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云南省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专业如何提升服务区域产业能力的问题,围绕1+X证书制度对专业群建设和提升服务区域产业能力的路径进行了思考与探索。通过构建产、教、学融合平台并将1+X证书制度融入院校专业教育,缩短与地方企业间的距离,实现地方企业需求与高职院校专业群供给之间合理的对接式供需关系。通过深入研究1+X证书制度并扩展证书体系,可持续提高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满足地方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形成良性循环,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是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江苏沿海地区高职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为服务区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仍存在办学层次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专业建设与地区产业集群和区位优势不匹配、社会服务能力与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不相契合、高职教育发展格局与沿海一体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因此,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创建高职本科、建设海洋特色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新零售经济的兴起,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翻译等新业态迅速发展,而人才供给侧的高职英语专业和地方新的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未能充分契合,职业教育英语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基于企业的调研和需求分析,发现应用英语专业产教融合的关键是作为供给侧能够培养和输出地方产业需求的人才,因此提出“外部合作、内部对接”的策略,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产教融合和高职英语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面对南通区域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建筑专业建设的需求,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高职教育协同创新能力的需求,高职院校应以产业需求为引领,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推进“三教改革”,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全面支撑区域现代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育行业需求日新月异,产教融合已成为创新人才的重点培养模式。为了达到高职师范专业与企业在教育上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专业人才,探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在高职师范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职业教育特性、企业需求开展人才教育活动。应采取根据企业产业技术需求转变教育理念、盘活校企合作资源、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培养机制及政府资金支持等措施,构建新型高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适应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发展途径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路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给予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新定位新方向,促进了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的深度发展,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供给侧结构的矛盾性,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综合型高质量人才,成为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基础保障.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系不断完善,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策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文章通过分析PPP模式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新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遵循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的趋势特征,新时代产教融合由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拓展至建设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产教融合标杆行业、产教融合领先企业等多维度、全方位融合。高职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应以需求场景为出发点延伸合作空间,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落脚点优化合作模式,努力探索“共生参与、共享互动”的实施路径,最终形成高职院校自我激发空间与利益共生空间协同发展并促进资源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空间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创融合是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出真正承担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文章分析了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新商科专业群"专创融合"中存在的专业建设未能满足区域产业创新需求、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度不高、专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双创共享实训基地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基于产教融合的深化高职新商科专业群"专创融合"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9.
区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火炬职院健康产业学院(生物医药系)对接当地国家健康产业基地构建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的演化史表明,产业从规模发展、集群发展到产业链发展必然带来技术技能复杂度提升,高职院校也会经历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到组织创新的变迁,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个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联结点的区域职业教育政产教联合体。在这个产教联合体中,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和地方产业发挥各自功能,以产业知识为逻辑参与区域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必须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把人才、教育和产业链条有机链接起来.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还存在产教融合资源分散、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机制脱节、人才供给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汇聚校企合作资源,就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无锡市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道路,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行业产业调整、转型、优化升级。然而,面对当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打造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的新任务,无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着支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体系有待完善、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中的合作能力有待提升、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待提高等现实梗阻。为此,需要采取以下策略:深化无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健全激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无锡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不相适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模偏小,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趋同,专业设置重复。无锡市高职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培养符合无锡市经济发展特色的高技能型人才,同时也应准确定位,科学设置与无锡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此外,无锡市政府应引导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建立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促进无锡市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羌毅  徐胜  李博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103-107
办好"具有适应性的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解决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水平不高、个性化定制发展受阻、区域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不适应性问题,需要在"自由学期制"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深化院校治理三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大关口,以往传统的教育资源和社会服务优势正在逐步减弱,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产生了深层次的矛盾。在深化"产教融合"的教育发展新阶段,高职院校需要在人才发展的战略性目标上重新提炼办学理念、找寻专业特色,摆脱传统的技术应用与模仿,深入更高端的新技术应用与创新探索实践,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建立与企业协同育人的办学新机制,探索有步骤、有层次、有目标的"产学研创"分阶段实施路径,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新技术推广与专业建设步调一致、新技术应用与创新创业项目衔接、新技术改造与产业更新及时、新技术创新与技术升级同步的"产教融合"纵深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认识高职教育质量需要把握职业教育的新定位与新制度,理解"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内涵,努力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职教育初步形成由学生发展、教学改革、政策保障、服务贡献等多个方面组成的新型质量观。在此背景下,推动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正在成为以制度改革推动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上海、青岛、浙江等地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成功案例的调研,剖析泉州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以泉州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为研究样本,从功能定位、建设模式、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产教融合视角下如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建设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的优化对策,促进职业教育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实现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的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17.
罗瑶 《职业技术》2023,(9):31-39
在产教融合向数据理性转变的纵深发展期,高职教育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校企合作、专业产业对接路径中把握关键的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高效能弥合。推动区域经济新动能的形成和转化,并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建立与求解全过程要素层次结构模型,设计与约束指标量化评分标准程序,量化透视产教融合的“深度”,科学监测评价产教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要素的吻合度;探讨研究推动经济发展全要素评价的算法算力,促进区域合理化系统化资源配置,预警要素资源“错位”,平衡地方经济差异,真正发挥产教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效能。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产业体系视域下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职业教育的先锋队,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但面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也存在科研反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够、科技项目层次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不畅、校企合作科研优势不足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要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生态、技术、人才需求,通过优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培育"三员"人才队伍提升科技人才竞争力,以实现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9.
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下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挑战。基于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模型的分析显示,技术研发能力是高职院校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还存在着产学研合作服务水平低、发展差异巨大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极低等问题。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高职院校所在的城市与学校举办者性质等层面对院校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提升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应着力于四个方面:搭建集成化产教综合体平台,提升技术创新综合实力;深化科技创新制度改革,推动高端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聚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凸显技术创新服务的地域性特征;提高科技成果的含金量,加速技术创新对接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西省高职学院产教融合现状的研究可见,在相关产教融合政策保障下,高职院校总体格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保持一致,校企合作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同时也存在学科配置和产业布局不完全吻合、校企合作内生能力不足、产教融入红利不突出等问题,要求企业、政府部门与高职学院继续加强协调与合作,突破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内驱力,努力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新局面,真正使产教融合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