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吾尔语构形语素的发展 3·1 维吾尔语的构形语素作为语法系统的成员,是在维吾尔语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逐渐积累起来的,它在保持自己的基本类型特征——后附粘着的同时,也经历过一个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传统上在论述这一过程时,往往偏重于罗列构形语素在形式上的种种演变,而很少涉猎构形语素的何种变化和发展促使了维吾尔语语法更加完善、充实和精密这样一个更为深层的问题。本章就试图从功能——语义的角度对此作一探索,限于篇幅,这里不可能对维吾尔语中的每一个构形语素的发展逐一阐释;为说明问题,本文只分析名词的数、人称和格位形式的发展,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例证明在维吾尔语中一个构形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几种语法意义,而同一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构形语素未表示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语按其语言的语法形态和特点是属于最有代表性的粘着语范例,也就是说,它的绝大部分语法形式是利用词根加具有语法意义的词缀来实现的。这个基本特点是古今维吾尔语语法所共有的,是维吾尔语语法稳固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古代维吾尔语语法是现代维吾尔语语法发展的基础,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维吾尔语语法。我们研究十一世纪维吾尔语语法的  相似文献   

4.
“们”的语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们”作为表复数意义的语素,其功能是构形,它与名词结构组合构成复数形式,这类名词既包括指人的名词,也包括指物的名词。“们”在组合关系和句法功能上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构形虚语素的语法特征,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关于"金"的词性,自从朱德熙先生在《语法答问》中分析为区别词之后,汉语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的声音.本文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了简要地概述,并采用历史的观点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主张应当历史地看待"金"的词性:"金"正处于从词(古代的用法)向粘着语素语法化但又未完成的状态,既不能分析为名词,又不能分析为一个粘着语素,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即词和粘着语素之间的"语法化"状态.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语在语言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语音谐调。维语语素的组合,往往受到语音谐调的制约,出现元音或辅音的对应变化,形成语素的不同变体。维语语素中的同音现象多半是由于语音的偶合或借词的进入而造成的,也有一些是语义分化和语音变化的结果。维语复合语素中的各语素有些可单用,有自己的意义,但在结构和意义上都失去了独立性,不能看作是两个语素。维语词根是词中带有基本词汇意义的语素,是派生同根词的基础,也是全部词的词形变化系统的组织中心。构词词缀按其在词中的位置又分前缀、中缀、后缀;构形词缀构成词形变化系统。其语法意义。一是指词的自身范畴意义;二是指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语法化学说的理论,分析了“动+儿”、“形+儿”、“名+儿”这几种结构,说明了其中“儿”语素的性质,提出现代汉语中存在着构形语素“儿”和构词语素“儿”,阐述了构形语素“儿”和构词“儿”语素在功能上的差别,给出了判断这两类“儿”语素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语在形态结构上属于粘着语类型,但也存在着大量的分析性特征。长期以来对哈萨克语的研究只重视其粘附性特征,而忽略了分析性特征。从语素学角度着手,分析和探讨哈萨克语的语素系统,认为哈萨克语的分析性语素应该称为辅助语素,可以分为七类,并且具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中,方位词,特别是单语素的方位词,总是粘着于前,它的结合面一般都很宽。所以,根据这两个特点,不难把方位词同一般性的名词,特别是表处所的名词区别开来。《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的语言虽然比较接近中古初期的口语,可是毕竟跟现代汉语差别太大。在古代汉语中,方位词并不总是粘着于前的,它往往单用。《世说》中的方位词既有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又有和现代汉语一致的地方。所以,在确定《世说》方位词的范围的时候,我们除考虑“普遍地具有后附性”这一语法特点外,还要从词义上进行类比。比如说,A、B两个表处所的名词是同义词,虚化程度相近,A被认为是方位词,那么B也可以认为是方位词,尽管B的结合面很小甚至没有后附的用例。  相似文献   

