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双育"理念是指"智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秉承该理念,本文从探究专业人才培养与高职数学教育中"智"和"德"的关联出发,从"数学+"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构建、"智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评价系统的构建以及"数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为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打造"智"和"德"深度融合的高效课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高职数学课程的作用、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和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探索高职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示思政元素,通过典型案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高职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以期对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需深入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及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职数学教育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精准赋能专业,通过数学课程建设、数学社团建设、数学建模竞赛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爱国情怀、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探索高职数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成器、成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育的本原、数学新课标的研制基础、数学新课标课程的模块化体系、高职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四个方面对《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新标准》(草案)作了反思性的讨论。应该把思维发散出去,解放教师的观念,走出原有理念的“围城”,看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5.
付红梅 《天津教育》2023,(18):63-65
<正>《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一定要展示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德育内容细化到课程教学目标中,通过开展课程德育,促使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开展课程教学工作,展现数学课程的人文性、逻辑性特征,在阐述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职数学教育面临的困境,根据高职数学课程目标,通过分析课程的四种组成成分,提出了高职数学课程的改革思路,并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活动方式”为切入点,探索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施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构建高职数学模块教材,并在教材中渗透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内容,实现高职教育“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数学课程”,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在课程内容中提及“数学文化”。从数学文化角度出发研发课程教学资源,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重要支撑。数学文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德育资源、智育资源和美育资源,三类资源相互依存、交互作用,形成数学课堂的文化内核。融入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可围绕“数学思考、数学创造、数学欣赏、数学应用”四个核心活动模块进行设计。以此,让数学文化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价值,彰显魅力。  相似文献   

8.
钱芳英 《考试周刊》2010,(23):15-17
本文针对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被动厌学,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以及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关于衔接性教育、区别化教育、实践性教学、层次化评价等四个方面的反思、构想与探索,同时呼唤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在需要改革,诸如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把握“基础+模块”的高弹性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以此体现中职数学教育及教学的特点,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摆脱纯粹理论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德育渗透说”之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人认为,德育渗透于智育、体育、美育之中,智育中含有德育,体育中含有德育,美育中含有德育,简称德育渗透说。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本文就此略陈浅见。一、德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体育、美育分别具有各自的质的规定性。智育是授予学生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真”;体育是改善学生身体机能,增强体质,形成保健观的教育,其核心是“体”;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美”。  相似文献   

10.
缪昌武 《江苏高教》2020,(4):60-63,90
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中,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是构成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新时期高职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内涵,以及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内在逻辑,并进而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是现阶段高校包括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重心。劳动教育不会矮化高职的形象,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视阈下,高职院校要注重在探究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相互关系中寻求提升劳动教育效果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的实习故事"是根据中职德育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设计的一项综合性实践课业,是对中职德育课程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创新。该项课业通过实习故事承载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中职生完成"我的实习故事"的课业任务,以其实习实践中富有教育价值的真实事件为载体,通过自主实践和同伴故事实现自主教育和同伴教育,丰富和拓展德育课程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2.
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是切实落实专业教师育人职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商务英语口语为例,从目标确定、内容实施、效果评价三个维度挖掘思政元素,设计了在抗疫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以此推动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3.
辨析"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概念对深化教育理论认识、改进教育实践、优化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劳动教育的历史进程和概念演变发现,劳动教育与德育密切相关,能有效塑造人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人的劳动技能;梳理职业教育的历史进程发现,职业教育可以归纳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同时,职业教育在促进生产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审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概念演变,发现"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并列,重合,交叉,包含"四种关联,也存在教育实施的主体与对象、目的、内容、方法、条件、评价等六方面差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在厘清与"职业教育"区别的基础上,通过重塑劳动与职业价值观,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确立多方联动的劳动育人机制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14.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环节,"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合作的双导师指导制度,"职业文化+教师文化"渗透的课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伦理道德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渗透式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完善专业教育内容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必要手段。从确立与专业相关的伦理教育目标、开设职业伦理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基本伦理准则的确立和应用性伦理道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审视过去十余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党的教育方针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不充分和割裂等问题。必须深入探究党的教育方针的理论渊源,明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涵与高职特点,厘清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进而系统构建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体系,重点从通识课程体系构建、课堂体系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工匠精神培育等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高校应着力构建"三全育人"立体化培养体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专业实践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全覆盖,有力推动高等教育"三全育人"教学体系的构建,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由高职教育自身的办学定位决定的。文章基于职业道德基本内涵的分析,认为高等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德性教育和职业规范教育。高职院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遵从职业自身的特点,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道德的培育和训练、基于校企合作的企业文化的培养和建构、基于职业规范的学生管理模式的打造与开发、基于课程开发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开发和重构,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模式下实施职业道德教育,能促进高职学生的道德自我教育,并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其策略包括实施渗透教育,培养和提高职业道德认识;充分利用企业优势,提高职业道德情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形成职业道德结构。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现状都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主要从职业道德课程建设、学生德育管理及教育、活动锻炼以及文化环境熏陶等方面探讨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