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E-G指数的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成熟的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基于测算方法的科学性,选择EG指数测算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二十个大类的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中等偏低,且呈现出很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现阶段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必须进行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区域人才集聚、增强高校的各项职能,从人才集聚效应入手,分析了高校在人才集聚过程中发挥的四个作用,基于一般系统理论构建了包括高校、区域人才集聚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人才个体等四个要素的人才集聚模型,并运用协同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区域人才集聚系统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对不同阶段的集聚模式、产生的集聚效应和高校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高校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为例,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变化态势及空间变化特征,依据综合指数法测算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并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研究了河南省2005、2010、2015、2021年空间变化态势。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新型城镇化率相对较高,逐渐由分散向集聚方向发展,且空间差异不断缩小,连片基本形成,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产业总体上呈现出集聚态势,其特点表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专业化产业的逐步发生集聚态势,而与之配套的辅助产业在空间上仍然表现分散化的态势。生产要素的地区差异不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集聚的原因,而区域新技术投入、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的出口、原有的产业优势、产业外部联系等等因素以及规模经济因素是长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的真实原因。继续引导区域技术投入和新产品开发的区域分工,促进区域以优势产品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才是提高长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的合理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对天津市16所高校人才引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高端人才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天津市要从制定差异化的人才集聚规划、建设人才集聚载体、创新区域人才引进基础性政策及实现与京冀人才引进政策的对接与融合四个方面入手,以此凸显自身集聚高端人才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高校绩效评价对象,并行使用主成分分析、超效率DEA分析和Malmquist指数模型等方法,对72所直属高校进行绩效评价。其结果显示,直属高校的绩效状况基本相当,将近三分之二高校"绩效偏高"或"绩效相当"。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近十年间大理类和综合类直属高校的资源配置平均效率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不过规模要素对高校绩效的作用已逐渐达到临界状态;但大文类高校则表现相对稳定。此外,专任教师数量以及经费投入结构对高校绩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图书馆及资料室的人才凝聚力不强,缺乏事业发展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形成人才集聚优势,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高校图书馆及资料室应建立起有利于凝聚人才的制度,营造出能够形成人才集聚优势的环境。要通过制订政策、完善法规、创新机制、改善条件、建设环境、加强沟通等,千方百计发现人才、吸引和稳定人才、培育人才,把人才凝聚到图书馆事业中来,形成人才集聚优势,使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图书馆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双因素理论在高校人才集聚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依据高校集聚人才的需要,在简单介绍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对高校人才集聚相关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高校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ys-GMM方法检验技术、人才和包容度三个因素对高校教师资源集聚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高校教师资源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中部高校较集中的省份,中西部其他省份高校教师资源集中程度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技术、人才、包容度三个因素均对高校教师资源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包容度是限制东部地区高校教师资源集聚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水平是提高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教师资源集聚程度的关键。据此,各地区可从优化科研技术环境、创新人才集聚模式、完善地区人才政策三方面采取差异化措施提升高校教师的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10.
双因素理论在高校人才集聚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高校集聚人才的需要,在简单介绍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对高校人才集聚相关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进行的分析,提出了完善高校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与人才聚集环境密切相关,经济环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主要环境之一。本文在论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及特征和经济环境构成的基础上,运用关联分析法,探讨经济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内在联系,旨在研究经济环境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当前,苏州人才总量已近300万人,高端人才工程与计划更是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苏州人才工作也面临政策新机遇、市场新变革和发展新需求等新课题以及人才环比增速持续放缓的挑战。在人才工作发展新阶段,苏州还需以目标格局和制度创新“顶天”,以政策有效落实和创新创业活跃“立地”,在人才工作目标定位、产业协同体系、人才培育供给、人才市场体系、人才管理技术、合力工作机制、离岸创新基地、绩效考核评估等方面协同发力,提升全球人才集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传媒的逐渐成熟和普及,传统经济文化向网络经济文化快速转变,主要涉及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的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设置,已不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高职传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结构,开设网络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网络传媒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对于社会发展、学校生存以及学生就业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变化趋势。了解这些新变化,寻求积极的教育对策,这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当前大学生择业观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新变化,深入剖析了其变化的根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地学类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了地学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运用集合、权重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地学类创新人才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对地学类创新人才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为衡量和提高地学类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人才是否具有吸引力,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物质条件,而是人才发展环境。综合考虑影响人才环境的各个要素,在人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了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顺德区的人才环境进行定量化研究,用具体的数字来刻画顺德区人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人才强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西部职业教育要有效地发展.在人才聚集方面,准确定位西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人才观念,维护人才权益,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职业人才;强化优势,办出特色,创造品牌,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人才;努力提高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治国兴邦,人才为本,成败得失,全在用人。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慧眼识别人才,正确使用人才,真诚爱护人才,善于聚集人才,这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责任,也是每个领导和组织人事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地区创作人才的培养机制与"三少民族"作家在内蒙古文坛的崛起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内蒙古文学走向更辉煌的新世纪的历史背景下,围绕文学创作研究班的提升作用、文学会议及评价机制的激发效应、文学机构及文学刊物的聚拢效果等诸多方面反思和检讨内蒙古地区创作人才的培养机制便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