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咆哮体”是时下一种流行的网络文体,其独有的咆哮、怒吼的风格深受网民的关注,其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使得网络语言具有多元性特点.“咆哮体”包含的修辞艺术使其在语用表达上具有自己的特色,描述说话人的心情和对事件的主观看法时,加强艺术表达效果,达到戏谑咆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网络语言中的言语反义词这一修辞语用现象,分析言语反义词在网络语言中的修辞构词形式以及修辞效果。网络语言中丰富多彩的言语反义词现象,与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以及特殊语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在网络语言中,语言符号被空前地"视觉化".网络语言特有的语言环境给形貌修辞提供广阔的天地.重点浅析网络语言的图符修辞、字形修辞、标点修辞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与高速发展,导致网络语言的产生。网络语言对社会文化及语言整体产生的影响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模糊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分析其在网络语言中的应用有助于深入了解网络语言,把握其规律。  相似文献   

5.
甄嬛体是网络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具有比网络语体较强的旨趣特征,又具备自己独有的古语特征,句式方面以长句为主。甄嬛体的修辞表达效果主要通过仿拟辞格和婉转辞格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仿拟是为追求新颖别致、幽默诙谐等辞效目的,人们有意模仿所熟知的固有的语言实例而拟造出新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手段。从仿体的形式来看,网络语言中的仿拟包括了仿词、仿语、仿句、仿篇四种类型。网络语言中之所以会大量使用仿拟,与仿拟主体(网民)求新求简的语用心理及其在构建网络话语文本中特殊的修辞效果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思鸣 《现代语文》2009,(10):79-81
网络语言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十分广泛。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夸张的构成方式,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通过与传统夸张的比较,指出网络语言夸张具有幽默风趣、雅俗兼具、揭示深刻、讽刺强烈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的辞趣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对于网络语言的修辞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辞趣方面较少涉及。本文主要从意趣、音趣、形趣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辞趣进行考察,以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网络语言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中的修辞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应运而生。修辞手法的运用构成了网络语言的一大亮点。对网络语言中常见的修辞现象及其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幽默的网络语言深受网民喜爱,从修辞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幽默机智进行分析,发现偏离是产生幽默的根本原因。在具有偏离现象的幽默网络语言中,正偏离网络语言是值得提倡的,而负偏离网络语言是应该规范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流行体一般受社会热点事件触发,其流变特点常遵循触发与显现→网络蹿红→磨蚀与淡出的规律。从修辞角度看,网语流行体通常采用仿拟中的仿篇手法。从认知角度看,网语流行体的运作机制是类推与泛化,理解机制是构式与完形。从文化角度看,网语流行体反映了平民阶层对社会现状不满,企望表达自我的大众心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对象。本文运用语用学和修辞学理论分析网络语言,简要论述了网络语言的语用特点、修辞色彩及其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世界中的新的变体。它是网络与语言结合的产物。谐音修辞是网络语言中常见的现象。它的大量出现同网络语言独特的生成环境及使用者的心理相关。网络谐音共可分为汉语谐音、英文谐音、数字谐音、符号谐音、字母谐音、数字字母缩略谐音等共六类。谐音在网络语言中取得了积极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又双叒叕"体在网络上热度不减。本文从其外在形式出发,结合修辞学、文字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讨论该语言现象的性质特征、生成理据及其对汉字视觉修辞的新拓展,发掘语言现象背后的语言规律,揭示其网络走红的原因,从而促进人们正确认识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5.
基于隐喻的社会修辞功能,选用网络语言中的流行语为分析对象,从隐喻在社会交往中加强“亲密程度”和隐喻作为社会批评对象两个方面,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基本语义功能,力图阐释隐喻的社会修辞功能对网络语言的构建作用。网络流行语在很多情况下都要借助隐喻的社会修辞功能来建构,以实现其特定的亲密、幽默及遮掩等功能。隐喻社会功能的分析原则和方法能够比较合理、有效地解释网络流行语言现象的基本语义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金帅 《文教资料》2009,(36):33-34
网络语言自在网络上出现.至今被广大网民所接受并不断地使用、传播,不少专家学者都对其规范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从语言发展规律、语域、修辞和网络文明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确立网络语言的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7.
陈跃 《文教资料》2011,(12):40-42
社会上对"网络语言"持有各种观点,作者认为,"网络语言"是狭义的网络语言,它的使用局限于一定的场合;它同以往的语言文字革命不可同日而语,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革命,因为它是以主流的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交流环境中的一种变体;"网络语言"的个别词语进入主流语言应该规范。  相似文献   

18.
王珊珊 《培训与研究》2007,24(12):30-32
随着网络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由此产生,网络修辞现象便逐渐走进了学者们的视野。本文在对近几年网络语言修辞格研究成果进行总体概括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谐音、隐喻、图示格三种具有网络修辞特点的辞格的研究情况,同时展望研究的前景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陈子昂的诗文革新理念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中体现的修辞思想上,他的修辞理论主要有"兴寄"说和"风骨"说,体现了立诚、切旨、适境的修辞原则和讲究比兴、音律的修辞手段,形成了明朗刚健的修辞风格。陈子昂的修辞理论影响深远,其修辞思想虽然具有"重质轻文"的倾向,但仍符合客观规律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简论仿拟格在网络语言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巧妙灵活的仿拟格在网络语言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方式中颇具特色。对网络语言中仿拟格运用情况的探讨,分析其基本类型、主要特点以及利弊,将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网络语言这一新兴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