10.
对现存文献进行探索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维吾尔语大致经历了鄂尔浑碑铭文献语言、回鹘文献语言、哈喀尼亚文献语言、察合台语和现代维吾尔语这几个历史阶段,维吾尔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论文主要对维吾尔语名词复数的语法形式及其语法意义进行历史溯源,以期为研究维吾尔语的历时演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复合词中独特存在的一种词汇现象。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广泛使用,后形成一种固定的词语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也常常出现。它由两个语素构成,但在表意时只有一个语素表意,另一个语素起陪衬作用,用来补足音节。由于偏义复词中一个语素意义的消逝,人们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文章基于国家语委语料库[1]的检索研究,梳理了偏义复词“缓急”的词义演变过程,分析了这类偏义复词语序确立的影响因素,探析了其形成的路径,并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交际应用和语言内部四个角度总结了其形成的原因,说明了古代汉语中存在这一独特词汇现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Packard的形类描写法对彝语复合词构词的结构和形类进行描写。还借鉴了其语素的四分法:功能词(自由的、功能的),根词(自由的、实义的),粘着词(粘着的、实义的),词缀(粘着的、功能的)。彝语复合词构词法类型丰富,其中名词有5种;形容词有4种;动词构词法比较单一,主要有2种;还存在一定量的多音节复合词。从构词语素的自由程度来看,无论哪种词类,主要呈根词+根词、根词语素+粘着词根语素、粘着词根语素+根词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语素是语法最小的区别性单位。作为处于最低层次上的基本粒子,它显著的区别性特征决定了它在语言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我们认识语素的最重要的依据。 1、意义的单一性 任何一个语素都可表示一个简单而宽泛的意思,虚语素表示语法的意义。尽管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语言的发展,许多语素的意义已不太明确或不能马上为人所理解;或者由于它们的高频率使用,有的语素能体现几个不同蕴含的义位。但无论如何,它们都脱离不了语言中音和义最小结合体这一本质。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维吾尔语长元音探索叶少钧如何阐述现代维吾尔语的长元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据我们初步的探索,觉得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既要了解古代维吾尔语和近代维吾尔语里的元音情况,更要了解十一世纪后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这方面我们很贫乏。比方说现...  相似文献   

15.
语素是汉语法学系统中的新事物。不仅它的内容是全新的,就是对它的普及与教育也同样需要我们作新的探索。§1 语素教学的地位汉语素是汉语的原子,是汉语的“根”。语素研究是语言的微观研究,对它的历史追寻也是语言的寻根研究。语素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位置与它的这些特点很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语-γu/-gy古今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u/-qu/-gy/-ky曾是古代维吾尔语中一种功能多样、十分活跃的动静词形式,然而在向近现代维吾尔语发展的过程中,它的全部主要语法功能丧失殆尽,仅仅保留了古文献中并不多见的表意愿的用法。这种现象主要是察合台语时期(14-20世纪初)维吾尔文学语言语法形式调整,历史上形成的一些同义或近义语法形式得到简化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重叠是彝语的词法之一,主要集中在形容词部分。彝语重叠名词重在构词;重叠形容词重在构形;动语素一旦重叠涉及句法,表疑问。有的形语素重叠也涉及句法问题,表疑问;属格代词重叠后构成重叠反身代词。  相似文献   

18.
全文通过对多语素合成词的考察,论证了语言学界尚未形成定论的一个语法单位——语素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语素组作为一个语法单位存在的客观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语素组的概念,阐述了它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它的具体分类,它与语素、词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等问题,从而充分证明了在语素和词这两级语法单位之间确实存在一级新的语法单位——语素组。本文是第一部分,分析其存在的客观依据,确立其概念,探讨其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通过实证调查,探究新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汉族学生汉语口语中的维吾尔语化特征,力求探索引起语言变化的内外成因和潜在机制。研究表明:新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汉族学生汉语口语的语法中出现了大量的维吾尔语化特征,语言的直接接触影响是其主要外因,语言模式的竞争是其主要内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晚清时期南方白话文献中新生的“庆幸”义副词“好得”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征进行了考察,并对它的形成过程和词汇化机制做了探索,认为它是在语义转喻和隐喻的基础上,通过类推机制,从含有语素“好”的庆幸义副词“幸好”“好在”与含有语素“得”的庆幸义副词“幸得”“喜得”“难得”等中截取“好”与“得”融合而成的新词。“好得”与明清时期的其他三个高频同义副词“幸亏”“好在”“喜得”相比有着一定的差异,它语法化程度较高,具有较明显的南方方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