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徽州自然生态绝佳,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特色文化生态空间;应该克服目前的种种不足,搞好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建设,在保护特色文化生态空间的创新上作出示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安曲江遗址公园自然及历史的回顾,深入理会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解读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从景观设计自然生态及文化生态的发展历史中,探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演变及体现;试图为现代景观设计注入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创造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活让环境更友好"的全新"天人合一,和谐优美"的景观设计精品。  相似文献   

3.
徽州绝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徽州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徽州文化生态整体空间。为了承传中华文脉,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家十一五规划决定在全国设立10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生态保护区。2008年1月8日,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在黄山市正式挂牌。这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承传弘扬徽州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徽州绝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徽州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徽州文化生态整体空间。为了承传中华文脉,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家十一五规划决定在全国设立10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生态保护区。2008年1月8日,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在黄山市正式挂牌。这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承传弘扬徽州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振波  尹伊 《茂名学院学报》2015,25(2):28-30,58
徽州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本,有大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后,徽州文化的保护、传承有了良好的平台支撑,但由于实验区形象树立的匮乏,外界关注度不高,从而制约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在借鉴CIS理论的基础上,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等视角对实验区形象加以研究和塑造,通过传递推广助力走向世界知名,并为国内其他文化保护区及有关园区的形象建设提供资鉴。  相似文献   

6.
在古徽州域内,依托绝佳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的不仅有大量物态文化遗产(像徽州古村落建筑、徽州文化遗存等等),而且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徽州民俗风情、徽州方言、徽州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徽州文书文献、徽州绘画、书法等等。徽州绝美的自然生态、徽州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徽州文化生态的整体空间。  相似文献   

7.
黄山市作为徽州区域武术文化核心区,自然生态优异,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其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徽州区域武术创意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徽州区域武术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已经初步形成:成立徽州区域武术创意产业企业协会,选好徽州区域武术创意产业发展主体,开发好徽州区域武术创意产品,徽州区域武术创意产品市场化.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是: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发展徽州区域武术创意产业;以徽州区域武术创意表演、游戏产业为发展主体,树立产业链思维;重视大数据在徽州区域武术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化产品,以促进区域文化创意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城发展遭遇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问题,在不破坏自然生态建设的同时建设好文化生态,保持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两大系统平衡,构建大学城文化生态圈和谐发展,优化文化构成、文化产业和文化生态模式,促进生态圈的自我循环与外循环。以文化生态理念指导中国大学城发展使之成为具有专业水准、国际视野的科技文化城区。  相似文献   

9.
唐模与灵山等徽州古村落所以具有天人和谐的无限魅力,成为当时最佳的人居环境,取决于徽州人在环境选择、调适乃至创建中所坚持的顺应自然、亲和山水的自觉意识,关爱自然、物我共荣的伦理守则。珍重并发掘徽州古村落历尽沧桑而弥足珍贵的山水文化资源和生态伦理文化遗存,对于构建中国现代生态伦理学体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秦枫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115-118
文化生态保护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态及上层建筑(政治),是以上各个变量系统的交叉,而非某一单独系统的结果。以徽州文化区的生态为切入点,从三个维度———自然、社会及政治进行考察与阐述,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集群进行创造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提供必要的时空地理环境,故保护自然生态的多样性,是进行文化生态保护的首要前提。文化生态问题源于社会问题,对待文化生态的态度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同时,文化生态保护离不开政治手段加以引导、规制和宏观调控。此三者对文化生态的影响不仅是单向的,更是三者之耦合。  相似文献   

11.
现代城市是人类文化的渊薮和现代文明的集萃,更是文化先锋的试验田、文艺时尚的风向标。现代城市文化生态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文化建设的成败,在中国"大转型"的时代尤其要注重城市文化生态的养护与改善,真正贯彻整体性的"科学发展观"和永续性的"生态思维"。全球化的正面价值是人类文化不断提高其内在的"文明总量",但它又常常在人类文明不断减少其外在的"文化差异"的过程中,遮蔽人类文明可能的前进方向、甚至湮灭人类更好的生命形态。如何在增加人类"文明总量"的同时尽量保持"文化多样化",既是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共同课题又是中国新型城市化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事关"文化正义"的匡扶与"文化正能量"的有效释放,对于尽快扭转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瘸脚"与"文化生态失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华主流文化传承与创新代表的徽文化,休闲与休闲体育早以自己独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存在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初步探讨了徽文化的休闲观,总结出了以“理”释“仁”、以人为本,实现“天人合一”,体验生命快乐和宗族“同乐”的超前自由休闲观等.目的在弘扬徽文化和为现代休闲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借鉴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徽州作为一个有着独特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的地方,其徽派古建筑群充分地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图形能有效的传达含义,形成受众对于设计形式及其观念的合理理解,解读出图形并作出一定反馈。针对徽派建筑进行图形设计便是由建筑元素转化成符号图形来传达“天人合一”的理念,以传播徽州浓厚的社会文化,充实人类的物质空间,同时也塑造了一个极具东方人文特色的精神世界,华夏子民有责任将之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徽文化门类众多、内容广博,和寿春楚文化同为安徽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在现今新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皖南古建筑的类型样式与设计风格既融会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又创造出极其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个性特征,皖南古建筑不仅融入了皖南地域的自然景观,而且蕴藏着徽文化丰富而深邃的人文内涵,体现着徽文化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是全国著名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地位形成了西柏坡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包括红色文化资源、绿色文化资源、新农村建设文化资源、廉政文化资源和民俗及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对西柏坡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开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五位一体”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新提法.以此为导向标保护和开发西柏坡丰富的文化资源,才能促进西柏坡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生态文化建设成绩显著和谐状态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早期广播电台的民营,既是大众媒介走向“现代性”的尝试,也是中国都市文化融入“世界性”的缩影。在传媒产业化、资本化的今天,对于中国早期电台民营化的研究与反思,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与文化协同共生发展模式是一种新的生态文化产业培育模式。盱眙的文化产业发展独具特色,形成了以龙虾为主要代表的创意文化品牌,集聚发展了铁山寺、明祖陵等文化旅游品牌。今后盱眙要按照五色生态文化循环发展机制,建设乡村休闲、户外拓展、考古探险、博物科普的知名品牌。在自然生态、乡村生态、文化遗址等原真性环境中体验目的地的精神要旨,发展精神旅游,构成乡村生态、自然生态与人的精神世界契合的文化场域,同时注意文化发展和城市文化形象的耦合、关联,并提出建设淮河生态文化实验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万安罗盘手工制作传统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安罗盘“非遗”保护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城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但其面临国内外医药产业园巨大的竞争压力.通过分析中国医药城现状和影响竞争力因素,并结合波特的钻石理论体系,提出中国医药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运作模式、人力资本和园区文化三大要素,这是培育“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医药园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女性休闲体育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既面临传统伦理和性别意识的制约,又受制于女性个体社会角色的依赖性以及教育和自身观念的影响。然而,人类社会前行的车轮总是发轫于先进文化的沃土,作为标识妇女发展维度的女性体育休闲也正是根植于世界领域内“女性主义”思想的逐步繁荣而走向主体的自觉。中国发展现代社会性别意识下的女性体育休闲文化必须坚持本土化的道路,构建价值多元的、有利于两性和谐发展的体育休闲文化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