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区别,又互为补充,两者相融合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学生成长周期视角下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进行探究,阐释了学生不同发展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特征,从选种期、培育期、收获期、传播期四个阶段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施路径,拟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新形势下高校要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深度融合,建立科教协同和团队协同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形成以赛促教、以项目促教的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及产教相融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促进教育课程体系、教育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和协同平台的融合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各环节紧密相扣、协同发展,对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社会创新潜力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实现在专业领域创新创业的最佳途径.以"现代生物技术前沿与创新创业"课程为例,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的构建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融合课程的特色.该融合课程以"现代生物技术前沿"专业课程为依托,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专题讲授+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创新创业策划+创新课题+创客空间"的教学方法,使该专业课程教学与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指导、创业指导、就业指导有机衔接,突出学生基于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潜能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在自身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理念认识不清、教学资源不足、实施机制不系统、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学院在融合实践中,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状况,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专业化,从而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教育模式,构建"政产学研创"一体化的"专业+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同时整合高校协同机制,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5.
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内容和资源上具有内在关联性,因此,实现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深入探讨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提出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的大思政四维平台,搭建校、地、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为高校构建"三育融合、三位一体"的融合育人新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建设"集成化—云端化—可视化—大数据化4化协同;示范中心—虚拟中心—创业学院3维互动;国际—校际—校地—校社4方共享"的开放型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实施四力导向四轮驱动O2O活动链仿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建"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播种、专业基础教育+创新创业孕育、专业综合教育+创新创业孵化、学科综合教育+创新创业成长"4层次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流程,借助O2O平台协同校内外资源,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培养具有学科专业支撑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教育只有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专业创新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创新质量和层次。在对北京地区10所高校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入存在的问题,结合调研访谈数据和资料,从学生、教师、高校教学行政人员三个视角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入的现状,总结、梳理被调研高校的融合特色,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企业—高校—社会"四位一体的"1+4"融合圈,通过构筑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在对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健全师资队伍等方面探讨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以为应用型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思想教育研究》2021,(1):F0002-F0002
浙江大学以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为引领,深化科教融合与实践育人,汇聚学科和区域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创业教育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构建专业融合的教育机制。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创新创业学院为枢纽,建设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明确创新创业必修学分,举办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促进课堂教学、校内训练、校外实践和国际交流"四课堂"融通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三螺旋”理论为政府、企业、高校等主体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范式。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工具,提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应遵循“设计螺旋架构、强化内生驱动、搭建螺旋网络、实现螺旋保障”的融合机理。同时,根据“三螺旋”理论的作用机制,应积极探索以理念融合为本的感知性融合、以课程融合为根的功能性融合、以跨专业融合为点的结构性融合、以项目合作融合为体的社会化融合等多元模式。文章还从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课程体系、平台体系、激励体系等层面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以期为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确了STS、STS课程和STS教育的概念,从STS教育的兴起、实质和实施几方面论述了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13.
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索人教育与科学教育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人教育与科学教育在中西方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在高等教育中的变迁,描述了西方高校人教育的复归潮流,对中国高校人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教育观念转变与高校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现代教育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行为的先导。  相似文献   

15.
我周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因为不能有效地揭示教育的本质属性而被摈弃。但是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以教育意识为核心,最广义的教育过程有四种模式,特点分明。基于教育模式分析,探讨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知识",或称为"显性知识"与"隐性(默会)知识";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是传授"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与技能,职业教育学研究的出发点也必然是"实践(经验)性"知识;因此,职业教育学是研究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的一门"实践性"学科.  相似文献   

17.
论职业教育的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学校的招生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改造这些不利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促进职业学校招生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与文化具有天然的亲密关系,教育肩负着创造新文化的使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不仅是传承文化的过程,还是文化增殖即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因此,在初中阶段创设与实施有关职业教育元知识的课程及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的招生及其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绿色教育是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向,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绿色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人文教育,应该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与发展、创新、创造的能力,使他们将来能够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成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路径为:确立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教师队伍,营造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场。  相似文献   

20.
德育视阈下的礼仪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教育具有引德、显德、保德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以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需要高校开设礼仪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需要转换教师的理念,强化师资培训;需要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礼仪讨论,积极参与礼仪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