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何谓“冷和平”?近期来,常常看到“冷和平”(coldPeace)一词、这是什么含义呢?冷和平是相对于冷战而言的。自从苏联解体,原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峙消失了,世界格局从两极转向多极化,这种多极化的格局仍在形成过程中。这期间,虽然没有了过去冷战时...  相似文献   

2.
后冷战时代 新帝国主义冯立冬在《半月谈》1999年第7期撰文指出,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乱炸给世界提了一个醒:冷战结束虽然已有七八年了,但是超级大国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多极化发展的大趋势虽已取代过去的两极对立,但当前世界的这种多极格局并不平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为所欲为,试图变本加厉地主宰世界。世纪之交,怎样看待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是个重大问题。90年代初,世界盛传“冷和平”的概念。最近几年,国际交往中又出现了某种“伙伴关系热”。看来,随着美国以强凌弱行为的不断增多,随着它将B-2隐形轰炸机…  相似文献   

3.
如何认识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结构就是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和其他几个强国之间形成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即单极多元的世界格局 ,这一格局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两重性 :一方面当前国际格局具有单极格局的特点 ;另一方面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仍然是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冷战后世界多极化发展集中表现为争夺世界主导权、敌友界线模糊不清、经济与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等基本特点。冷战后大国关系的调整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面对二战后世界主题转换,世界格局变化,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的形势,中国推进“两制”的关系的理论创新和发展,而美国从其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出发,在“两制”关系上,死抱冷战思维,并利用一切手段、一切可能钳制和牵制中国,无视多样性和差异性,继续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强制推行美国所谓的民主、价值观和实用标准。  相似文献   

5.
雅尔塔格局结束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处于磨合与调整中,但美国出于控制世界、称霸全球的需要,竭力维持单极化力量格局,抱定旧的冷战思维,在国际交往中延续冷战模式,以中国为新的冷战对手,在国内保守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普世主义等思想的推促下,鼓吹“中国威胁论”,并以此为掩护,扩弃美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利益及其文化价值观,服务于其全球霸权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共同的敌人被消灭,美国和苏联因双方利益的激烈冲突和意识形态的极大反差而从战时的盟友走向敌对。美国的遏制政策和杜鲁门主义相继出笼,苏联的反美宣传、意识形态大战此起彼伏。几经较量之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冷战,形成了东西方两极对立的国际政治格局。为获得在冷战中足以与美国对峙和抗衡的有力武器,苏联出台并实施了核计划。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国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积极推行“一极”世界,其战略重点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由于中美在世界观、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战略利益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都存在着矛盾。美国在我国周边的军事存在和战略部署,已经对我国构成了潜在或现实的威胁。我国应沉着应对各种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战前在国际格局中霸占话语权的欧洲国家纷纷衰落.美国却倚仗在二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力量,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当时唯一具备与美国抗衡实力的国家只有苏联。1947年,美国抛出“杜鲁门主义”。冷战由此开始。美苏在全球范围内争霸.其结果是美国最终拖垮了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明冲突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们寻找的解释后冷战世界的“新理论”。它实质上是美国霸权思想的反映,旨在为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提供理论依据。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美国“化霸权”提供了现实基础。美国“化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表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抵制“化霸权”,坚持多元化的互补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变迁的显著特点,也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由来已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1.
九十年代的国际环境将产生重大的历史性转变。苏联的解体与华约解散,标志着“冷战”时期“雅尔塔格局”的终结,东西矛盾将让位于西西矛盾和南北矛盾,谋求经济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主旋律,一个多极化、区域集团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即将形成。面对九十年代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两极格局终结后至今,以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为主体的世界多极格局的框架结构已基本形成;1993年前,各大力量为争取构筑冷战结束后新格局的主导权或主动权,制定和实施了各自不同的战略构想,即美国的“单极世界”战略,欧洲的大“欧洲邦联”与“世界中心”战略,日本的日、美、欧“三极”战略,中国的“多极”战略,俄罗斯(苏联)追随美国以维持其大国地位的战略;1993年后,经过前一时期的较量,美、欧、俄、日相继对各自的战略作了较大调整,唯有中国始终坚持构筑“多极”并为其中“一极”的一贯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核心。一国的经济利益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最根本利益,在众多国家利益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政治权利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一旦经济利益丧失,其他国家利益也就成为空话。国家安全也是如此,一国的国家安全在不同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其内涵表现有所不同。在冷战时期国家利益主要表现为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的利益,经济贸易利益居于相对次要地位。而在冷战结束尤其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政治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它的发展过程大抵分为如下阶段:两种经济体系对峙为特征的战时向冷战的过渡性格局;两大阵营解体后,美苏争霸,三个世界形成,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开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向多元化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国际经济格局发展的影响下,成为当代一大经济趋势。它的发展演变同世界经济格局一样也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在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美国的贸易政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方面是,美国的贸易政策不断偏离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而不断转向“公平贸易”和双边主义甚至是单边主义。这种转变也对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世界地缘格局不断调整重组。从全球政治格局而言,西太平洋大国云集,是当代多极格局中大国较量的新舞台。从全球经济格局而言,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地区。本世纪人类对海洋权益的关注,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海洋战略地位上升,更增强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价值。我国东部是西太平洋地缘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太平洋沿岸地缘战略地位的陡然上升,使我国东部的地缘安全增加了更多的变数。研究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结构与未来安全走势,对于构筑我国东部的安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肯尼迪政府上台之后,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调整了美国的南越政策。提出了“国家建设”战略,试图通过双方的努力使吴庭艳政府进行必要的政治、社会与经济改革,以赢得民众对南越政府的支持,进而巩固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利益,并最终赢得冷战在东南亚的胜利。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战略在南越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历着“二战”后最为深刻的变化,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呈现出复杂性和多维性,“单极”“两极”“多极”等已难以全面概括或反映当前世界格局的现状,世界格局日益呈现出多维、立体、复合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极世界的兴起与转型时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对于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学术界相继出现"一超多强""三维格局""后冷战时代"及"后后冷战时代"的观点。冷战后的美国为寻求世界霸主地位而提出了强权政治,它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拉拢日本、菲律宾以图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史为鉴,关注世界各国学者的不同观点,结合现今国际时政,分析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深刻体会和平与发展才是未来世界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有关民族主义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国际政治现象之一,给我们展现的世界是国家政治力量的扩张、民族经济利益的矛盾、各国间的宗教、文化上的渗透与抑制。民族主义问题突显起来。作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20世纪80年代人们向往西方,认为西方与美国就是“理想”的化身,90年代的全球化使人们看到世界更有利于西方,而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新的威胁和压迫,从中感受着中国被剥夺的现实和压力,这是当前中国民族主义紧张而悲愤情绪的直接原因和兴起的重要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