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如教学《燕子》一文第三段“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学生很难理解“横掠”的意思,于是可适时播放燕子“横掠”飞行的课件,很好地展现燕子飞行的动态,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又如在教学《月光曲》时,分辩事物和联想是这篇课文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比较,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有效方法。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析语言的意蕴情味,从而培养语感能力。通常有以下四种比较的形式:  1、换比即更换课文中的词语、句式、语序或标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换词语。锤炼词语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课文里不乏炼词的范例。如《燕子》一文写小燕子“从南方赶来”,这个“赶”字极富情趣,堪称拟人妙笔,使燕子的欣然赴约、匆匆赶路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学时,可换成“飞”字与之比较,以培养学生对语言运用的情致韵味感。  换句式。为了获得理想的表达效…  相似文献   

3.
《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本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激越。理解和欣赏作者对燕子及春天景色描写的语句是本课教学重点。学习时应抓住这些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想象中走进春天,品味美丽。一、体验中感悟对于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美、飞行时的美、停歇时的美和春光美的几个重点语句,学习时可以结合每个句子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例如写燕子外形美的句子,用简笔画的形式勾勒出燕子的外形,再抓住重点词语“乌黑光亮、俊俏轻快、活泼可爱”来体会燕子活泼机灵的美;在体会燕子的飞行美时,可以通过表演“斜着身子、掠、沾…  相似文献   

4.
陈英 《江西教育》2000,(11):32-33
叶圣陶先生在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一语文教学思想方法,归结起来就是要“遵路”、“入境”与“悟神”。这里所说的“路”是指文章作者的思路,即作者写文的思维过程;“境”指作者的思想境界,文章的中心思想;“神”指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遵路”,就要引导学生弄清字词句段篇的各种关系,探明作者思路;“入境”,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悟神”,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语言,领悟语言,捕捉语言的神韵。…  相似文献   

5.
这是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广西南宁2007“绿城之春”全国小语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的《慈母情深》一课。上课伊始,在析解课题《慈母情深》时,王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深”的含义,读出“深”的情感;初读课文时,注意让学生对“龟裂”中“龟”字的读音和词义进行正音和辨义;学习“攥”字时,除了注意引导学生辨析其繁难的字形外。还让学生在手心以指书写,而后将手“攥”紧,以悟其义。  相似文献   

6.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是《燕子》(第八册)一文中描写燕子停歇时美姿的句子。此句主要描写静态的远景。“痕”字更是逼真地写出了远景中电线若有若无的样子。那么,教学时怎样向学生讲清这个“痕”字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在默读中发现问题 教学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最后一小节,然后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节中有什么词跟我们平常的说法不一样?”这时,学生们个个像猎人搜寻猎物一样一字一词地仔细阅读起来。一会儿,不少学生举手表示发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红 《湖南教育》2002,(24):48-48
诗,是文学之母,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感情,凝炼的语言千百年来源远流长。初中语文新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安排了诗歌内容,诗歌教学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诗是如何运用精炼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意境来抒情言志的。 一、分析意境,调动情感。“意”是经过物象化处理的情思,“境”是诗人主观情感体验过的景物。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创造了什么意境,是如何创造的,进而深入地体味意境,再现意境。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创造的意境,并在头脑中想象诗人在  相似文献   

8.
1.突破“字——词——句”的序。传统识字教学,是按“字——词——句”的顺序教学,这种教学顺序有时不宜发挥教材图文并茂的作用,难以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在语言活动中巩固”。故有时会使识字教学显得单调  相似文献   

9.
袁芳 《青海教育》2002,(10):25-26
诗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比重较大,有30多首之多。诗歌具有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精炼、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突出一个“新”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突出一个“新”字。在每次进行的诗歌诵读课上,我出示的  相似文献   

