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在教学面积单位换算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上可以切出多少个边长1厘米的小方格?教学时觉得这道题很简单,所以当学生说出答案是100后,我以为所有的学生都理解了题意,也就没有过多的讲解。  相似文献   

2.
我在教学第十册第一单元圆的面积第14页的思考题时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课前准备:1.让学生自剪一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2.剪两个半径是5厘米的圆(用彩色版)。二、课内复习:1.将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4份;怎样分?(学生具体操作)2.一个圆的半径是6厘米,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也是6厘米,比较圆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案例]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片段。[教法一] 在进行复习铺垫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用尺子量出课前准备的1平方分米正方形的边长。生_1:1分米: 生_2:10厘米。师: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生:1平方分米。师: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生:100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4.
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方法,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提出要学生画一个面积为2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按照一般方法,画正方形需要知道它的边长,这对小学生来说,显然是办不到的。学生在试画着: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分米,太小了;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面积4平方分米,又太大了;他们又分别画出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要求学生口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1立方米的正方体,它的边长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比如.我在教学“认识面积单位”时,让学生动手画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把这个正方形剪掉,再用手摸一摸、比一比1平方厘米大约有多大。感觉1平方厘米有学生的一个大拇指甲盖大小。最后联系身边的物体。比如橡皮、邮票的大小来加深1平方厘米的认识,使1平方厘米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相似文献   

7.
陈久发 《湖南教育》2005,(16):39-39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因为,有些数学知识的教学,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如,我在教长方形面积时,就让学生到篮球场,量篮球场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让学生量乒乓球台算面积、量国旗算面积。又如,我在教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时,就先让学生到操场量教师先画好的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算出它的面积。然后,告诉学生100个这么大的正方形就是1公顷。再让学生讨论1公顷应该等于多少平方米,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正方形。然后,学生用测绳量出100米,体会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最后…  相似文献   

8.
一、设疑对比,引入概念。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形成与掌握。开始,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呢?从这两个问题的对比中,学生开始思考了,面积与周长显然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那么周长4厘米,面积是多少呢?接着我让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却很少有教师能清楚地回答出来。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中"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的教学,许多教师就是按教材中的设计那样,先告诉学生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然后再让学生知道1分米等于10厘米,于是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0平方厘米,从而得  相似文献   

10.
谢毅 《山东教育》2010,(1):94-96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老师们常常会产生4个方面的困惑:一是怎样理解“表面”的含义,二是怎样理解“封闭图形”,三是为什么要把面积单位统一成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四是怎样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孟雪 《辽宁教育》2013,(2):64-64
“公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时,学生可以借助剪一些边长是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形纸,再摸一摸、比划一下这些正方形纸的大小等操作活动来建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空间观念。而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要想再运用这样的手段来建立1公顷的空间观念则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时,  相似文献   

12.
肖必诚 《湖南教育》2003,(22):44-44
教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之后,教师精心设计了一道巩固复习题:“一个正方形边长增加1分米,面积比原来增加5平方分米,现在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教案中列出的教学要求有四点:1.画出图1,引导观察得出第一种解法。设原正方形边长为x分米,那么现在的正方形边长为(x+1)分米,由题意得(x+1)2-x2=5。2.将图1添加两根虚线变为图2,得到第二种解法。设原正方形边长为x分米,得x+x+1=5。3.用算术思路解,即原正方形的边长等于(5-1×1)÷2÷1(分米)。教师所拟上述例题教学过程,设计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循此思路教学,应当有益于学生复习巩固所…  相似文献   

13.
听课笔记上记录了这样两个案例。案例1:面积与面积单位通过课开始部分的教学,学生已经理解什么叫面积,然后教师欲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学生纷纷猜测,意见不一)师:你们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几名学生手举得很高,教师请其中一位学生回答)生: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长乘宽计算出它的面积,再量出正方形的边长,用边长乘边长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一比就行了。师(尴尬地):你真厉害,怎么连这个也知道了呀?生(得意地):我们“…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上过一节习题公开课《复习三角形相似》,注重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结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对在习题课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的几点思考.一、例题教学例1如图1,已知菱形BEDF,内接于△ABC,点E,D,F分别在AB,AC和BC上.若AB=15 cm,BC=12 cm,求菱形BEDF的边长.解:设菱形BEDF的边长为x cm.因为四边形BEDF是菱形,所以ED∥BC.  相似文献   

15.
魏芳  施建洪 《江苏教育》2008,(18):41-42
1公顷有多大?教材中只有一句话:“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100米有多长?以100米为边长的正方形又有多大?学生如果不亲自经历测量、观察、实验、想象、推算等活动,很难建立l公顷的正确表象。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6.
在观摩课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总是被老师有意无意地“遗忘”,试举二例: 例1 某次观摩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在引导学生对比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不同点时,老师用多媒体打出图形( )。观察后一生答:“长方形上边长,正方形上边短!”再叫一生,答:“长方形下边长,正方形下边短!”师顾左右而言他,不加评判。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的操作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活动,全等三角形概念的复习,按照传统的复习方法,通常组织学生读背。而笔者在复习全等三角形概念时,则通过作图方法来复习概念的。1.学生作一个任意三角形(边长要求整数,角度为整数度数);2.用三种不同的方法,作出与原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作图时边作图边口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拜读某杂志《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学生创新潜能——〈怎样做最大〉实践与反思》一文,被作者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高超的教学艺术所感动。该文中让学生探索的问题是:“怎样把一块正方形铁皮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盒?”结论是:1.若按图1的方法从四个角各剪去同样大小的一块小正方形铁皮,则当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大正方形边长的16时,做成的无盖长方体的体积最大。2.若按图2的方法剪拼焊接而无剩余铁皮,则做成的无盖正方体的体积更大。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结论中的“体积”应改为“容积”,这是作者的一个小小的疏忽;同时,该文无论从理…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的数学兴趣小组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着眼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下面是我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的一则教学片段。一、案例如图1,图中四边形AEBG和EFCD是边长分别为6、4的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相似文献   

20.
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本文谈谈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几点做法.1采用直观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起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各种不同的几何模型并展示给同学们看.在遇到折叠问题时,不妨与同学们一起动手进行折叠,同时指导学生归纳出折叠前后图形的变化规律.例1将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成直二面角,求顶点B和D的距离(图1).可请同学们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片,在四个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