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构建逆周期金融监管体系与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反思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逆周期金融监管可以克服传统顺周期金融监管的缺陷,有效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我国应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积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以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贸区"特立独有"的司法立法,将有利于我国在国际双、多边贸易中建立与达成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协定与法律法规。以上海自贸区的部分贸易立法为例,通过分析自贸区商贸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对游戏游艺产业的影响,探索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政策,提出自贸区发展的建议,研究自贸区的立法方向。  相似文献   

3.
自贸区是自由贸易区(FTZ,Free Trade Zone)的简称,我国在现代经济发展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其中,为开辟我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中央政府自2013年批准上海自贸区以来,现有自贸区共11个.其中,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试点区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带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以自贸区的经济效应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上海自贸区的经济效应,说明自贸区成立的重要意义,也为我国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适合我国金融监管的政策体制,本文站通过分析美国、英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总结其历史的转变,并观察在金融危机中存在的不足,学习挽救金融危机有积极意义的一些制度,借鉴他们的经验,试图从中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家金融监管政策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贸区战略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必然举措,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随着自贸区战略的不断深入,围绕自贸区战略展开的多方博弈愈演愈烈,自贸区战略面临的风险不容小觑.本文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在展望上海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分析其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以期为我国深化自贸区金融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通俗易懂、容易获取、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金融监管政策的目标,政策的法律、机构和经济框架,政策决定及其原理,政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机构的责任范围,这样可以促使金融监管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金融稳定。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监管透明度的含义出发,结合MFP准则来分析我国金融监管透明度现状,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势必对温州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在微观层面上将吸引部分温商资本流向上海自贸区,在中观层面上对温州的不同产业影响各异,在宏观层面上给温州部分经济战略带来挑战。面对上海自贸区的挑战,温州应对之策,在长期应尽快向自贸区发展模式看齐,在中期应坚持复制自贸区政策和申请综合保税区两手抓,在短期应推进产业配套对接、金融服务对接、政府职能转变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机构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政府希望通过金融监管,维护金融业健康运行,规避金融风险,帮助国家政策顺利传导,促使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为顺应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监管目标、监管手段以及监管框架都在不断地演进。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外资银行将逐步大量涌入,国内金融业已开始进行业务创新。伴随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金融监管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更好地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问题,借鉴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我国加强金融监管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金融监管机构颁布的监管政策为矫正市场失灵提供了正当性基础,然而监管的失灵却对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成本收益分析成为平衡双重失灵下金融监管政策效率的基准。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已经开始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对拟定的监管政策进行经济效率评估。但是,金融监管政策效率的分析框架与私人项目决策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对成本和收益的数量化估值做出特别的要求,并在分析程序上做出特别的规定。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在采用成本收益分析评估拟定政策时,应当分步骤实施,在这一方面,英国金融服务局和美国证监会、期监会为其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金融市场.加强和完善外资银行监管制度、防范和降低外资银行带来的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加强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并针对加强外资银行监管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加快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和实行简政放权的重要举措。论文以上海设立自贸区对我国的影响为研究视角,分析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指出上海自贸区为进出口贸易带来的机遇,促进了我国外贸格局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在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正式揭牌后,自贸区的各项业务推进迅速。自贸区政策为厦门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海空航运服务领域突破了原有诸多禁锢,为厦门港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完善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通过梳理厦门自贸试验区的海空航运领域的相关政策规定,解析对厦门港港口集疏运系统的积极影响,并结合集疏运系统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内陆腹地延伸不足等问题,研究在自贸区政策下厦门港集疏运系统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快,但金融监管体制与目前的金融业发展存在着诸多矛盾,金融监营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质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自贸区是一国之内的特定政策和产业实验区,创新是自贸区的发展驱动力,文章选取福建与广东为研究对象,应用熵值法测度相似区位和政策目标下的创新能力差异,对区域合作、产业对接、投资吸引和贸易促进等要素展开实证分析,确定经济体量、产业完整度和资源匹配的影响要素,提出创新标准、政策均衡和加快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伟 《华章》2012,(11)
金融危机后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现阶段我国要做的是改革金融业的现状和发展金融业,防范于未然并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应全方位的进行转变,加强综合监管,使金融监管日趋标准化、程序化、完善化,监管指标体系已经由内到外的拓展,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只有几年,虽然有了很大的突破,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在某种程度上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受到了影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金融监管还需要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做到多次的、集中的,形成有效的风险监测、评估、防范等全方位的体系,将现场监管和检查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监管信息.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问题,提出了怎样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金融业事实上已经进入混业经营时代,而我国金融监管执行的是“一行三会”的专业化分工监管体制,存在与金融实践不一致、监管过度与监管空自并存、难以对金融创新进行有效监管等弊端.建议应该借鉴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变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与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7.
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带来新一轮的来自区内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转移,安徽省是否能抓住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供给侧改革,创造新的增长点,成为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通过计算安徽省与上海自贸区三大产业的梯度差异,确定空间转移的可能性,再进一步通过高端制造业的梯度系数、区位商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来分析高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结合产业结构协同性分析得到安徽省可以实行差异化承接上海自贸区的高端制造业,最后结合安徽省在资源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有利条件,对实现逆(反)梯度承接上海自贸区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提出政策建议,对安徽省对接上海自贸区,实现供给侧改革,快速融入上三角经济一体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北部湾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西北部湾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环境管制太严格,导致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应加强北部湾区域内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合作,建立北部湾各地间的金融协调机制,优化北部湾经济区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强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力度,加强与珠三角区域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促进与珠三角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加强与东盟国家区域金融合作,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区域金融多个层次合作的机制,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区贸易结算体系;建立以南宁为中心的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后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金融监管提供了经验教训,引起我们对我国金融风险及金融监管现状和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并研究这场次贷危机的起因,并从中得到启示:我国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针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加强市场化监管;当前应正确对待我国金融创新问题,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研究有效可行的金融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金融监管体制法律定位是指一个国家在有关金融法律中对其金融监管组织机构所作出的明确界定和安排.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应针对现有的弊端,从而适应现有的金融综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