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颠倒诗拾趣     
颠倒诗,也称倒字诗、翻韵诗,是指诗人为求押韵,或者因讽刺讥嘲的需要,而故意将某些双音词前后颠倒入诗。古代的颠倒诗多为严肃之作,但后世文人认为颠倒一法意趣盎然,就用于讽刺,寓幽默于其中。  相似文献   

2.
剥皮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改动几个字,使原意更好或失去原意,借古讽今,变成另一种意义。  相似文献   

3.
“剥皮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运用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数字等手法,使原意更好或与原意相反,借古讽今,读来妙趣横生,诗意盎然。  相似文献   

4.
正《戏成呈司谏台坐帖》,为翰牍九帖之九,乃米芾追述壮岁长沙之事。《书法大辞典》称为《岳麓诗帖》,吴其贞《书画记》称为《戏成帖》,《书法鉴赏大辞典》称为《戏成呈司谏台坐诗札》,蔡舜宁《米芾之书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研究》称为《呈司谏台坐诗》。1106年,米芾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担任书画学博士,荣宠优渥的仕宦生涯使他结交到一些中央层级的官员,陈瓘或许就是其中一位。陈瓘时任司谏官职。米芾在诗中提及30年前于长沙浸泡泉水之事,对比今日因病困顿之况,  相似文献   

5.
"东西街,南北走,出门遇见人咬狗;捡起狗,打石头,又被石头咬了手。"这叫"颠倒诗",又叫"反话","倒语",它是旧时说书艺人用来吸引听众的开场白。这样的倒语往往用稀奇古怪甚至不可能的事情引起听众的注意,达到让路人驻足倾听的目的。同样,为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剥皮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运用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数字等手法,使原意更好或与原意相反,借古讽今,读来妙趣横生,诗意盎然.  相似文献   

7.
"剥体诗"是将前人的诗歌或更改词语或颠倒句序,使其另立他意的一种诗体,大都以别开生面的幽默调侃或入木三分的辛辣讽刺传世.古往今来,"剥体诗"不胜枚举.这些移花接木的奇诗,颇能显出作者的匠心. 中唐诗人李涉有一年暮春到镇江郊外登山,途经鹤林寺,有缘同寺中高僧谈禅悟道,愁闷的心情豁然开朗,遂欣然题诗一首:"终日昏昏睡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相似文献   

8.
观照传统与现代的思维悖论对近代文学革命造成的文化困境,"诗界革命"无疑具有标本的意义。从"新学诗"到"新派诗"再到"新体诗","诗界革命"经历了复杂的探索和调整。思想启蒙与诗歌创新在具体实践中的龃龉,体现了近代启蒙者皈依传统的集体无意识。传统思维和逻辑结构没能在启蒙运动中得到转换,极大消减了"诗界革命"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9.
汤振洪 《现代语文》2013,(10):66-67
倒文也叫倒装,是语言上故意颠倒语法或逻辑上的普通顺序而成的一种修辞格。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将倒装分为两类,一类叫随语倒装,另一类叫变言倒装,认为随语倒装"大多只是语次或语气上的颠倒,并不涉及思想条理和文法组织",而变言倒装则与之不同,"往往涉及思想条理和文法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可庄可谐。“剥皮诗”就是“谐”趣诗的一种。“剥皮诗”是“拟古诗”的昵称,顾名思义就是把古人或别人现成的诗稍加修改,运用颠倒、增删、仿拟或者改动个别字等手法,使旧诗产生新意、妙趣横生的一种独特的谐趣诗体。  相似文献   

11.
贺贻孙与竟陵派有着深厚渊源,他沿竟陵派的思路将诗"厚"之说进一步充实完善,形成了以"厚"为中心的诗歌理论体系——诗"厚"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神厚、气厚、味厚是诗"厚"的具体组成,三者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富、肥、蛮、淡、薄则是与诗"厚"相关联的五个审美范畴,它们与"厚"或类而不同,或对立却内通;内养作为创作主体的修为,是达到诗"厚"的基础;蕴藉作为表达方式,是诗作通向"厚"的路径;无厚之厚,是诗"厚"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毛奇龄《白鹭洲主客说诗》一书的内容,历来被认为只是辨"淫诗"、"笙诗"二端,且持论多有偏颇,因而本书的内容和价值一直未能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上,毛氏此书在论辩"淫诗"、"笙诗"的过程中,涉及到中国《诗》学史上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并多有创见,其中有些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昊天有成命》诗中的"成王"一词的含义向来有争议,历代学者或将之理解为"成此王功"或认为其应指周成王姬诵,经深入考辨此诗中"成王"解为"成此王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剥体诗趣话     
“剥体诗”是将前人的诗歌或更改词语或颠倒句序.使其另立他意的一种诗体,以别开生面的调侃或人木三分的讽刺为特色。这些移花接木的奇诗,颇能彰显改者的匠心。  相似文献   

15.
汤加兰 《考试周刊》2012,(16):19-19
文人好酒,纵横千年。从汉末孔融、曹植,到晋初"竹林七贤"的"酣饮成欢",东晋陶渊明的"济世之饮",再到唐代李白的"斗酒狂饮",宋代柳永的"浅斟低酌",可以说,历代文坛诗人都颇好饮酒赋诗,而在诗中又或多或少地斟下了自我的苦闷和酣畅,溢出了社会的灾难或繁华。李清照作为两宋之交的一位特殊的女词人,也斗酒浑诗,"直欲压倒须眉",让我们看来颇有怅然之感。  相似文献   

16.
“剥皮诗”也称“拟古诗”。这种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词为基础,运用删节、增添或颠倒的手法,使改后的诗产生与原诗对比鲜明的新意。这些剥皮诗皆植根于名篇肌体之上,且寓庄于谐、幽默风趣,很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杜牧的《清明》诗脍炙人口,成了古往今来众人争相“剥皮”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今乐坛天王周杰伦的金牌词作人,方文山创作的歌词因独具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而深受广大乐迷们的喜爱,他的歌词往往能把听众带入到一种"歌中有诗,歌中有画"的情境当中。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一直被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公认为权威版本,但由于种种原因,内中的疏失也在所难免。有专用名词之误,词序颠倒之误,夺字、衍文之误,字体形近之误。因限于篇幅,现仅以《新唐书》中的专用名词为例加以正误。  相似文献   

19.
"兴"是原始思维或神话思维、巫术文化的遗存,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之"意味"因历史的变迁、民族心理的发展变化逐渐模糊和消融而使后人无法破解,但"形式"层面的思维方式却延续下来并在后人的实践中被不断强化。春秋战国赋诗引诗"断章取义",通过"引譬连类"、"托事于物"而"感发意志"甚至证事证理,这就是"诗可以兴",无非借人之酒杯浇我之块垒;而汉儒的解经活动及给"兴"的定义正渊源于《诗》"兴"的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那么典故亦可"兴",不论语典还是事典,只要进入文本,多言在此而意在彼,无法回避"兴"思维的浸染;典故作为历史的记忆,一旦在后人的追述中显现,其所负载的内涵必以其深厚的底蕴生发出更多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北宋神宗朝至徽宗朝期间,随着政坛的跌宕起伏,陈瓘对王安石政事、学术的评判也发生了由认同、尊崇到全盘否定和极力批判的重大转变。这种巨大转变,既与陈瓘自身政治、学术思想的变化有关,又与当时政治、学术环境的变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