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胡恒钊  文丽娟 《教书育人》2023,(36):106-109
研究生思政课“问题+课题+专题”链式教学,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发现新问题、着手课题研究、探索专题讲授,形成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助于强化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感染力与吸引力,有利于研究生的主体性发展。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与问题探究有机结合起来,贴近研究生学习、生活、科研实际,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与吸引力,让思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彰显研究生思政课的温度、深度与高度,使思政课的教育功能发挥其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魏玲  何毅  胡洋 《甘肃教育》2023,(2):21-25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及思政教育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目的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政课的融合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课融合的现状,梳理了“大思政”趋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课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1+2+3+N”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新路径,破解“两张皮”和“互不相干”的现实窘迫与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教育实践工作中,由于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相关联的知识较多,在思政教学中结合劳动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有利于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立足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提出小学阶段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课程融合的主要问题,并阐发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主要途径,建立健全小学思政劳动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是依靠科学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互联网+”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将“互联网+”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是加强和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分析了“互联网+”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阐述了“互联网+”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因为思想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其教学方式与其他课程教育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高校思政教学途径逐渐多样化,尤其是情境教育法的融入,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思路。本研究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适时采用“情境+思政”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今世界已经完全步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当中所蕴含信息对高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也在不断提升,并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去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准确把握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学造成的冲击,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将学生参与思政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夯实根基。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造成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建议,希望可以为高校思政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加强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阐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高中数学课程思政实践,其中课前准备是课程思政的前提,课堂思政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课后思政是课程思政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为不断提升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上海交通大学在硕士生思政课中尝试推行"‘1+4’教学共同体教学模式",即组建一个高水平复合型教学团队,同时配以"专题化教学、小班讨论、实践教学、网络辅导"四个环节的复合教学方式。目前,该教学模式在诸多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对其成果进行总结有利于经验借鉴与推广。然而,在专题设计契合度、教师团队合作、实践教学、网络辅导以及课堂听课质量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对此,通过从学生思想实际及其专业特点着手课程规划,运用"互联网+"思维拓展教学空间,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与发掘实践教育基地资源,加强教师队伍科研教学能力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给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机遇,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中,既是近年来政府所倡导的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既定导向与必然趋势,也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将给高职思政课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的转变。而其融入路径主要包括: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后的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意识向实践成果的转化建构完整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给高校思政课教师带来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AI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深刻改变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形态,使师生关系民主化、人机关系交互化、教学形态智能化。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和定位面临重塑。在AI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素养提升的重点是培训教师掌握赋能教育的智能技术,难点是创新人机协同建构“智能+思政课教学”,目标是以知识重构坚定价值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主动迎接“智能+思政课”的挑战,以圆满完成新时代赋予的立德树人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学校要想提高乡村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就需要提升乡村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文章从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出发,分析了当前乡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促进乡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慧 《知识文库》2023,(13):52-54
<正>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研究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力求通过研究构建包含课前小学生预习、课中小学生学习、课后小学生复习三个方面融入思政元素的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融合路径,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协同推进。为此,需要加强数学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推动数学内容和思政元素融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见,小学教育也必须进行课程思政,思政教育需要融进小学生的教材、课堂和头脑。《小学数学》是小学开设的重要课程,课程目的是培养小学生了解、掌握和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助力思政课教学更加富有成效,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学不但可以满足学生对思想理论的需求,亦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往的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都与现实需要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为此,调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发展方向、实施教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依据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特征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思政教师媒介素养培训,并将思政课堂与网络、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同,“大思政”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人性化。以“大思政”观统领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加快高校思政教育观念和教学范式创新。当前的高校思政仍存在教育功利化淡化思政课教育地位,传统教学形式挫伤学生学习热情,离“大思政”教育平台构筑相距甚远等不足。强化思政课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大思政”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拓展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教育平台,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是弥补以上不足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祖国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思政理论课的重视度与实效性之间存在很大反差。提出"2+1+1"教学方法。此方法通过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体验中接受教育。"2+1+1"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在其他教学方法的合作下,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目的,最大限度的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高职院校的基础理论课,对学生成长成才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职教学系统中思政课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但是,一方面由于过去长期以来思政教师在教学中只专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与学生实际的联系,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思政课与自己的学习无关。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思政课的偏见,对思政课缺乏兴趣,厌倦思政学习,成绩普遍偏低。这种现象与思政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称。因此,有必要从高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出发,对高职思政课的教学进行审视与反思,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顺应信息时代的教学发展、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使用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多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从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出发,探讨蓝墨云班课对思政课教学的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思考如何解决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今世界已经完全步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当中所蕴含信息对高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也在不断提升,并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去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准确把握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学造成的冲击,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将学生参与思政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夯实根基。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造成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建议,希望可以为高校思政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房敏 《江苏教育》2024,(2):61-62+65
在小学阶段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策略研究,聚焦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推动思政课从课标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再造、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指导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