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以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高职生生态文明观现状进行调查,高职生的生态文明观念较为淡薄。要加强高职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引导其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习惯等。从而使高职生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同时是生态文明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2.
赵平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1):110-112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文化的价值追求之一。生态价值观作为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价值观,反映了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加强大学生生态人文主义、财富观、消费观等教育和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大学生确立生态价值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职生存在一些不良消费现象,不利于其健康成长。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高职生消费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消费观。高职生消费道德教育具体内容和途径包括:坚持高校消费道德教育主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转变家庭消费观念;充分发挥社会引导作用;加强自我教育,促进正确消费价值观形成。  相似文献   

4.
生态价值观作为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化教育,强化理性消费观教育,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增强高校生态德育建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郑哲 《教育与职业》2008,(15):109-110
加强对高职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使其奠定和谐的自然观、价值观,运用生态伦理认识、观察、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牢固树立生态自然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生态社会意识,使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高职生价值观的研究,探讨了高职生的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的特点。高职院校加强高职生价值观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和经济、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内在要求相一致.我国高校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自然中心主义生态观;要引导学生重视知行统一的生态实践;要丰富人文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心灵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自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已成为社会热点与焦点,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直接关系到国家乃至民族未来发展,肩负建设美国中国的重大使命,急需要引领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培养其生态道德意识与生态文明素养。因而在审视美丽中国与高职生生态文明教育基础上尝试对高职生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促使高职生在有效生态文明教育中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低碳"视域下学生树立文明生态观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适应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学生文明生态观应该包括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主体平等的生态伦理观,人文关注与创新精神并重的生态科技观,厉行节约、绿色健康的生态消费观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政治观等多方面内涵。构建学生文明生态观必须加强生态理论、生态形势和生态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强化学生生态责任意识,规范学生的生态行为。  相似文献   

10.
绿色和谐校园是教育部门响应政府倡导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积极举措,建设绿色和谐校园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生态安全,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绿色和谐校园的生态价值意蕴具有双重性,它不仅是一个理论探讨范畴,更是一项实践性较强、操作性较强的社会生态教育活动,要教育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自然观,并加强生态道德和生态责任感教育,以期将绿色和谐校园生态价值观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缺失作以指认的基础上,奥康纳提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他把自然和文化引入到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了劳动、文化、自然三位一体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间,具有积极合理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仰海峰 《教学与研究》2003,12(12):35-39
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 ,不仅是对社会历史生活的科学分析 ,更是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批判。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使他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一致 ,使唯物主义具有了批判意蕴 ,并将自己的批判理论与伦理道德式的批判理论区别开来。因此 ,将马克思哲学形而上学化 ,以求获得新的理论批判张力 ,是对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的重要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代运用,它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既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本质,又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因为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问题见解不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曾有过的名称如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人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等.扼要地分析和评判这些不同的见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多角度、多侧面的解读,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普列汉诺夫是一个转折点。在他之前,人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部分;而在他之后,辩证唯物主义被当作马克思主义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则被当作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这一特殊领域里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可以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也可以用其他名称来指称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与核心的观点是实践观点,实践观点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但不是一种体系哲学。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包含了深刻、现实的生态思想,这种生态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把握住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并以现实的实践性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包含的物质变换概念、节约思想、环境再生产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资源;马克思生态思想对资本逻辑的揭示与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性的批判,又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哲学主题和唯物主义原则的变革,马克思创立的哲学实质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一般世界观都必须从实践出发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科学实践观是把握其理解方式的基石与核心。  相似文献   

19.
布哈林平衡论的哲学思想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后,史学理论界针对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最敏感的问题,发出了不同声音。本文试图以近代上海八仙桥城区的研究为例,探讨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指导下,借用其他学科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城区史,完成新形势赋予史学工作者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