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王朝,它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各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完善.而在教育方面则通过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将它推上了一个高峰.三次兴学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它们又都不可避免地以失败告终,三起三落发人深思.本文就具体分析一下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影响及其失败原因.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指的是:北宋仁宗庆历四年三月到五月三日由范仲淹主持的第一次兴学;第二次兴学是熙宁四年到元丰八年由王安石主持的;第三次兴学运动是徽宗崇宁元年到宣和三年由蔡京主持的.在历史上分别简称为“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它们是为了革除北宋中后期科举和官学的流弊,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的人才而发动的,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正负两方面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
北宋的官学系统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在庆历、熙宁、崇宁三次大规模的兴学运动中.地方官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由于朝廷对其发展的重视,到北宋末年,地方官学已相当发达。北宋地方官学从教师选聘、学生管理、教学方法等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为此后地方官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并对北宋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改革家。范仲淹从政初期,就重视教育,着手兴办学校。公元1044年,范仲淹在宋仁宗和改革派大臣的支持下,主持了北宋历史上第一次兴学运动,史称“庆历兴学”。范仲淹不仅勤奋治学,积极兴学,还善于发现人才,注重培养和推荐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重教兴学荐才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4.
北宋作为唐宋变革的重要时期,在中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神宗时期,在仁宗明道景秸兴学和庆历兴学的基础上,改革科举内容和学校制度,在太学推行三舍法,颁布《三经新义》作为官学的统一教材,并进行了教育与科举一体化的制度尝试,对中国后世教育的发展和转变具有重要影响。然因改革措施的不当及与教育规律的背离,改革中也出现了“苏嘉案”、“虞蕃案”等广为后人诟病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当时教育改革的效果,也对其后士林风气的转变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商英是北宋末年绍述新政的中坚,兼为宋代佛道二教最积极的外护居士,在中国居士佛教史以及道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生卒享年迄今尚无定论,从外证和内证的角度考察,张商英应生于宋仁宗庆历三年,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十一月壬午日,享年七十九。其他所谓卒于“宣和元年”、“宣和四年”以及享年“七十八”、“八十一”的说法,皆缺乏必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李觏不仅在哲学上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政治、经济方面主张革新,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有许多有益的见解。李觏是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的理论上的支持者,也是“庆历兴学”的支持者。范仲淹为了推行新政,就必须培养人才。为了培养人才,就必须兴办学校,加强教育。范仲淹指出:“当太平之朝,不能教育,俟何时而教育哉?乃于用人之际,患才之难,亦由不务耕而求获矣。”他认为只凭科举考试取士而不教育的办法,是不问耕种只求收获。庆历年间,范仲淹为相,在政治上实行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兴学的主张,即所谓“庆历兴学”。兴学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州县立学,并改进太学和国子学。一是改革科举。经宋仁宗同意,并下诏州县皆立学;规定应科举者必须先受教育,士必须在学三百日才许参加考试。但不久范仲淹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庆历兴学也宣告失败,州县之学也只留下空名,科举改革也全部作罢了。庆历兴学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兴办学校,改革科举,把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的思想,比当时国家只管科举考试,不管教育的现象是一个进步。李觏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这种变革的精神。李觏在《安民策》、《教道》、《庆历民言》等论文中,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范仲淹的教育经历;并简述庆历兴学的原因及历史过程。重点分析了范仲淹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庆历兴学”的深刻影响。最后对范仲淹及其教育思想进行了评价,认为他一生勤于教育,创建书院,为统治阶级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的人才,并开创了北宋一代兴学之风。他对我国古代教育所作的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由于宋初朝廷鼓励书院发展以解决文教不振、官学不力的局面,使得书院的教育功能强化,但一些大的书院走向半官学化。北宋三次兴学过程也是官学再度成为国家教育主体的过程,书院在发挥继续教育功能的同时,学术传播、学术交流的功能也得到强化。北宋中后期,书院继续发展,不但促进了宋代的文化繁荣,并且成为理学传播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9.
北宋庆历年四年,范仲淹试图以改革科目设置和人才选拔方式等手段来促进官学的发展。官学成为培养科举人才的主要机构,使北宋前期曾经替代官学培养人才的书院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北宋著名的书院纷纷从历史长河中消逝。但并不能断定这就是北宋书院的衰落,而只能认为是书院由官学替代机构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转变过程中的低谷,为北宋后期书院的转型积累了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北宋庆历三至四年(1043——1044年),出现了一场政治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它的主持人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庆历新政”仅仅搞了一年左右就告吹了。然而,这场改革不仅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范仲淹在改革中所显示的丰富的人才学思想,也为后代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朝政日益腐败,处境十分窘迫的时期。当时,官吏选拔晋升制  相似文献   

