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信息化、终身学习、创新型国家建设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时代化的新要求,必然要求创新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论述创新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提出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定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研究的专门人才和信息技术教师;论述了目标导向、三维一体、四项全能、T型拓展、开放借力等创新的教学计划设计思路和理念;探讨了建立"333"师资队伍,创新业界锻炼制、学年作品制、能力领衔制、能力及创新学分制、项目培养制、多元评价制、多证书制、竞赛激励制、双实习制、跨国跨校远程培养制等创新培养制度,最后探讨了课程创新设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面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政策要求,面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不匹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的问题,培训实践体系未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要求脱节的问题,培养机制未能很好融合校内外资源和创新力量、协同创新培养本专业人才的问题,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从2015年起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协同培养”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迭代构建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三融合”培养模式:“五结合”高水平课程体系、“四位一体”培训实践体系、“六结合”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培养了大批能够胜任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同类型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推动与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对培养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黄冈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根据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并创新了实践教学的方法,促进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适应了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信息化进程中的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目标是探究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教育网络工程方向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专业现行培养方案与实际就业情况,得出教育技术学专业主流就业方向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高校信息中心,需要具备网络技术能力;通过分析,得出教育技术学的技术组成主要应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前两者已在教育技术学中得到体现,而网络技术在教育技术学培养体系中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过程,得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是沿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主线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包括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工程技术;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开展网络技术方面课程的现状,得出部分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已开设网络技术方面的课程,但课程开设不足,特别是网络硬件方面。基于以上原因,教育技术学应将教育网络工程纳入培养体系,作为新的发展点和专业方向。本文最后给出建立教育网络工程课程体系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5.
深化教育技术学本科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教育技术学本科实践类课程培养的重心。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尝试性提出教育技术学本科实践类课程"三结合"教学模式,并且对该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实证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旨在系统、规范地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与实践,1998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团队,并依托批准的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展开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十年的发展,成立了教育技术研究所,培养了一支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研究队伍,50余名专职科研人员中,80%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学科背景涉及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艺术设计、管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正成为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分析,结合笔者对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现状分析,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说明在高等师范院校依托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方向的体系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8.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核心能力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设计能力既不能反映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的特点和水平,也适应不了社会对教育技术人员的要求。教学设计能力只能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基础能力而非核心能力。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培养的核心能力应是媒体资源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9.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现状,初步提出了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评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A、B问卷的统计分析,研究了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能力现状及社会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素质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客观需求,以资为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曲改革研究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跨世纪建设找准现实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项目档案管理是制约教育信息化高效、稳定运转的关键因素。其管理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试图从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项目建设过程中,结合PMP知识体系对高校项目档案的管理进行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否也存在"现代化风险"?这是我国实现教育战略目标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较高水平的状态,其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时下一些普遍存在的观点恰恰偏离了这一宗旨,例如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一定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等等。教育信息化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充分条件,更不是必要条件。教育现代化存在着"现代化风险",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拓殖,正是教育现代化的风险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现代化风险的实质就是教育信息化风险。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应是研究教育信息化风险,包括信息技术的安全性、破坏性、适用性、效益性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福祉,也应看到应对应用信息技术所要付出的代价。因此,规避教育现代化风险,不是要如何控制信息化工具本身,而是要控制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师资培训、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对比中韩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状况,分析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有益经验,希望能为今后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每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形成、发展与应用离不开特定的技术生态,信息技术尤为如此。运用人工智能、5G通信、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已成为全球共识,而技术间加速融合、协同创新所形成的智能技术生态是驱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智能技术生态以教育信息的全面感知为基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动力,通过跨时空、跨模态、跨组织的教育教学要素重组以及各教育主体间可信、智能的合作,推动未来教育创新与变革。智能技术生态可为跨时空的教育资源配置、多主体的教育协同治理、社会化的教育服务供给以及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提供支撑,从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学活动、教育组织和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系统性、结构化地重塑未来教育样态。在此过程中,需通过技术间的赋能解决单一技术瓶颈问题,并通过优化教育治理体系规避科技伦理风险,有序推进智能技术生态的演进与未来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内外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国内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以“身心发展,缺陷补偿”为指导,从课程设置理念的转变、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实施的改善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优化师资力量,并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师资培训、顶层设计、组织保障、经费投入、数字化校园建设等方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吴建平院士介绍了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和中国教育科研网建设的历程。吴院士团队实现IPv6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中国教育科研网走在了世界互联网建设的前列:CERNET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学术网络。“互联网+教育”应用也是吴院士重点关注的内容。结合当前互联网教育现状,吴院士从缩小数字鸿沟、推进教育公平、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探讨了教育专网建设的必要性,并界定了教育专网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教育专网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可能带来的教育管理上的变革。他提出,教育专网将提供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教育服务,作为智慧教育的支撑平台,支撑各种新兴技术对教育的渗透,进而对教育资源建设、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未来教育场景中,教育专网必将成为“教、学、管、评、测”全链条信息化、智慧化的基础平台,将推动我国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应用通信网络技术和Java编程技术,设计开发了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基础信息的录入、管理与查询、学分登记与查询等功能,为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技术方案,并对系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用户权限设置等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以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投身教育事业长达四十余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博大精神的教育思想。《论语》一书,最集中的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也为后世所传诵。作为教育类专业的学生,既学孔子,其教育思想是重中之重,努力的汲取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以更好的为当今的教育服务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从孔子对教育、对学生、对教师的见解与观点三个方面,并结合亲身经历来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并分析当今大学教育之弊病。  相似文献   

20.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社区教育新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和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社区教育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和全新的发展空间,传统的社区教育在很多方面已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社区教育的特点,分析和设计了针对不同密度的社区教育网络模型,为新时期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