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杜宝卫 《时代教育》2007,(8Z):108-108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创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学生真正地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发带来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春风,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怎样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经过实践证明,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模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现状,取而代之的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姜玉花 《考试周刊》2015,(15):37-38
着力打造活力课堂,让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如花般生命怒放,语文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充满快乐。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论述为语文教学指出了新的方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代之以激发孩子求知欲,开启孩子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想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孩子求知欲,开启孩子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让孩子动起来。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尤应以质疑能力的培养作为切入点,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塑造创新人格。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教学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教学方式要活起来。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前提条件,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调控课堂教学的关键,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活力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应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动起来:动心、动脑、动口、动手。一、动心。动心即让学生对语文学科心动,即对语文课感兴趣、惦记着语文课。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失去兴趣的语文学习,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兴趣呢?1、老师的人格影响。“亲…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吕金英 《广西教育》2004,(9A):26-2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形式,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考试》2008,(5)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孩子动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何激发兴趣,让孩子真正动起来呢?笔者就自己的做法谈点拙见。  相似文献   

14.
现今的语文课堂,不少教师很难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行为,为了追求教学的完整性和流畅性,牵着学生走。学生自我的迷失,必然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和学习的低效率。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6.
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是课改的一个亮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为此语文课堂要有活力,而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只有动起来,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发展,获得能力。一、创设情境激发童心童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满堂灌”的形式,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课堂上只有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进行学习和探究,不断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和培养,这样才能达到语文课堂的高效。为了营造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留白,让他们动起来,并且对他们因材施教,提升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才能给课堂带来活力,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语文课堂上形成和谐、快乐、活跃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是全面捧进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绽放光彩的场所。如何让课堂更有效?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怎样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  相似文献   

20.
张燕 《小学生》2013,(12):71-71
课程标准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应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让课堂内的时间与课堂之外的时间自然衔接,让课堂之外的时间在课堂之内自由流淌;让教室成为使学生放松的、自由的学习、交流、研究的场所;让社会生活、自然生活中的内容融入到课堂之中;不仅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还要让学生的手脚也动起来;打破语文课堂上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思维运转起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