10.
寻找汉字规律 寻找规律,在有趣的造字法中识字。在指导学生识字过程中, 我也经常依据汉字构字规律,结合儿童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如教学象形字“火”, 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三根木头燃起的火焰,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让学生在字形和图片之间产生联想,在对比中发现规律,从而记住要认识的字。教学形声字“逃”“眺”时,联系以前学过的形声字“桃”“跳”, 让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 利用形旁去推测字意—“逃”是要用脚走 ——的,所以是“走之底”,“眺”是远望的意思,所以是“目字旁”。教学会意字“从”,我这样讲:一人前边走,后边一人随…  相似文献   

11.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 ,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教学中 ,我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汉字。具体做法是 :先阅读后认字 ,先渗透再强化。1 .设计板书 ,渗透性识字。巧妙地设计板书 ,是实现渗透性识字的有效途径。如 :北师大版第二册教材《燕子妈妈笑了》一课要求会认的字有 :“燕、菜、园、瓜、躺、茄、挂、枝、屋、还、紫、皮、细、柄”。教学时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时 ,先独立阅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 ,熟读课文 ,边读边想 ,然后汇报交流 ,谈…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字之端”,足见质疑之重要。在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的良好方法。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呢?本人试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围绕一个“读”字来展开,通过“读通”“读懂”“读熟”这三个“读”,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一、读通——指导朗读。扫清朗读障碍文言文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学生无法运用现代的语言思维和语言习惯来阅读文言文。学生刚接触一篇新的文言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扫清朗读障碍,要求学生把文章“读通”,弄清生僻字,把字词的读音读准,读出感情,并且知道在哪里该停顿、哪里不该停顿。  相似文献   

14.
木易 《云南教育》2001,(14):25-26
汉字教学方法林林总总,流派纷呈,但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的思想却为诸家接受,成为共同遵循的原则。语境识字,既是识字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识字的科学方法,是识字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晶。   语境识字的内涵是“四个结合”   “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总结吸收我国汉字教学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这一更加完整、更加符合实际的识字教学原则和方法,并把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的思想概括为“四个结合”,即“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忘记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把作文教学与生活割裂开来.每次作文,将眼光盯在一个"文"字上,重技法、重形式的指导,教师一板一腔,语言车载船装,学生仍感到"无米之炊",没的写,假话、套话连篇.因此,作文教学教师的引导之功不在作文之内,而在作文之外,即关注学生的生活,开掘学生语言的"表达之源".  相似文献   

16.
一、咬文嚼字,推敲语言 著名的语言大师朱光潜先生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在品味语言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发扬这种精神。许多名言佳句,如不狠劲“咬”,能明其妙?不细心“嚼”,能知其味?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发语感郝晓琴一、换词比较,引发语感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词并不深奥,但用得却很传神,而且意义深刻,所以教师可在教学中通过换词比较,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引发语感。如《燕子》一课写“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在理解“赶”字时,教师这样问:“把‘赶...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领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语文的本体——语言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发展语言。在教学中,语言的资源无处不在,其实一个字也能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藏族学生汉语语言单位教学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藏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必须结合藏族学生的语言基础、语言现状和语言潜质,遵循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目前高校藏族学生开设的《现代汉语》课程的语法教学中,就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语言单位的教学就不适宜于按照传统的以语素为切入点的教学方法。作者根据徐通锵先生提出的“字本位”理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倡对高校藏族学生汉语语法单位的教学以“字”为基础,从“字”着手,并在教学中遵循高频化原则、备用化原则、语境化原则等。  相似文献   

20.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是一首儿歌,语言简洁,生动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低年级小学生活泼的个性。通过“前、后、左、右”,描绘了影子与太阳光的关系;通过“小黑狗”、“好朋友”、“我走他也走”、“我拍手他也拍手”,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生动的语言既让学生觉得学有兴趣,又形象地了解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识字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有关影子的一些有趣现象,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先组织学生猜谜,激趣导人新课。然后学“子”字,教读“影子”及生活中带“子”字的词语,接下来揭示课题。在引导学生自己试读课,圈画、自学生字之后,展开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