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虚假诉讼是指行为人以捏造事实、伪造证据、虚构法律关系等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促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或裁定,从而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虚假诉讼系当事人滥用诉权的表现,其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破坏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无论使用"诉讼诈骗""诉讼欺诈"还是"恶意诉讼"来表述虚假诉讼行为,都是不恰当的。从应然的角度看,虚假诉讼罪存在的范围不应当仅限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还应当包括仲裁程序。虚假诉讼的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从这个意义上讲,虚假诉讼罪属于结果犯。《刑法修正案(九)》针对侵财类虚假诉讼罪想象竞合犯的定罪问题以及司法工作人员构成共犯等问题进行了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2.
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以虚假或伪造的证据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并利用该判决骗取财产或者免除自己债务。本文对诉讼诈骗行为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司法实践中涉及股东的诉讼越来越多,其中关于股东资格的确认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我国公司法理论研究的薄弱和公司法律规定的粗陋,各地法院自行其是:有的法院以公司作为原告主体,有的法院以足额出资的股东作为原告主体;有的法院以侵权案件立案,有的法院以违约案件立案,有的法院以确认之诉立案。这大大影响了法制的统一,削弱了法律的威信,鉴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如何追究虚假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实体法的指导原则,对民事诉讼法产生了显著影响。它要求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在审理民事案件和进行民事诉讼行为时,必须诚实、公正和善意,对诉讼参加人滥用诉权、作虚假陈述等不正当诉讼行为予以限制,同时禁止法官滥用裁量权、实施突袭性裁判,以维持当事人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最终实现诉讼程序公正。因我国的民事诉讼未实行当事人主义模式,民事诉讼法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时应特别关注对当事人正当诉讼权利的保护,注重防止法官滥用职权,维护制定法的稳定及尊严。  相似文献   

5.
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制度的异化以驰名商标司法认定虚假诉讼为最严重的表现形式,迫切需要设计出一套具体的防范及规制措施。要有效地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规制,需要充分运用立法和行政综合治理手段,完善驰名商标的认定和监管制度,建立虚假诉讼案件的预防和识破机制,健全和创设程序法上的规制措施,建立实体法上的侵权损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2条、第113条对虚假诉讼进行了规定,第56条规定第三人撤销之诉以应对虚假诉讼。然而实践中第三人撤销之诉对虚假诉讼的规制效果很不理想。原因在于第三人撤销之诉应用较少,通过其最后确认虚假诉讼的案件极少,虚假诉讼行为人民事责任缺失。通过适当扩大第三人撤销之诉原告范围,协调与相关程序的顺序,一并解决第三人提起的新主张,能更好地把规制虚假诉讼与第三人撤销之诉相结合,发挥其规制虚假诉讼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7.
新的民事诉讼法首次从立法上确立了虚假诉讼制度,将有力促进虚假诉讼的查处和打击。诉讼是司法机关着力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的重要途径,但是也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以占有他人财产或实现其他非法目的,即通常所说的虚假诉讼。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社会诚信缺失,虚假诉讼案件激增等情况,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结合其他国家规制虚假诉讼的经验,并从社会角度、实体法角度、程序法角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虚假诉讼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社会诚信,立案登记制带来案件增多的同时也让虚假诉讼问题更加突出,但立案登记制的确立不仅不应是虚假诉讼爆发的助推器,相反人们可以通过分析立案登记制后虚假诉讼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其所导致的危害,以理论为起点结合实证数据,从成本与收益的经济角度,程序安定与司法威信的社会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虚假诉讼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法院的设立是大势所趋,它与建设网络强国、法治国家重大战略举措内涵一致。在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彰显互联网法院的核心价值,应强化其探索涉网案件诉讼规则之功能定位。目前,互联网法院在探索民事领域诉讼规则方面已有较多尝试,但在行政诉讼领域,却鲜见涉网案件诉讼规则的创制。部分涉网行政案件属于互联网法院受案范围,但由于司法解释列举的范围有限,司法实践呈现出实质审理案件少、案件类型单一化、上诉率高、裁判标准不统一的样态,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互联网法院在探索涉网行政案件诉讼规则方面的成效。从制度设计和实践运行层面分析,未来应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范围,完善相关配套体制机制,并赋予行政相对人程序选择权以跨越其与行政机关间可能存在的数字鸿沟,以进一步实现互联网法院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虚假诉讼案件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在经济纠纷的诉讼中,控诉双方时常利用司法机关的法律审判来对第三者的权利进行侵害。虚假诉讼作为现代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经济现象,其产生发展有其特定的背景,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宗旨所背离。本文从虚假诉讼形成的背景,及其成因入手,对虚假诉讼行为从本质上分析并对其频发的形成原因深入研究,同时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能够从根本上对虚假诉讼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虚假陈述行为对投资者权利侵犯问题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认定虚假陈述行为与投资者投资决定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引进美国证券法律制度中双层因果关系理论则有利于我国在司法实践中有效保护投资者的权利并兼顾上市公司及相关机构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假报道的种类,可分为故意性假报道和非故意性假报道,凭空捏造的假报道、源于假事件的假报道和在事实基础上"合理加工"的假报道,硬派假报道和软派假报道等.假报道产生的原因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  相似文献   

