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心流"是一种理想的体验状态,当"心流"出现时,身心会高度集中,行动与回馈将不断互流,乐趣则油然而生。"心流"体验对于学习者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全方位提升学习绩效。通过研究"心流"的含义、构成要素及模型,掌握"心流"产生的内在规律,对于现代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时,把这种"心流"状态考虑进去,构建适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心流"模型,便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打造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心流"体验课堂。  相似文献   

2.
心流体验是人们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可控又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时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愉悦、兴奋及意义、充实的感觉,是一种极佳的心理体验。心流体验的基本特征有"活动本身具有了目的""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存在着挑战与技能的平衡""行动会马上得到反馈""行动与意识相融合"等九个。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为例,说明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重点抓住前四个特征,创造教学环境,帮助学生产生心流体验。  相似文献   

3.
心流体验能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和满足感,人们在心流状态中既能感受到快乐,又能展现出最好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比较难以体验到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满足,就可以通过设计课堂活动,把心流体验带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以此来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心流是一种高度投入某项活动时全神贯注的积极情绪体验,也是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巅峰体验的理想心理状态。米哈里提出的八区间心流模型将个体的情绪、工作的挑战性以及所需掌握的技能确立了对应关系并解释了其作用机制。正向、负向及无感的心流体验与激发工匠精神之间存在着耦合的相关关系,并通过追求"坚毅与目标"的心流体验、找到"秩序与专注"的心流通道、设计"技能与挑战"心理机制以及工作任务结构化等路径和策略,提出心流体验和工匠精神的介入,主张从积极心理学心流理论的角度激发个体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教学中,应通过细节将"心流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成长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形成积极情绪体验,学会自我塑造和自我发展。通过对心流体验产生条件的研究,提出了生物课堂教学的4种策略: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互动模式;合适的问题难度;"目标-反馈"的教学策略;内在驱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游戏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学生的“心流体验”对教育游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游戏以及“心流理论”的研究现状出发,参考“用户—工具—任务”模型分析总结心流体验激发要素,构建激发心流体验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从而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游戏开发者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游戏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心流:体验生命的潜能和乐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流是当人们全力投入某种活动时可能获得的一种独特的颠峰体验,以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定义、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等方面对该理论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指出教育游戏设计如能与心流理论善加结合,将可能使娱教软件对学习者产生真正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学习者在线上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心流体验有助于找到提升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的方法。研究发现:(1)学习者在线上学习中的心流状态与心流体验存在明显差异,在心流频道感受到的"乐趣"要明显高于无聊频道和担忧频道;(2)男性学习者和女性学习者在线上学习中的心流状态并没有区别,但男性学习者在心流频道所体验到的"专注力"和"控制感"要比女性学习者更强烈;(3)除去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和线上学习环境外,"挑战"与"技巧"相平衡且达到一定强度也是影响学习者心流体验产生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心流作为一种最优体验,的确能给学习者带来心理上的乐趣和满足。  相似文献   

9.
马琳 《知识文库》2024,(2):128-131
<正>基于心理学的“心流”理论,最佳的课堂状态表现为“心流”满溢,学生的内心变得井然有序,幸福感油然而生。将“心流”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能全方位地让学生沉浸入丰富的文本之中,投入全神贯注的状态,从而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心流”体验本质上是学习者在阅读学习中所期待达到的最高境界。大学英语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科学地营造舒适宜人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在书海中自由遨游,借此提升其感悟,丰盈其心灵,锤炼其心志。为了快速助力学生能够觅寻阅读“心流”,教师可以采取睿智的阅读教学策略,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堂活动,开启师生及生生互动模式,启发和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创作者进行灵魂对话,启蒙自我。  相似文献   

