想、想象、语言、情感、经验,透过戏剧的手法,表现大宇宙间动植物的生活、人和物的关系、社会的现象、人生的意义。扮演人不论成人或小孩,只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内容切合儿童发展需要都可称为儿童戏剧。本文将从选材、改编、故事、情趣等方面具体阐述儿童戏剧《一群小猫去旅行》的演绎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就像是一个导演,在幼儿尝试各种角色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不足,发现他们的兴趣与敏感之处,以此发挥幼儿的表演潜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相似文献   

15.
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和问题的研究,是将客观过程、真实体验和主观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的过程。探讨基于数字故事教育叙事的研究现状、内涵及其设计和制作过程,并构想其未来的发展,是实现教育叙事可视化,促进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师专业发展和社会性知识建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发现"是"五四"时代的几大人性启蒙发现之一,它与我国教育的近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启蒙依然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题,因此,"儿童的发现"依然是引导我国教育前进的向标。当前我国教育的儿童观困局是儿童意识的低落和成人生活本位的价值观。它对儿童自然人性成长的障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将来的教育叙事和教育实践必须让儿童和学生进入中心位置,运用生态学的精神,对儿童的精神世界重新进行深层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Nvivo软件对来自中小学教师、中小学生以及师范生的89个访谈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发现:教师伦理反映了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行、教师与职业、教师与其自身、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及社会等六个维度之间最本质、最重要的道德关系;教师伦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表现在道德影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习惯与方法、心理情感关怀、树立信心、心智启发等方面。基于当前师德建设的需要,完善教师伦理规范体系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眼于三个方面:儿童视角中的成人世界,儿童的焦虑、孤独和成长,以及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交织的复调诗学,探究《拔芽击仔》中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儿童视角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爱的缺失的分析,来研究当代中国留守儿童爱的缺失的社会现象。通过对比分析,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来描述中国留守儿童爱的缺失的表征,剖析其根本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仿效《圣经》的"爱邻如己","爱生如子"即"像教自己小孩一样教大学生"的大学教学理念值得提倡,即以教育自己小孩一样的精神来教育大学生。这需要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双重作用。在大学生方面,要求其学习做到博览、精专、思考或创新、相对非功利,这些方法与精神在教育小孩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在大学教师方面,要求其像教自己小孩一样,做到"教书"的灵活性与"育人"的耐心和责任感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