13.
虚假信息是影响网络正常秩序、危害网络文化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要防范网络虚假信息,应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媒体的内部管理,对出现影响恶劣的虚假信息的网站及相关责任人加大处罚力度;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抵制虚假新闻的意识和水平,并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对虚假信息进行监督举报。同时,网民应加强道德建设,提高自身传媒素养。  相似文献   

1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减轻诉累,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司法判决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但由于我国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附带民事诉讼与现代司法理念产生冲突。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冲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实践价值受到质疑,最终应将该制度取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理论界多把虚假诉讼、诉讼欺诈、恶意诉讼等相似概念混用的情况,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虚假诉讼与相似概念的区分人手,分析其本质属性和行为方式,并从刑事法律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伪译本在被揭穿之前是作为译本存在并得到目的文化认可的,有些伪译本在本国文化中风靡一时,甚至促进了文学样式的革新。伪译在某种程度上回应局域文化或文学缺失,受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念影响,有利于异质文化的合法传播。虽然它与真正意义的翻译毫不相干,也不可回避地成为翻译研究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虚假诉讼呈多发趋势。这种行为侵害其他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扰乱诉讼秩序,损害司法公正和权威。但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虚假诉讼的认识并不一致,各地司法机关对虚假诉讼行为的处理也无法统一。首先对虚假诉讼的概念作了辨析,然后从经济学及法经济学的角度,对虚假诉讼现象进行实证和规范分析,并探讨虚假诉讼行为的经济学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当事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各种手段提起民事诉讼已屡见不鲜,这种虚假、恶意的民事诉讼行为不仅侵害了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正常的审判秩序,损害了司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虚假诉讼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提出打击虚假诉讼刑罚手段不能缺位的观点,并通过与诈骗罪、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等相关罪名的比较,对设立“诉讼欺诈罪”的刑法规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从新闻传播者和受众两个角度对软性假新闻的成因进行心理学的分析。要防止软新闻造假失实,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自律的前提,而严厉的事后追惩措施能有效遏制各种造假的心理。同时,媒体要担当起新闻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使虚假新闻失去市场。  相似文献   

20.
教学假象,指的是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在互动条件下,发生或发展着的虚假或模糊的,同事物本质相关但不相符、相离甚至相反的教育教学表面现象。教学假象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预成性与生成性、暴露性与隐蔽性、突发性与常发性等特征。抓住倾听、等待、追问、寻找等时机,可以让教学假象适时暴露;通过还原、逼近、挖掘、创造等途径,可以发掘教学假象的教育意蕴,实现教学假象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