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村庄社会不断开放,农民流动性增强,传统文化削弱,村庄公共文化逐渐式微,农民价值观发生剧烈变化,由于缺乏价值重建机制和载体,原有的价值观发生异化,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型价值观亟待重建。为此,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公共空间的功能,建立城乡互补机制,充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解文化断裂带来的诸多问题,实现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有效衔接,推动农民价值观的有序转型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电视下乡:农民文化娱乐方式的家庭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电视机成为农民家庭中普通的家用电器,看电视成为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电视下乡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的变迁有着密切关系,电视机在农村普及的过程,正是乡村社会公共文化娱乐生活不断式微的过程,电视下乡填补了乡村社会公共文化娱乐活动萎缩所留下的空白。从文化活动参与者的角度讲,看电视不是一种公共性的文化娱乐方式,当看电视成为农民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时,农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呈现出家庭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背景和地理学"文化转向"、社会学"空间转向"的理论背景,从厘清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现状与问题出发,解构相互嵌套的农村空间系统,据此提出应建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新体系,认为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应从价值导向与研究内容、理论建构、演变与差异化、动力机制及路径等方面着力建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文化建设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改变乡村图书馆目前的发展现状,应采用新的发展模式,更好地推进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化振兴是时代赋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价值导向。农村公共文化结构转型,既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机制、模式的重构,也是具有批判、导向、整合功能的新型农村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的成型过程。具体而言,乡村文化振兴是以文化内生性激发文化自觉,重构文化认同,促进文化自信,实现文化"乐民、育民、富民"的战略任务,是以重塑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理念为突破口,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端对需求端的适应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开放—融合",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提效—增能"的系统工程。其重点在于突破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空洞、服务机制空转的困境,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质量与治理能力,并重构农村社会认同,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国家善治的重要议题。村落文化作为乡村共同体的呈现样态,存在乡村文化的多元化来源和展演形态。文化公共性与乡村建设休戚相关,村庄政治精英不但引领了文化资源的运作方向,而且重新整合了村民的“文化习惯”,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具体而言,要通过政策宣传激发村庄文化的活力,围绕党群关系发挥村规民约的影响力,进而践行文化制度的本土化适应力。同时,乡村文化公共性的流失贯穿于公共议题的失语和公共空间的日渐式微。因此,要不断涵养乡村公共精神,加强村民公共意识的培育,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乡村精英的引领作用,完善乡村公共空间的设施建设;不断拓展文化赓续的公共空间,重构乡村社会资本和关系,通过重构社区空间,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公共规则的内容和制定程序,加强公共规则的宣传和教育,健全监督机制的信息反馈渠道。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20,(3):20-25
经剖析,山西省大同市王庄堡村发展存在产业融合性不足、功能性缺失、空间形态同质化、集体记忆消亡与破坏等问题。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应在延续与改造乡村公共空间形态的基础之上,叠加乡村旅游功能,以推动乡村公共空间的保护传承与文化再生,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安徽乡村文化生活在省民生工程的支持之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基层文化馆站等纷纷展开,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建设项目在逐步进展之中,文化基础设施局部得到明显地改善,但文化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广泛存在,农村文化事业队伍与管理体制不健全,乡村常住人员日益减少,传统乡村文化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局;从文化建设立场上来说,要在以尊重乡村为主体的基础上并以借鉴与汲取其他优秀文化成果来进行,新农村文化生活建设的主力军应该是农民,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体性来进行乡村文化生活的建设;从国家管理者来说,管理者要做到整合、协调乡村文化生活资源,充分发挥乡民创造与享受文化生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农村成人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的阵地,目前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组织不利,形式单一,缺乏实效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科技下乡工作要落到实处,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和内在统一性,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文章通过对黄山市11 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旅游村进行实地调研,从经济贡献、社会文化贡献、生态环境贡献三个方面研究了黄山市乡村旅游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贡献效应.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发展对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旅游是促进皖南区域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新的发展阶段,在继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同时,要尊重和维护承载地域乡土文化的农村空间,要建立健全农村自治制度和行为规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引领乡村文明风尚,为农民建设美好生活家园、构建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能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生态、文明、人才等方面的发展.以文化价值聚合主体力量,以打造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为再生动力,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前进方向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贵州富含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及地方文化,通过继承和发展这些文化能改进农村建设中的不足,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连云港市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筑牢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但存在乡村建设与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匹配、乡村产业与农民增收致富的诉求不协调、乡村人才与助推共同富裕的担当不配套、县区间发展不平衡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较大影响等问题。连云港市可以遵循以下路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聚焦产业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根基;聚焦乡村建设,助力缩小城乡差距;聚焦农民增收,扎实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聚焦县域融合,优化城乡发展空间;聚焦乡村人才,打造共同富裕领头雁;聚焦有效衔接,逐步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农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靠教育.乡村小学植根农村,贴近农民,方便农民学习和活动.只有端正办学思想,加大经费投入,科学核定人员编制,按功能拓展的需要建设好乡村小学,提高乡村小学的教育服务功能,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农村地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撤点并校与移民并村有着一定的政策联系。撤并后农村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居住的趋势进一步明显,撤点并校的幅度不断加大,速度不断加快,公共服务支持进一步减少。无论是自然村落还是移民村,公共空间进一步退缩,地方政府与农民关系模式呈现缺位互动和在场互动兼有的特点。在撤并的政策设计中表现出强烈的经济和效率取向,而忽略了学校设施所包含的社会和文化意味及其对于村庄的群体象征意义。乡村学校是农村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民的公共生活从包括乡村小学、图书室、医疗室等公共场所开始。保留、发展和改革包括农村学校在内的公共设施,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有利于加强农民自我组织能力,恢复和重建农村公共空间,整合农民社会生活,从而促进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本着文化立国的立场,高度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应以乡土社会抟重组为基点,依靠伦理本位之乡村教育的重建,借助乡农学校的组织形式,走一条“老根发新芽”的文化复兴和社会结构重建的道路,以此来推动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民族振兴。其乡村建设理论对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荣膺“三都”桂冠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农业资源富饶、人文底蕴深厚,对于乡村文化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以扬州地区部分乡镇的文化建设现状为依据,分析当地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并找寻问题、探析原因。建议通过加快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健全优化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等策略,推进当地乡村文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本文试图以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的设想,来探索乡村文化发展建设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以商丘市周边农村的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及农民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对影响商丘农村体育发展的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经济收入较低,农村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年龄偏大,农村体育娱乐场地及运动器材匮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发展乡土特色体育,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兴趣;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公共体育锻炼场地;建立完善的农村体育工作队伍和培训机构,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本着文化立国的立场,高度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应以乡土社会的重组为基点,依靠伦理本位之乡村教育的重建,借助乡农学校的组织形式,走一条“老根发新芽”的文化复兴和社会结构重建的道路,以此来推动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民族振兴。其乡村建设理论对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