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考核评价、管理体制等方面介绍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生合作教育模式,认为这种“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现出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多主体参与,以及主体间协同合作和交互影响等特点,分析了该模式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积极深化协同创新战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改革,破解协同培养体系不全、协作平台不高、协同机制松散等难题,推动高校组织模式和人才培养路径变革,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改革的重要方向。常州大学通过“政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深化产教融合,集聚多方资源,构建“五位一体、四链融通、三重保障”研究生协同培养长效机制,在完善协同培养体系,打造实体平台,推动协同育人,促进联合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产学研”三位一体合作模式逐渐转向“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不同领域对其研究也越来越频繁和深入。文章以阐释“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的创业课程建设为逻辑进路,厘清了“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的内在逻辑及其与创业课程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基于“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的创业课程建设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以“四进入”“四对接”“四导向”三个层面为着力点,对基于“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的创业课程质量提升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统筹协调并且整合利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等各类机构的资源,对研究生进行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和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肩负着重任,构建和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新体系以及当前国内各民族院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主要困难与问题的归纳和阐述,具体分析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提炼和总结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从行业高校多年的实践来看,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有效汇聚校内外创新资源和要素,已经成为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加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认真思考高校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与实现协同创新的互动关系,对农林高校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成效有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大数据与教学融合是必然趋势,本文试从“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微观师生协同、中观校企合作、宏观政府政策支持三管齐下,探析如何促进教育大数据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十年来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即以“社会问题”和各类课题为牵引,在实践中逐步整合社保经办及监督部门、高等院校、信息化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优势资源,给出了“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资源整合路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平台搭建、研究生实践参与等关键问题的解决实例,说明了取得的成果,同时提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科研创新与研究生培养的模式设想。  相似文献   

8.
政产学研联动 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认为政产学研联动是推进校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设的一种新举措.基于对政府部门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认识的深入分析,论证了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设的必然性,对创新中心工作实践和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加以阐述,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和产学研合作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教育和协同创新等热点问题,以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为例,分析了以开放协同为特征的研究生科技创新环境营造的基本思路和实施途径,提出了导师团队协作、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互动、国际科技合作等递进式、开放性研究环境的构建模式,介绍了研究生互助互学、学科间兼收并蓄、全社会资源共享和竞争共赢等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大学(武清)前沿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前沿院")位于武清开发区京津高校科技创新园,是天津大学与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集前沿技术研发、产业促进、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和"政产学研用"合作基地。旨在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势,促进京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功能,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该研究院依托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仪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得到了高校的广泛认可,而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有效的补充形式,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更符合于其办学实际情况。"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更突显"政府机构"和"目标用户"在合作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促进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民办高校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有着来自外部环境的制约,也有来自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模式的建构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民办高校自身的努力方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的,利用校地合作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提出进一步发掘高校和政府作为培养主体作用的应用型人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通过试点实施校地合作的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有效成果,可以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与积淀后,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亟需破解。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由“功利性”向“素质性”、由“精英化”向“全员化”、由“高校为主”向“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由“自上而下”向“上下联动”、由“被动舆论观照为主”向“主动品牌形象建构”转向,将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路径指南。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国家面向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前沿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高效有序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各创新主体从分割、碎片化状态向积聚、深度融合的方向转变,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任.本文系统地构建了一个三层面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以激励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方式创新为枢纽点,合力驱动协同创新主体跨域、跨界整合“政产学研用”等多方资源,通过项目对接与耦合,培养、催生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营造创新氛围和自由学术环境,带动高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使得高校逐步成为引领和主导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培养模式单一、研究生创新意识不强、教师队伍结构单一、高校与企业合作不足等问题,基于"政产学研用"的创新合作模式,借鉴美国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实际,提出了以高校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模式,分析了在这一培养模式下的培养目标、申请程序、培养年限与学期安排、课程设计以及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导向,有效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用户四者之间在各方面的深度合作,有效促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效推进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的教育形式.而电气工程专业作为与企业联系比较紧密的专业,更应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形成高校教育特色,促进校企双方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来打造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已广泛应用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等领域。依据应用的领域和合作的目的不同,居于主导地位的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地方政府。合作成功的关键是结合实际加以运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五位一体,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多主体协同是打通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合作壁垒,实现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构建并实施了“一个目标、三位一体、三层融合、五个共同”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1335”培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在完善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力、服务产业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以普渡大学合作教育项目为案例分析对象,对其近年来的合作教育实践格局进行了解构,探讨了这一教育策略如何在“协同”精神指引下支持大学更好实现教育、研究、服务目标。在项目构成层面,多样化的合作教育项目促进了体验式实践教育、传统学习、学术研究的有效整合,并呈现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在项目实践内涵层面,政府、大学、企业机构的“协同”是普渡大学合作教育项目发展的动力源,主要表现为“教育协同”、“研究协同”和“区域协同”。研究表明,这一以合作教育实践为载体的协同创新战略可适用于支持研究型大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技经济发展服务能力、应对全球挑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政产学合作是开展学生工程实践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适应高校和企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当前政产学合作教育中存在着政、产、学三方“缺位”现象。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政产学合作教育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高校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政产学合作开展工程实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企业要主动加强与高校的“联姻”与合作,从而进一步推进政产学合作开展工程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