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新课标理念下高师音乐教师角色转变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如何使音乐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将关系到“新课标”实施的成败。也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教师只有给自己重新定住,才能适应新课标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课标实施是教师把新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将理想课程转变为现实课程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姝 《吉林教育》2005,(7):50-51
“音乐新课标”的出台,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理念,还是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了很大创新,为音乐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同时也给高师音乐教育教学增添了困惑:21世纪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高师音乐人才?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3.
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应开设"室内乐"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乐”在不同的时代和条件下有其不同的意义。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开设“室内乐”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表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优化高师音乐教育的外部环境,增强艺术实践环节,而且可以使学生接受更多的通才教育,从而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室内乐”课的开设必将为高师音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师教育就是培养、培训音乐教师而进行的教育,一方面可以看到是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性质和培养规格的界定,即未来的音乐教师。另一方面,就是关于培训音乐教师的问题,即音乐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的连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就是中小学音乐教师。为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和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对于如何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将成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专业音乐教育之一,鉴于高师与基础教育的特殊关系,讨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不能不考虑到高师的特殊性。以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过于向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院校看齐,正是忽略了这种特殊性的缘故,造成了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严重脱节,导致高师音乐教育自身发展困难重重。高师音乐教育太需要走自己的路了。与此同时,基础音乐教育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有关高师音乐教育的讨论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发展何去何从,本文仅就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提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本质和核心,声乐课又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如何突出高师声乐课的师范性,是新世纪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从“唱”、“讲”、“教”、“导”四个方面培养入手,力求突出高师声乐课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较多的是一般音乐专门院校的“缩版”。对于培养旨在从事青少年艺术技艺与艺术情感合一的艺术教育者来说,这种课程有着显著的不针对性和不适应性,高师音乐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新的高师课程设置,必须突出“成人”的教育宗旨,强调知识的体系性和学习的渐进性。因此,“板块式”、“学段式”是高师新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的颁布必将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也将引导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因此,如何围绕新课程改革,探索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当地中小学培养和输送合格的、高素质的音乐教师,是每一个高师音乐教师值得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就高师音乐教育培养模式与社会对基础音乐教育人才需求的错位、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如何树立新的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观以及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几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高师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适应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的需要,必须符合教育改革对人才标准的总体要求,必须符合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见解。在课程结构与设置方面,提出了强化实用技能课程,增设前沿学科课程,补充边沿学科讲座,辐射社会化课堂等设想。  相似文献   

10.
高师音乐教育担负着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专业师资的重任,新课标下教师的传统作用必须改变,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他还将同时成为学习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人择原理”揭示出在人类诞生之前的宇宙演化存在着“择人”巧合,在人类诞生之后则是“自选择效应”起作用的真正“人择”过程。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从主体方面去认识”的方法与“自选择效应”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这一方法为我们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使得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在各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观的冲击下,学校德育面临许多困境。面对青少年基础道德滑坡、问题行为增多、违法犯罪现象上升的事实,传统的“强迫服从”式学校德育的缺点暴露无遗。只有变“强迫服从”为“教会选择”,才能使学校德育摆脱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一、“强迫服从”的弊端培养服从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这种服从应该是自觉的、主动的、发自内心的,是个体把外界的道德要求内代了的结果。“强迫服从”则是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也要改变课堂中的角色,将“注入式”的教学改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即把从“听数学”改变为“做数学”。为了实现这种转变,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情境创设要结合生活实际,要激发学生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 ,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 ,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 ,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材观的兴起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 ,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还缺少从整体上拒绝“圣经式”教材观的能力 ,但“材料式”教材观也有其发展的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16.
社会建构主义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后,知识社会学实践了科学的“理性重建”向“社会建构”的转向,使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从理论转向科学实践,打开了一个至今被忽视了的一系列新问题的大门。这种转向与库恩的历史主义的范式理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科学被视为一个“传统权威范式”、一种工匠默会知识和手艺活动、一种范式的政治利益代表,它把科学视为与人类的其它文化活动等价。但由于强纲领知识社会学否定了自然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只强调社会因素的意义,从而导致了对科学与理性的全面解构。  相似文献   

17.
远程开放教育是“教”与“导”的转变,这不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更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要认真研讨学习者、导学者、教学内容和网络工具等导学过程,处理好面授教学、教材和媒体资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化研究是当今一大热点,翻译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文化转向。以前人们注意语言本身的差异所导致的翻译障碍,但是现今文化发展对翻译的影响亦引起翻译者极大的关注和重视。文章探讨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尤其对词汇的影响,导致词汇翻译由英语变为汉语拼音,并且探讨词汇翻译变化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19.
衍生于古希腊神话的“爱欲”观念,经古希腊哲学的重新阐释,逐渐形成基督教的“圣爱”观念。这种以“性压迫”和“性别压迫”为表征的“爱欲”观念的转化过程,不仅是基督教神学对古希腊哲学的整合过程,同时也是女性在文明进程中地位逐渐丧失,乃至被奴役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child disputes in 10 Mandarinspeaking families in Mainland China. Naturalis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aregivers and their 2-year-old toddlers were analyzed by coding the occurrence of disputes and the disagreement strategies used by caregivers and toddlers in times of disput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ldren's most frequent disagreement strategies included direct refusals, protests, and silence. In contrast, adults seldom used silence or refusals but instead used direct positive requests, expressions of dissatisfaction, and prohibitions when disagreeing with their toddlers. Overall, the result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disputes are ways to reflect existing social structures and ways by which adults in a culture can socialize children into disagreement strategies appropriate to their ro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