11.
宋代四明地区的教育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北宋前期基本沿袭唐代的教育规模,庆历兴学才是明州教育走向繁荣的转折点.在朝廷政策的鼓舞下,特别是在王安石的直接推动下,“庆历五先生”相继执教乡里,四明地区的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四明地区通过教育及士人的交游,逐渐激荡成为一个文风鼎盛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宋代中央官学的管理,基本以唐代为模式。唐代学校经过唐末五代战乱,几近毁灭殆尽。宋代中央官学能从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并创建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得益于范仲淹、王安石等三次兴学和学校管理改革。本文拟对宋代中央官学的管理作一初步探讨,希冀籍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教育管理的经验教训,以为今之教育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使教育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两次规模较大的社会改革.尽管这两次改革最终都归于失败,但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没有政治体制改革支持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最后成功的,要想取得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必须有政治体制改革作保障.  相似文献   

14.
北宋有三次兴学运动。欧阳修的《吉州学记》是第一次兴学运动的产物。据史书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坏”。北宋建立后,首倡兴学的是晏殊。1027年,他知应天(今南京),即创州学,“且延范仲淹以教生徒”。此后,也有一些地方兴建学  相似文献   

15.
北宋前期朝廷通过改革科举制度 ,扩大取士数量 ,促使士人阶层重新形成和扩大。而朝廷又无力通过兴办官学来为士人提供求学之所。具有私学性质的书院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目标 ,北宋书院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 ,由于受科举制度改革和官学萧条的影响 ,大部分书院只是成为官学的替代机构 ,没有真正体现书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北宋太宗统治时期,曾经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和雍熙三年(986)两次大规模出兵北征,企图收复燕云,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这是太宗及北宋政权的一系列失策造成的.从高梁河之战到雍熙北征失败,是北宋历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个转折时期.宋代的积贫积弱发轫于高梁河之败,形成于雍熙北征失败后,加剧于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到仁宗时,积贫积弱之势已积重难返了.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梁河之败到雍熙北征之间北宋政治的考察分析,说明北宋的积贫积弱是如何开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世家江西吉州而在朝廷作官的宋代古文家欧阳修,应知州李宽和同乡的请求,于仁宗庆历四年州学建成时,作了《吉州学记》,盛赞兴学建校。文体是“记”而用意在“颂”。开笔一段先记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之今者宜何  相似文献   

18.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热心兴学育人的著名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扭转当时衰颓的学风,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范仲淹所处的时代,“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十分严重,对此他十分忧虑,曾多次言朝政得失,要求变更天下弊事.当时范仲淹享有很高的声望,于是宋仁宗在庆历三年(1043),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实行全面改革,史称“庆历新政”。在这期间,范仲淹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  相似文献   

19.
苏舜钦是北宋著名诗人,但其生平事迹后人却知之不详,关于其山阳守制的具体时间,权威专著《苏舜钦集编年校注》所附年谱定在庆历二年春至庆历三年冬,但据苏氏兄弟庆历二年春天所作的《淮上喜雨联句》诗可知,是时他们还在自吴越奔丧还京的淮水之上;另据苏舜钦的《东京宝相禅院记》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可证庆历二年四月和是年年底,苏舜钦都在京城;又据欧阳修庆历三年作的《答苏子美离京见寄》和苏到山阳后作的《涟水军新闸记》以及北宋汴河通航制度,可知苏舜钦南下山阳在庆历三年春。其终丧还京的时间,可据汴渠十月闭口的制度和苏的《九日汴中》诗等,可确定在庆历三年秋九月。  相似文献   

20.
以往论者论及胡瑗教育思想时,往往习惯地将其与"苏湖教法"、"太学法"联系起来,似乎都是胡瑗官学实践分不开甚至是相为表里的。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即将胡瑗教育思想放到宋初八十年及"庆历新政"前后书院发展的大背景中去,突出胡氏教育思想与其书院讲学的关联,特别是突出他与以范仲淹、孙复、石介为代表的睢阳学脉的紧密联系。这就将胡瑗教育、教学思想实践与整个宋初八十年民间私立大学(书院)的实践和"庆历兴学"联系起来,显示其既是宋初书院讲学历史的结果又通过"庆历新政"之教育革新反过来又促进了书院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