10.
构建有效的教育游戏设计模型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在国内外心流理论和教育游戏设计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使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心流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继而分析了该设计框架的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方法,并基于该研究框架研发了特殊儿童言语学习游戏案例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学习者在教育游戏中产生心流体验的前提条件有三个:清晰的任务目标、及时的反馈和任务与技能的平衡。为生成以上前提条件,教育游戏设计应分为四个阶段:游戏目标分析、游戏情境创设、游戏玩法设计和游戏元素设计,每个阶段应采取对应的设计任务使阶段性设计成果具备心流体验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心理课堂就是生本课堂,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更是课堂生命流动的主宰,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师生在其动态的活动中共同体验、感悟、成长、提升。每节心理课都是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课,推动着每个生命的自感自悟、成长发展。虽然心理课堂本身就是生本课堂,但是如何从"心"出发,构建有效的生本体验心理课堂,值得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思考,在实际的教学经验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生本体验心理课堂:以学定教,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量"心"打造;营造安全轻松课堂心理氛围;掌握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技巧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乔爱玲  龚鑫  韩涵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2):86-92,99
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能有效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并兼顾教学的知识传递性与学习趣味性的特点,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文章基于概念支架理论,针对"装机模拟器(PC Building Simulator)"游戏设计了图文和视频两种外部概念支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研讨不同支架条件下的学习者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的心流体验和学习效果.结果表明:在游戏化学习环境中,外部概念支架能够帮助学习者在游戏内容和学科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同时,外部概念支架与无支架相比,学习者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图文版外部概念支架使学习者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的心流体验显著提高,并且学习者的心流体验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多屏显示创建教学的心流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中的应用引发了新一轮的课堂空间形态研究,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更有利的学习空间环境已成为我们教育技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代表屏显技术发展趋势的交互屏的应用给课堂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也给我们构建一个符合心流理论的学习空间奠定了技术基础。适合群体心流形成的空间形态特点包括自由的位置空间组合,良好的信息输入、输出、交互和呈现环境,便捷的资源支持环境。多屏显示创建教学的心流空间的核心就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由内到外信息自由流通的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4.
心流是指人们沉浸于当下任务,无视其他事物存在和时间流逝,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在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语文教学应当借鉴心流的研究成果,基于语文教学需要且能够有心流的事实,以设置适宜目标、及时反馈、培养专注能力和自得心态为抓手,大力推进学生人文底蕴和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心流理论由心理学家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于1975年提出。心流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它的9个主要因素可以对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有所启发。文章以唐苏黎老师的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了心流理论在数学后进班转化历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体验式教学和心流理论之间的关系及体验式教学环节中心流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情境体验、教学参与、学用交互等体验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了思维过滤、自我肯定、高峰体验和深度喜悦等心流体验,这些心流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提出"构建‘全景式自主体验’心育范式",旨在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重构,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由人、物、时间、空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情境,让每个学生自主体验、亲历活动,成长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健康阳光的人。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是一个积极心理体验过程,心流体验理论能够为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引导价值。在心流体验的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显现出明显的“心流”特征,表征为大学生内在愉悦感、内在目标性、内在秩序性和内在意义感四个维度的心理需求和预期。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提升,需从以下三点着力:重构教育关系,加强大学生与思政课的情感融合;优化内容供给,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目标;培育获益感知,促进大学生内在意义感提升。通过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内生机理及实现路径的探索,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教育游戏产业得以蓬勃发展。教育游戏由于其角色扮演、情境性、互动性等特征成为当前变革教学的重要方式。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而且在游戏化学习社区构建、课程设计、学科应用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却鲜有从教育游戏中的玩家状态尤其是个体心流体验的角度对教育游戏的学习成效进行研究。立足于这一研究目的,选用一款适合于学生使用的、以安全急救知识为题材的教育游戏,通过构建心流体验与学习效果之间的模型并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心流体验与学习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游戏频率、游戏经验与心流体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别、游戏偏好与心流体验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所谓“德心融合”,就是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基点,既灵活运用传统德育方法,也巧妙借助心育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以心育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基本途径,最终达到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这是在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实践土地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心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