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落脚点,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刻认识美好生活需要与自身的联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动员广大群众共建共享,推进美好生活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重点把握领导干部和青年群体两大对象,不断增强他们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使命担当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的实践活动,以现实的人作为基础,以实现人的发展需要作为目的.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鲜明主题,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面对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需在"人"的基础上,落实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结合互联网,成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十九大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使用互联网也越来越生活化。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网民的各种生活信息紧密结合在一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更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育人实践活动,其发展动力必然会伴随着新时代新要求在不断变化发展,呈现多样性,体现在多方面,表现为一种交互作用的合力,贯彻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根本动力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当前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而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新时代党阶段性任务、阶段性目标的变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有特殊规定性的实践活动,既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的赓续发展,又适应于创造人的美好生活的实践需要。美好生活是共同体之中的生活,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生活,是蕴含时代规定性的生活,呼唤、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规范、协调、动员、引导、整合的功能与作用。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教育对象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自觉意识、培养和提升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能力,并引领美好生活的实践方向。新时代新征程上,美好生活作为独特的概念命题与鲜明的实践追求,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育人体系的时代建构,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增长点,进而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进、创新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可以转换思维视角,从情感向度入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情感向度,从情感逻辑来看,这是由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情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重要意蕴、情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突出的重要维度决定的;从情感指向来看,它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力量、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培养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干预;从情感路径来看,它可以通过打造情感要素、运用情感资源和情感评价等得到切实推进。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论述文化自信,传递文化理念与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含物质需要,而且包含精神文化需要.对于学生而言,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面临重重挑战,德育不理想、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教育话语面临困境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凸显应有的价值.基于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时代场景,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对于意识形态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理论创新与制度建设固然非常重要,但加快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心理的速度与质量却是重中之重。当前,可通过引导民众理性认识意识形态、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民性与生活化、注重思想的对话与交流等策略,不断提高建设质量与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的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创造.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有所创新,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载体,使两者共同为社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柴鹏 《科教导刊》2019,(10):71-72,77
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深化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与新境界,以更好地平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拥有了进一步深化伦理道德教育的科学内涵。必须坚持推进包括传统美德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改进和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方式,不断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伴随云计算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内外关于云环境下安全产品的市场需求已积累到爆发的临界点。围绕云计算安全需求,分析云计算平台、数据等方面现有的安全风险,以及可信访问控制、数据安全、虚拟化安全、云资源访问控制等云计算安全关键技术,对于云计算平台的应用与普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当前云计算平台安全现状与解决方法,提出云计算平台安全基础服务、应用服务等云计算安全服务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业4.0将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将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变化。通过阐述工业4.0的内涵,对机械制造业中工业4.0重要标志性的基础装备数控机床加工以及规模化生产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职业学校五年制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面临的就业导向目标变化,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修正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变革,提升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建构适宜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发展的创新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体制,引领他们积极努力地去创业,提升高职艺术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面对的首要义务。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研究的内涵与能力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对研究生院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博士生不仅在跨学科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以及科研管理能力等新型科学能力要求上没有做好准备,而且在批判性思维、提出研究问题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等传统核心科学素养上也表现不佳。未来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重视跨学科课程、导师组与科研项目的建设,开设实用性强的方法技能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共同体交流的机会,注重发挥高水平导师和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培养效能,加强对不同类型博士生的个性化选拔与培养。  相似文献   

15.
从职业院校校企联动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探讨国际经济社会分工下国家经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中职业院校与企业如何有效互动,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服务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另外提出了企业、职业院校、教师、学生在校企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各自定位、以及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摸清全国水利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和课程学习现状,本文分析了课程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通过问卷和走访调研的方式对全国21所高校的水利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调研发现部分高校水利工程学科基础课、公共课和专业课内容雷同,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陈旧,前沿性不够和科研训练不足,等等。实践类课程及前沿类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不足:课程门数和学时比重明显偏低,全英文课程体系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50%的课程教学方式以讲课为主,研讨、案例式及现场教学方式所占比例相对偏少;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对“大学教学之神圣品性”进行前提批判的基础上,以大学教学之学术性、教育性、艺术性及责任性四重品性阐明大学教学何以神圣。大学教学因其学术性而求真;因其教育性而向善;因其艺术性而悟美;因其责任性而立人类命运之共同体。厘清大学教学神圣的四重品性,回归大学教学的神圣地位,从而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铸造基石。  相似文献   

18.
航迹遍及全球的船舶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虽然船舶污染物的排放满足了国际公约和地方法规的最低排放要求,但由于船舶所经航区的海洋环境对污染物排放的承受能力不同,特别在生态系统脆弱的航区,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必须限制或禁止。因此,船舶必须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消减污染物排放对所经航行水域环境的影响,满足海洋环境对特殊航区的水体和大气质量的防污染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双一流"建设目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研究型大学非汉语专业学院招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需求日益迫切,以中国本土学生为对象的教学管理体系严重制约了留学生规模。本文分析了研究型大学专业学院在留学生招生、教学、保障方面的常见问题,提出ICS(Innovate,Coordinate,Service)管理体系,并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作为实证,旨在对研究型大学专业学院开展留学生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建筑能源环境》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先导课,在新时代新技术的冲击下应紧跟教育部新工科发展的脚步与号召进行教学改革。本文针对于此,对《建筑能源环境》课程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赋予课程内容以新工科时代背景,使课程设计紧跟专业领域科研前沿,将课程实践与行业尖端技术紧密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实现知识传授、激发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