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论教育投入均衡化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投入是否均衡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我国,由于教育投入的不均衡,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要改变这一状况,应从四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扩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支付转移规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保障地方教育经费的合理支出;三是优化贫困地区教育投入结构,加强重点教育项目的建设;四是拓宽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实现投入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期发布的关于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28%,比上年的3.93%增加了0.35个百分点,我国教育投入水平首次“达标”,从此,中国教育投入进入后4%时代。  相似文献   

3.
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边境民族地区多为贫困地区.但与一般贫困地区相比,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民族教育专款种类众多与数量偏小的矛盾异常突出,民族“三免”政策设计欠合理、民族文化差异导致教育成本偏高等方面。考察国外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相关教育政策,其建立“教育特区”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对边境民族地区应建立以中央财政为主、适当实施“义务教育券”拨款方武,并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超常规地促进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将首次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比例。在后4%时代,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应该从立法、行政、财政等方面建立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应该确定一个高于4%的新指标作为努力的方向;构建包含资本市场、教育捐赠、校产保值增值、民间资本办学等多元化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建立独立的教育经费审查和监督机制等。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方面,我国要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经费拨款机制,建立教育经费"问责性使用和督察制度",并改变经费使用思维,以切实保障和使用好教育经费,发挥教育经费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高校经费配置结构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前后,我国普通高校经费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这一政策目标实现之后,更彰显了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围绕4%的实现过程,回顾过去2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分配和使用的进展情况,分析教育经费的收入和支出结构情况,适度解释教育经费收支趋势走向的政策原因,阐明教育经费结构的变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对我国教育财政领域的后4%时代的经费分配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82个地级市2007—2016年“市辖区-县域内”两部门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检验了中央政府对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相关规定的政策表述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努力度的总体影响及其空间分布效应。研究发现:在“4%”表述明确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年度里,地方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和GDP的比例、教育经费增长率、生均教育经费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增长;教育支出在公共财政经费中的占比以及教育经费的环比增长方面,县域内的增长显著低于市辖区;在GDP占比和生均支出等指标上,县域内的增长显著高于市辖区。本研究对“后4%”时代教育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建立、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问题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应达到4%的目标以来,我国教育投入水平于去年首次"达标",从此,中国教育投入进入后4%时代。在后4%时代,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教育投入也面临着新的压力与挑战,教育投入如何更有效率地使用?长效保障机制又该如何建立?这些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不能不引  相似文献   

8.
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对民族教育发展给予支持;在教育投入体制、投入方式、投入渠道、投入比例等方面采用特殊政策,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以中小学校安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主线,以扶贫助学和控辍保学为切入点,以规范办学行为为突破口,以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落脚点,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度和优质水平。  相似文献   

9.
到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政府承诺,既攸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信心和对政府的信任,也影响着政府信用水平。要完善教育投入的政府信用管理机制,我国应建立各级政府教育投入的承诺论证与核准机制;调整中央4%的分配结构,促进教育利益结构在全国范围内达到基本协调与均衡;制订完善的政府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和问责机制、失信惩戒机制,提高政府及官员的失信成本;同时要建立教育投入的信息公开系统,提高教育投入的政府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实施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重大战略统合与战略部署,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外在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风险的影响,如何持续增加规模、扩展来源渠道、优化收支结构和提升整体效能是教育经费投入面临的主要挑战。治理理念下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取向在于政府主导下市场手段充分而适切的运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的教育经费投入,需要强化依法保障,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逐步提高;坚持工程推动,引导新增教育经费向战略重点领域倾斜;增强成本意识,逐步提高各级各类生均教育经费标准;优化制度安排,整体提升社会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完善教育领域“财事结合”的机制设计,形成政府教育投入的有效激励,以市场机制确保经费投入使用服务于办学主体活力的激发,在约束行政力量业务性介入的同时,完善政府对各类教育行为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论"万里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万里模式”在宏观高等教育体系方面的特点是从既不同于国立高校,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民办高校两个侧面体现出来的,它是国立高校的拓展,又是对民办高校的完善;“万里模式”的办学理念是“以生为本,以师立校,面向市场,国际接轨”。“以生为本”是办学之纲。“万里模式”的办学机制是与其全新的办学体制密不可分的,推动这一机制运行的是以万里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力”,这一机制形成的关键是将市场经济的规则引入到高校管理内部。  相似文献   

12.
"到底"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繁的词语,本文试用语法化理论考察"到底"由最初的动宾短语虚化为评注性副词的历史过程,描述"到底"在汉语不同时期的的语义发展及句法表现,分析"到底"的语法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汉语"双声"和英语的Alliteration这二种表现力很强的修辞格在历史上的作用、使用频率和普及程度上的巨大差异,并从内部机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英语的Alliteration涵盖的内容只有极小部分与汉语“双声”重合,其绝大部分内容都超出了汉语“双声”的内容范围。所以 Alliteration应译为头韵,而不应译成“双声”。  相似文献   

14.
“旁逸”作为修辞本模式,其建构的基本心理机制是通过在正常逻辑叙述中暂时脱离正常逻辑叙述的轨道,以新异性的内容引发接受的“不随意注意”,从而达到维持正常叙述得以完成的目标。这种修辞本的建构,从表达上看可以突破正常平实叙述的冗长沉闷而增添叙写的活力,使修辞本生动而富有情味;从接受上看,由于表达在常式定式的叙写中旁枝逸出,增添了叙写内容中不应有的信息,使接受在味;从接受上看,由于表达在常式定式的叙写中旁枝逸出,增添了叙写内容中不应有的信息,使接受在本接受中的定式思路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刺激,从而提高本接受的兴趣,在本解读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移情"作为文艺学、美学的重要理论范畴,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它的研究渐显中西比较之势,对此,重新探究"移情"的内涵和心理机制,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再阐释具有新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花园路径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平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9):105-107
花园路径现象是一种复杂而有趣的语言现象,给人们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旨在从认知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结合句法、语用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来探讨花园路径现象,从而揭示人类语言的内在规律,对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有时"、"有时候"、"有的时候"意义相近,一般情况下可以通用。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考察其句法功能和用法上的不同,并结合形式语法和认知语言学、韵律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其使用差异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实施“三生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生命理念、生存能力与生活观念的基础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生命教育实施是大学生基础素质培养的前提,生存教育实施是大学生基础素质培养的关键,生活教育实施是大学生基础素质培养的保障。应形成由生命教育实施、生存教育实施和生活教育实施“三位一体”的“三生教育”实施模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大学生基础素质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本文以“over”一词为例就隐喻的运行机制及其在英语一词多义性中的应用进行阐述,讨论了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是规范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相关立法。细究条例的相关内容,该《条例》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捐献主体资格、捐献主体范围、捐献补偿、器官分配机制等,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完善今后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