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与城市水环境的联系日益紧密.面时人口剧增、资源和能量消耗巨大,有限的水资源能支撑多大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就需要对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因为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含在两个方面:城市降水、城市建设对雨洪径流量和水质的影响.建设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合理控制雨洪径流措施、开展污水和雨水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水信息学作用、强化水环境管理法规政策等方面综合考虑,从根本上处理好城市化与城市水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雨洪是导致城市洪水灾害的罪魁祸首,然而,如果利用得当,则城市雨洪是缓解城市水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现状,对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内涝、水资源匮乏、水污染等问题,国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这一思路,强调生态优先,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徽州古村落同样以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为前提,它在设计之初就重视对水的疏导和利用,所以它的治水方法和技术对现代"海绵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西宁市成为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后,就在积极探索适合高原半干旱地区的海绵技术路径和建设方法,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展城市和村落建设在低影响的状态下发展,体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理念,从传统村落中汲取经验,从先辈们对于雨水利用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绿色、生态"的海绵建设理念和技术,为西宁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启发。对于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青海省半干旱地区传统村落永进村为例,通过在庄廓院落、村落道路、碾场等雨水收集、利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智慧,研究区域的雨水利用系统,为半干旱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水资源为出发点阐述雨水资源在城市空间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德、澳、日、英、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对集雨型海绵城市的研究,总结我国城市绿地建设中忽视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问题,对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在未来建设海绵城市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41):193-19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城市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趋势。基于此,本文针对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结合理论实践,在阐述相关理论概述的基础上,提出海绵城市理论的产生背景,分析了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原则,以及绿色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思路,最后通过深入分析得出良好的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是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关键的结论,确保我国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新疆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是节水的本质。要把水资源节约与保护作为城市水务工作的中心环节,把节约用水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逐步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85):187-188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水的收集与利用的效果决定着成败,在雨水收集技术中,低影响开发技术(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的表述使用较多,LID的关键在于雨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在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中,首先要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并对建成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在城市建设中贯彻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的六字方针:渗、滞、蓄、净、用、排。  相似文献   

9.
我市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我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发展迅速打破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影响城市正常生活。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治水模式不仅带来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并且起到了调控雨洪、蓄集雨洪以及净化雨洪的作用。最后,本文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景观在海绵城市中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